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在太子和四爺都重生了的清宮當團寵在線閱讀 - 分卷(44)

分卷(44)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這個皇帝當?shù)暮?,?/br>
    熙皇帝如此想著。

    現(xiàn)在不比以前,沒有地方能讓他們打谷草,草原上那些部落過的還不如在京城閑賦,在京城過慣了好日子,再讓他們回關(guān)外過老祖宗的日子,旗下肯定怨聲載道,指不定要出大亂子。

    真別說,保成這主意還挺不錯。

    太子本來對自己的想法很有自信,但是他們家汗阿瑪?shù)恼Z氣實在太過沉重,聽的他有點懷疑自己。

    他這次沒來得及和老四商量,也沒弄出來什么章程就急忙忙拉著五叔和大哥過來,難道飄了那么多年后,他處理政務(wù)的水平已經(jīng)下降到?jīng)]有老四就辦不成事兒的地步了嗎?

    不要啊,雖然他很樂意讓老四多干活,但是這不代表他能接受自己是個什么都干不好的蠢蛋。

    他要是個蠢蛋,以后怎么在弟弟們面前樹立兄長威嚴?

    太子緊張到無法呼吸,汗阿瑪,真的不能讓閑賦在家的八旗子弟去干活嗎?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不能被死規(guī)矩給困死。

    汗阿瑪,您看著兒子真誠的眼神說句話??!

    康熙拍拍緊張到嘴唇顫抖的兒子,神清氣爽的回道,這主意還行,保成有心了。

    太子:???

    你覺得還行剛才還嚇唬人!

    什么阿瑪啊這是!

    康熙對兒子的反應(yīng)非常滿意,以前總被這小子氣到失去理智,終于輪到他看這小子變臉,父子間就要有來有往才好培養(yǎng)感情,梁九功,傳裕親王進宮。

    宮里的太監(jiān)似乎與生俱來帶著隨叫隨到的技能,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退到外面,需要他們的時候卻能立刻出現(xiàn),仿佛沒有出去一直待在身邊一樣。

    太子爺看著來的快去的更快的梁總管,悄悄在心里吐槽,胤禔過來后只說了一句話,這會兒站在原地看著奮筆疾書的康熙,再看看同樣站在旁邊沒事兒干的常寧,朝太子使了個眼色詢問他能不能撤。

    汗阿瑪傳二伯進宮,接下來的事情應(yīng)該不是他們能過問的,他出來的倉促,回去晚了福晉該擔心了。

    太子搖搖頭讓他稍安勿躁,好男兒志在四方,大哥都成親了怎么還對事業(yè)這么

    不上心,十好幾歲了是個光頭阿哥不顯,二十好幾還是個光頭阿哥就該被大嫂嫌棄了,多好的建功立業(yè)的機會,這人怎么不知道爭取呢?

    康熙將筆放下,瞥了眼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的倆兒子,唇角微揚說道。你們倆也別眉來眼去了,梁九功,帶太子和大阿哥去隔間,點心茶水伺候著。

    皇兄皇兄,臣弟呢?常寧看著侄子去隔間喝茶吃點心,滿眼羨慕自己也想去,皇兄,臣弟在這里也幫不上忙,不如

    你老實在這里聽著,再這么吊兒郎當,朕就把你調(diào)到雅克薩和老毛子打仗。太子和胤禔一走,康熙的臉瞬間板了下來,這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給他點顏色他就能開染坊,一天不挨罵他就難受。

    常寧剩下的話咽回肚子里,慫唧唧站在原地不敢動了。

    隔間其實也被布置成小書房,太子和胤禔坐在書架旁的小桌子上,目光掃過書架上的書目,待梁九功出去這才壓低了聲音說悄悄話。

    隔間不隔音,他們倆在這兒能清清楚楚的聽到御書房的動靜,同理可得,御書房的人也能輕易聽到他們的話。

    胤禔吃了塊點心,戳戳太子的胳膊小聲問道,你剛才說的預備軍我沒聽太懂,你再仔細講講。

    等我喝口水。太子擺擺手,潤完嗓子才開始他的科普小課堂。

    如果他沒猜錯,汗阿瑪叫二大爺過來應(yīng)該是清點旗下人丁,看看有多少人有差事,多少人沒有差事靠打秋風過活,各旗的人口冊子都在大旗主那里,討要這種東西五叔還不太夠格,得二大爺過去才行。

