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你別炸魚塘啦[快穿]、公主誘夫手冊、青樓也有良家子、背叛者、矢志不渝[西幻]、錯嫁[重生]、開局火場救人,消防員的我被直播、再讀來信、假千金她靠學(xué)習(xí)暴富了、夫人她颯爆全球了
連今瑤的虧她上輩子吃過,這輩子再不能讓連今瑤如意。不論平陽侯府能不能斗得過連家,這種巴掌打在明處的事兒,總不能啞巴吃黃連平白咽下。 哪怕最終鬧個兩敗俱傷,也好過由她一人委屈著獨吞苦果。 她那便宜父親除了給她個小院兒安身外,似乎這么多年來也沒盡過什么為父之責,只滿心思撲在他的妾室和庶子身上。 是時候讓他記起,他還有個嫡女來了。 一場大雨,將郊外官道沖刷得泥濘難涉。不過最泥濘的一段路已然行盡,余途便要平順許多。 緊隨在溫家三位姑娘所乘的打頭馬車后面的,是六皇子的馬車。而車上坐著的,除了六皇子外,還有蹭著他車一并返京的四皇子。 兩人各據(jù)一側(cè)箱椅,相對而坐。 李玄愆手持一卷北宋許淵夫所著的《虎鈐經(jīng)》,專心致志的看著。李桓看著他出了一會兒神,無端就想起昨晚放平安燈時,四哥拿折扇指著溫四姑娘,說的那句“看美人”。 平素里母妃常借四哥來說教他,母妃口中的李玄愆淹貫博洽,心志奇高,從不會在風(fēng)月之事上耗費半分心神。他也始終信以為真。 可如今卻證明,母后與他,是雙雙錯識了。 李桓不由得暗笑,信手掀起簾幔,目視著前方馬車,問道:“四哥抱著本兵書手不釋卷,這會兒連美人都不看了?” 李玄愆似充耳不聞,默默的抬起另只手將一頁翻過,繼續(xù)研讀其上文字。須臾后才沉吟道:“美人?你嗎?” 問完這句,他才終于舍得掀了掀眼皮,對上李桓的視線。 李桓怔了怔,后知后覺的意識到在車里李玄愆的確除了他,看不見任何人。隨即意識到先前的調(diào)侃有失,不由得咽了咽,反倒自己尷尬起來。 緩和氣氛式的干笑兩聲,李桓便覺得不應(yīng)學(xué)婦人長舌,在瑣碎事上磨嘴皮子。于是指了指李玄愆手里的兵書,奇道:“四哥既喜研讀兵書,為何不看看《孫子兵法》、《太公六韜》這些?太傅下月便要問,原本我還指望著請四哥給我講一講,可四哥卻總是不看正經(jīng)要問的,偏抱著這些冷門使力……” 縱是李玄愆愛在六皇弟面前端沉穩(wěn),可這會兒卻也有些端不住了,不由得失笑輕嗤了一聲。 大燕皇子八歲進上書房正式受教,而他三歲時識字,五歲時便能誦讀《千字文》和《百家姓》全文。七歲試讀《孫子兵法》和《六韜》,那時雖不能盡知其意,卻也能通讀無礙。 父皇私下問起時,他也能將其中典故借鑒,舉一反三。 孩童時便已誦讀爛熟的書籍,在李桓這個重文輕武的人眼里,竟好似新奇事物。難怪他做上皇帝的那幾年,大燕風(fēng)雨飄搖。倒不如他升遐之后,兩個女子治理出的天下升平。 不過李玄愆并不打算以此奚落他,只將書合了收在一邊,避重就輕的解釋:“《虎鈐經(jīng)》亦是同《孫子兵法》和《六韜》并重的十大兵書,何來冷門之說?” 第25章 公道[V] 冷不丁被李玄愆噎了一句的李桓,緘口不再言語。只心下暗暗為自己鳴不平:李玄愆英雄救美讓出自己的坐駕,來蹭他的車子卻還這樣擺臉。 李玄愆也閑坐了會兒,拾起書卷繼續(xù)潛心研讀。 清早啟程時還云迷霧鎖的,這會兒紅日高懸,灑下金光萬縷。破開迷霧,將云周鑲上了一圈兒暖黃,便成了一片祥云瑞靄。 在兩隊人馬的夾護下,馬車一路濺著陣陣沙霧滅景追風(fēng)的往上京駛?cè)?。不多時便過了城門,駛向平陽侯府。 待這兩輛金葉嵌寶奢靡無比的馬車,連帶著一應(yīng)隨從停到平陽侯府大門外后,隨即引來了路人的圍觀。 京城的平頭百姓多少都見過些儀仗,眼前這排場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宮里出來的。故而大家雖好奇,卻也不敢太過冒犯,自覺的隔出十數(shù)步距離,遠遠旁觀。 兩車皆套著四匹俊美健壯的馬兒,八匹高頭青馬昂揚著頭,眼里看人都要矮上幾分。 下車時,三姑娘五姑娘一左一右攙扶著溫梓童落了地面。 三姑娘倒是出于真誠,可五姑娘一下車,眼神就往后面的車上瞟去。昨晚她雖將責任全推給了連今瑤,但難保四皇子不會疑心她明知故犯,所以人前這點表現(xiàn)還是要有的。 不過許是出于怕招人口舌的緣故,四皇子和六皇子并未馬車。李玄愆只是撩開內(nèi)側(cè)的窗幔,目送著溫梓童她們拾級而上,叩響大門上的銅獅銜環(huán)。 因著昨夜三位小姐去別宮赴宴未歸,溫家太夫人已是急得焦頭爛額。雖說幾位兒媳皆道是大雨毀了路,可不管是何原由,未出閣的大姑娘留宿別宮,總是有些不妥。 若最終能有一人被賢妃選中,那也算不虛此行了,怕就怕全軍盡沒,徒留了話柄。 這會兒偏堂內(nèi),太夫人便手扶著拐,與平陽侯溫正德一左一右肅然危坐于主位。其它兩房的人連同柳小娘,則分兩列坐在下手的位子上。 闔府像是在等待迎接一道圣旨般,個個沉眉肅目,整整截截。 溫家沒有長媳,居于太夫人下手的二房夫人蘇氏,有心緩和這壓抑氣氛,便起頭勸道:“婆母無需太過擔憂。聽說這回去了不少人,也不是只有咱溫家的姑娘去與人爭。到時即便是得不了娘娘的青眼,也至少貴人面前混了個臉兒熟,日后有好事說不定還會想著咱們?!?/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