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看樣子挺厲害。 虞隙也跟著站起身裝相,大腦卻飛速運轉,偷偷檢索到底是怎么個眼熟法。 檢索失敗,坐下接著喝茶。 天色轉暗,闌外悄無聲息亮起了燭燈。 虞隙盯著飄搖的燭光走神。 幾圈話下來,她基本聽明白了個七八成。 表面上看,阻撓他們幾家上市公司形成聯(lián)盟的,是養(yǎng)豬行業(yè)協(xié)會。 理由是形成價格聯(lián)盟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隱患。 而實際上,今天還有第三方體制內的勢力從中斡旋,就是方才虞正源動身去迎的那位。 只是大佬一直不說死話,推來拉去都是官腔,究竟是來講和促成的還是拱火作梗的還未可知。 只知道滿桌都對他很是客氣,都不拿頭銜出來稱呼,只叫人“金先生”還是“靳先生”的,虞隙也懶得探悉究竟。 自打見著虞正源現(xiàn)身時帶在身后的那搓人,虞隙就淡了表現(xiàn)的興致,直挺挺地作陪襯。 茶也喝了,酒也吞了。 推杯換盞間,她偷偷下了桌也沒人著眼。 夜幕覆蓋,在蒼郁梢葉的掩映下,星月都寂滅。 原來今夜,是很黑很沉的一個夜晚。 虞隙方才咽了一肚子水,是確實有些坐不住了。 可這會兒蹬著羊皮底的小高跟,踩在碎石子鋪就的小道上,她又后悔溜達出來了。 字母Logo的鞋跟只適合敲打灑金大理石地面,踩在小石子上,不是卡就是滑。 有風順著夜色摻進梢頭,虞隙難以自抑地急了,匆忙張望前后無人,扶著竹竿彎腰把鞋脫了下來。 偏這破館子正經(jīng)建筑不往高了搭,全是一層的平房,放眼望去沒有比竹竿頭高的屋頂,只有一棵比一棵高的竹墻,和一截比一截長的走廊。 虞隙順著來時的路都快摸到竹檐館的大門口了,才終于找到洗手間的牌子。 也顧不得形象了,虞隙啪嗒著腳板直到終于踩上瓷磚地板,才把鞋放下扶墻穿好。 等她憑著疏笨的空間記憶回到席上時,來回已近尾聲了。 她無暇顧及今晚的一連串她理應覺得眼熟的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 比如席上這位不清楚是金先生還是靳先生的大佬。 比如剛才竹檐館門口一閃而過的,她留意過一次的車影。 再比如,從那輛車上下來的,那道昏暗黑幽的身形。 作者有話說: 昨天到點登陸不上來,這章算昨天的,晚點還有一章~ 第34章 第三十四頭 回到席位上, 虞隙撐著腰桿在一旁冷眼看這幫人十八相送。 “就到這兒吧”、“再聯(lián)系啊”、“路上小心”這些話在他們嘴里轉了十八個圈,人人都輪著說過一遍了,都還有沒送完的客。 好不容易等到隊形打散了, 總算可以收工。 虞隙耐心早就耗得一干二凈,準備掏手機叫代駕了。 大佬在后頭姍姍來遲,從大門里側的洗手間信步踏出。 得,還沒完全收工。 虞隙收起手機, 在竹葉清新香氛的包圍圈邊緣,端出歡送的姿態(tài),人卻不動。 地面溫度降低,到了一天中風速最慢的時刻。 虞隙的視線掃過,隨著空氣對流一齊停止。 凝滯在那個她隱約等了有一陣子的人影上。 風淺, 浸不透疊嶂的葉片,反倒被吸收, 腌漬成草腥味。 虞隙湮在這股用來抵御蟲害的植物香氣里,直視前方,對著那幅人影眨眼。 半月不見, 那人依舊腰脊英挺, 肩線平直。 頭發(fā)剪短了,眉眼和耳朵都瀝在風里。 今天沒有像往常一樣只穿連帽衛(wèi)衣和防風外套了。 換成了襯衣, 棱角分明,不過依舊難掩少年盛氣。 看不出來有沒有變瘦, 倒是好像又長高了。 也可能沒有。 可能單純就是隔得遠,視差影響測量精準度。 可是這一刻, 虞隙盡可能平緩地眨著眼, 才想明白該如何串聯(lián)這條電路讓小燈泡亮起。 今晚在座南方人居多, 開口說話的多是年齡層偏大的。 這位大佬不姓金也不姓靳, 是姓景才對。 眼熟的原因是遠遠見過這位大佬,在自家院子里澆花。 來接大佬的車早就到了館外,黑色保姆車,低調奢華。 上一次見這輛車,是在陽沙湖。 隨車的司機穿黑西裝帶白手套,繞到后座開門請人下車。 而那時被請下來的人,就是眼前這抹虞隙用眼睛測不準的身影。 正垂手靜立在車邊乖乖等大佬的身影。 她隱約等了半個月的—— ...... 算了,她才沒有在等。 虞隙不是理科生,不懂量子力學,但她知道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則動量的不確定性越大。 反之亦然。* 如果在一段關系中。 她的不確定性越小,對方的不確定性就越大。 那么虞隙寧愿做那個反之亦然。 她開始懊惱放任自己冒出那些犯蠢的想法。 但又慶幸沒有真的做出報備行蹤的蠢事。 只是不知道,在她好幾次攥著手機打開又放下的時候,他又在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