    他剛才說的預備軍說是軍隊,其實他最開始打算的是組建隔個施工隊,不過想起來八旗貴族對這種事情的敏感程度,這才臨時改口成預備軍。

    反正不管名字是什么,只要能干活,就算叫地球護衛(wèi)軍都行。

    那些閑著的八旗子弟在京城也是沒有事情干,朝廷施恩組成新軍是給他們找了條出路,抗洪的時候上堤壩救災的除了百姓還有官兵,他們這支預備軍時刻為上戰(zhàn)場做準備,用干體力活代替訓練怎么了,那些大爺們

    習慣了斗雞遛狗,不先把體力練上來怎么撐得住訓練?。

    胤禔聽太子振振有詞的解釋,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太子,你不覺得這預備軍聽上去很像苦役嗎?

    他聽說被流放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當奴隸的苦役到寧古塔后要做的就是這些事情,開荒種地、挖山鑿石、修橋筑路、砍樹建房什么辛苦干什么,太子讓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八旗子弟去修路,總覺得消息傳出去后罵他的折子會滿天飛。

    這也是個問題。太子捏捏下巴,估計他們家汗阿瑪最頭疼的也是這事兒,現(xiàn)在還沒有廢除徭役,田賦和丁役合為一體是老四攤丁入畝之后的事情,目前征調(diào)來鋪路的都是前來服役的百姓。

    即便最開始就說了按天支付工錢,進度快了還有額外的獎金,但是在外人看來,那還是服役的平民百姓,只是朝廷急著趕進度,所以每天都有賞賜發(fā)下來。

    修路不是抗洪救災那種要命的事情,在這種可快可慢的活兒上,真要那些大爺們和平民百姓一起干活,他們估計得鬧翻天。

    茲事體大,還得從長計議,奈何時間不等人,只能耍點小心思。

    太子爺瞇了瞇眼睛,敲敲桌子點點頭,覺得是時候先發(fā)制人先搞定輿論再辦正事兒了,只要他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彈劾他荒唐的就是壞人。

    在沒有網(wǎng)絡(luò)的年代,紙質(zhì)媒體的用處毋庸置疑,官府會定期發(fā)行邸報,不過那上面寫的都是朝廷大事,尋常百姓不會關(guān)注這些,主要是關(guān)注了也看不懂。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據(jù)說前朝前前朝還有前前前朝民間種有種叫小報的東西,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小報,上面寫的大多是些鄉(xiāng)野傳聞或者傳奇話本,鮮少涉及朝政,在民間賣的極為火爆。

    這些小報不敢涉及朝政也是不得已,若把朝廷大事寫的直白一些有趣一些,百姓們對這些東西的興趣不會比書生孤女的愛情故事低,只是有些不靠譜的前輩為了吸人眼球,故意編造出一些沒有發(fā)生的事情,更有甚者還會泄露朝廷機密貽誤大事,最終就是主辦者鋃鐺入獄,用慘痛的代價告訴后繼之人,辦小報可以,朝政之事絕對不能碰。

    今時不同往日,他詹事府里有的是人才,各個都是寫文章的好手,撐起一份報紙不在話下,只要他輿論掌握在他手上,還愁有人彈劾他嗎?

    呵,等報紙辦成,他讓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八旗大爺們爭著搶著幫他搞基建。

    第53章

    *

    太子越想越激動,趁二大爺還沒過來又回了御書房,汗阿瑪,兒子還有話說。

    胤禔:???

    你還沒解釋完呢?跑什么??!

    如此不穩(wěn)重,難怪他是個弟弟。

    大阿哥撇撇嘴,到底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跟在太子身后聽他還要怎么忽悠。

    康熙扔下蔫兒了吧唧的常寧,坐在那里看著興沖沖跑出來的兒子揚揚下巴,什么話,說吧。

    汗阿瑪,兒子剛才和大哥商量,想出一個極大的隱患。太子鄭重其事的說道,他挨罵不要緊,讓天下人都以為汗阿瑪親自養(yǎng)大的儲君是個不著調(diào)的人可不行。

    他是太子,國之儲君,萬一哪天汗阿瑪不幸嗝屁,能沒有任何阻力直接登基的儲君,他挨罵是自己的事兒嗎,不是,那丟的不是他自己的臉,而是汗阿瑪?shù)哪槨?/br>
    汗阿瑪那么要面子的人,會任由別人打他的臉嗎?當然不會!

    他要不把這個要命的問題提前解決了,這事兒十成十的要沒影兒。

    常寧饒有興趣的聽太子說辦報的好處,躍躍欲試想把這個活兒也拿到自己手中,他從小到大也看過不少話本,只是那些東西不怎么體面也拿不出手,想看也只能偷偷讓心腹去書坊買,買到府上藏在四書五經(jīng)里偷偷翻著看。

    他們滿人入關(guān)搶了漢人的江山,那些漢人的文人老喜歡寫些諷刺他們的東西,弄的他看話本都不敢放心看,生怕不小心買到什么不該買的再把自己搭進去。

    寫書的文人是誹謗朝廷,他這個看書的王爺是不肖子孫,他多虧啊。

    康熙坐直了身子,想撬開太子的腦袋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奇奇怪怪的念頭,他尋思著他的教育沒有出問題,給太子找的老師也是穩(wěn)重為上,難道是詹事府混進去了幾個不著調(diào)的將太子也影響的這么不著調(diào)?

    想一出是一出,沒有一點身為儲君的穩(wěn)重。

    偏偏主意還挺好。

    老父親有些郁悶,如果是別人上折子說這些,他會開私庫大賞特賞,可是這事兒放到太子身上

    ,他就只想拿雞毛撣子抽他。

    這一天天的怎么就不干正事兒呢?

    太子洋洋灑灑說完,看他們家汗阿瑪表情沉重也不緊張,剛才就是這個表情把他嚇的半死,結(jié)果卻是故意嚇他,同樣的招式他可不會上兩次當,汗阿瑪,兒子想辦的小報不會妄議朝政,只刊些小故事在上面,放在酒樓書坊中寄賣,肯定不會泄露朝廷機密。

    等他的小報名氣上來了還能招商引資打廣告,打廣告可比單純的賣報紙賺錢多了,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你先別說話,容朕想想??滴跆质疽馓娱]嘴,指尖點著桌面發(fā)出低低的聲音,一下一下緩慢卻有規(guī)律,聽的底下三個不由自主就緊張了起來。

    太子詹事府中的所有人都是他親自挑出來的,辦個小報不在話下,可是文字最容易出事,就算要辦報也不能由太子身邊的人出面。

    前朝遺留的許多文人還在活躍,那些人不能殺更不能放任,三藩平定之后那些人也消停了不少,他前兩年開了博學鴻詞科來讓那些文人應(yīng)試,入京應(yīng)考的人不在少數(shù)。

    文人要氣節(jié),可是氣節(jié)不能當飯吃,明朝已經(jīng)是過去,這些年以朱三太子的名義反清復明的沒有一個是真的朱三太子,老朱家的人藏的嚴嚴實實,冒頭的盡是些沽名釣譽的蠢貨。

    為明朝守節(jié)的大儒們可以隱居,可他們還有學生,還有子弟,總不能壞了整個家族的前程。

    三藩之亂時那些人有多能搞事兒,之后就有多消停,興許也是認清了現(xiàn)實,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也漸漸接受了現(xiàn)實。

    康熙明白大局為重的道理,對那些依舊不肯出仕的大儒沒有苛責,對前來應(yīng)試的文人更是寬厚,注意著不去傷害他們脆弱敏感的內(nèi)心,收拾出來一片地方全讓他們修明史去了。

    一飲一啄皆有定數(shù),讓他們自己看看明朝末年天下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現(xiàn)在百姓過的日子,但凡有點良知就該知道,就算搶江山,他們滿人也是憑本事?lián)屵^來的。

    皇帝陛下選擇性的遺忘漢人中出了個打

    開山海關(guān)放他們?nèi)腙P(guān)讓游戲難度直線下降的叛徒,只琢磨著如何才能讓小報發(fā)揮更大的用處。

    他很清楚那東西有多大用處,文人的筆桿子殺人不見血,既能傷敵人,也能傷自己,太子年幼,只能想到用那東西來達成修路的目的,殊不知將小報的用處發(fā)揮到極致,國家根基都可能受到動搖。

    此事交給明珠來辦,若真的辦成,預備軍也不僅限于八旗子弟,只要身體合格都能編入花名冊??滴鹾攘丝谒^續(xù)說道,小報上只有故事太不上臺面,正好容若在家養(yǎng)病,讓他幫明珠一起辦小報,免得在家里越閑越病。

    太子眼睛一亮,汗阿瑪英明。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汗阿瑪只聽到辦報紙就能想到利用名人效應(yīng)打開市場,不愧是他的汗阿瑪,他剛才怎么沒想起來還能用這招呢?

    介紹玻璃水泥等東西可以交給工匠,由工匠口述,再讓別人潤色,還有草原的風景、科爾沁各地的美食,這些交給蒙古來的王孫,實在不行,他就冒著犧牲自己的危險去慈寧宮的瑪嬤和烏庫瑪嬤那里找素材。

    他們大吃貨國的百姓,不管什么民族,都逃不開對美食的熱愛,愛美食就像搞基建一樣,那是祖祖輩輩薪火相傳刻進骨子里的本能。

    只要美食傳記寫的好,絕對能吸引不少人去草原。

    老的官道從京城到科爾沁要走二十多天,還是在中途沒有休息,忍著馬車顛簸的情況下,可是水泥路不一樣,不光更快,還能更舒服,絲毫沒有以前坐馬車坐的想吐的煩惱。

    這時候再寫幾篇京城水泥路帶來的好處balabala,事情就搞定了??!

    納蘭容若的詞乃是當朝一絕,讓許多沒他有才的文人酸的不行,沒法從他的詩詞上挑毛病,就暗戳戳嫌棄他滿人的身份,說什么此等才氣放在漢人身上才合理,殊不知這話只能顯得他們更輸不起。

    人家納蘭成德就是有才,人家不光有才,他爹還是當朝大學士納蘭明珠,拼爹拼才華都不輸,酸雞們也就只能在陰暗處跳腳了。

    滿人以納蘭容若的詞為豪,漢人中跳腳的

    酸雞不多,大部分還是折服于他才氣的正派文人,到時候傳出小報上有納蘭容若的新詞,他們的小報就是下一屆洛陽紙貴的代名詞。

    太子爺興奮的差點蹦起來,興奮完忽然想起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汗阿瑪剛才說納蘭容若在家養(yǎng)病,這病養(yǎng)的好嗎?

    他仿佛記得,那人最出名的除了他的詞就是他的英年早逝,如今已經(jīng)康熙二十五年,他怎么感覺上輩子那人已經(jīng)沒了呢?

    是他和老四重生的蝴蝶翅膀所致,還是此納蘭已經(jīng)不是彼納蘭?

    明珠老狐貍那么精明,應(yīng)該不會連自己兒子都認不出來吧?

    太子被自己的想象嚇的打了個激靈,打定主意待會兒問問五叔納蘭成德到底是什么情況,最好能讓老大去明珠府上看看,成德之前當值的時候經(jīng)常帶他出宮玩,他應(yīng)該也能看出來那人的身體是不是被別的孤魂野鬼給占了。

    康熙以為他把太子想出來的主意交給別人去做,太子應(yīng)該會有小意見,現(xiàn)在看他非但沒有意見還很是贊成,在心里感嘆了幾句不愧是他親手帶出來的繼承人,然后擺擺手讓他們下去,順便讓人傳明珠來御書房。

    容若經(jīng)常在淥水亭和漢族文人小聚,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等人都是名氣極大的當朝大家,如果能讓那些人在小報上題些心得,必然比只刊登容若的詞傳的更廣。

    福全接到傳召后便匆忙趕來,進到御書房后還沒來得及行禮就被康熙扶了起來,二哥,保成出息了!

    常寧:

    得,在說正事兒之前,還得先聽他三哥吹兒子。

    他可太了解他們家皇兄的小心思了,嘚瑟太子有出息,不還是炫耀自己教子有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