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15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帝少的蜜寵嬌妻、小雀躍、被迫嫁給炮灰那些年、所有人都想當(dāng)我的腿部掛件、當(dāng)頂流花旦穿成肥宅學(xué)霸、大佬你們女兒又兇殘了、花樣暗示、穿越后愛上了我前世冷落的老公、大胸蘿莉的禁忌之戀、穿書成綠茶后我棄惡從善
見到如此頹廢的周爵士,霍耀文不由想到了他往后幾年的悲慘遭遇。 如果說70年代以前,是周希年一路向上的巔峰時代,那么步入70年代后,周家就漸漸的走了下坡路。 1972年周希年控股的牛奶國際公司被怡和集團(tuán)惡性收購,因為怡和集團(tuán)的無恥行徑,這場惡性收購成為了73年香港股災(zāi)爆發(fā)的導(dǎo)火索。 失去了牛奶國際公司的董事長職位后,周希年的影響力已今不如昔,74年,他更失去了自1946年起就一直擁有的英皇御準(zhǔn)香港賽馬會董事席位(但在同年取得榮譽(yù)董事名銜)。 未幾,他在1976年更因中風(fēng)入院,雖然后來治愈出院,但一度要輪椅出入,此后亦漸少出席公眾場合,一直在克頓道的周家大宅過退隱生活。 晚年周爵士的生活也不是很順利,兩個兒子兒媳同他新娶的太太爭產(chǎn),導(dǎo)致家族不和,在其逝世以后,這場爭產(chǎn)官司持續(xù)了將近二十年,才算是勉強(qiáng)庭外和解。 ...... 香港“大酒店”門外。 二人剛走出來。 羅巧珍就問道:“剛剛周爵士找你有什么事?” “也沒什么事。”霍耀文搖搖頭說:“就是周爵士有些傷心,我過去勸慰勸慰他?!?/br> “哦?!绷_巧珍應(yīng)了一句,便也沒再多說。 這時,“大酒店”門外走來兩個老漢,一人背著一個大筐,走到了霍耀文的身邊道:“后生仔,剛剛是參加喪禮了?” 看著這兩個五六十歲的老漢,霍耀文眉頭一挑,問道:“怎么了?” 其中一個老漢道:“有沒有收到吉儀?有收到的話,就趕緊扔了吧,這東西可不能帶回家?!保獌x是一個白色的直度信封,中間有一道紅條,上面以藍(lán)色字寫「吉儀」) 一聽到這話,羅巧珍恍惚過來,連忙從包里拿出之前收到的吉儀,拆了開來,拿出里面的一顆包裝糖果,便直接把信封扔進(jìn)了一個老漢的筐子里。 扔完,羅巧珍看了下身邊的霍耀文,問道:“你的呢?” 霍耀文探出身,看了看老漢框子里的東西,全都是白色的信封,好奇的問道:“為什么要扔了?” 羅巧珍說:“你先把里面的糖果拿出來,然后再扔了,等會兒我跟你說。” “哦,好。”霍耀文雖然不明就里,但還是從西服內(nèi)袋掏出之前拿到的白色信封,有樣學(xué)樣的從里面拿出糖果,再扔進(jìn)了框子里。 兩個老漢拿到了吉儀,轉(zhuǎn)身又朝著另外一波走出“大酒店”的人群走去。 ... 片刻,霍耀文和羅巧珍走到停車場上了車。 “為什么要把吉儀扔了?” 車子剛發(fā)動開出去沒多遠(yuǎn),霍耀文就不解的看向羅巧珍,這信封里的東西,他之前也拆開看過,有三樣,一條很小的白色毛巾,一粒糖,還有一枚一元硬幣,想來應(yīng)該是答謝吊唁的人士。 羅巧珍問道:“你沒參加過喪禮吧?” “沒有?!被粢膿u搖頭,上輩子雖然參加過,但重生到此時的香港,他的確是一次都沒有參加過。 “那就對了?!?/br> 羅巧珍一邊開車,一邊解釋道:“吉儀里面裝的三件東西,白色毛巾是給來賓抹眼淚的,那粒糖的用意,則是借甜味來給喪禮參加者減少哀痛和傷感,要在當(dāng)日內(nèi)吃下。至于那一元硬幣則是用作帛金的回禮,因為帛金不能是整數(shù),否則減掉一元錢,尾數(shù)就變成了九,喪禮這事一次就好,“久”的話可不行,所以這一元錢必須在當(dāng)日用掉,不得帶回家,否則會帶來霉氣和惡運?!?/br> “原來是這樣。” 聽到這個,霍耀文才明白為什么之前他準(zhǔn)備帛金的時候,阿嫲說不要給整數(shù),要在前面加個一元錢,原來是應(yīng)到了這里。 路口等紅綠燈的時候,羅巧珍側(cè)目看了一眼霍耀文,問道:“你是不是坐明天的飛機(jī)去美國?” 霍耀文點點頭:“嗯,明天早上的飛機(jī)?!?/br> 羅巧珍笑道:“剛從英國回來沒待幾日就又要去美國,看樣子你挺忙的?基金會這段時間的事情可不少,柳序彥這兩日已經(jīng)開始準(zhǔn)備投資證劵了,你這個會長說走就走,留下我跟張理事兩個人忙活?!?/br> “你跟老師先受累這幾日,等忙過了這陣就好了?!被粢囊膊幌霒|奔西跑的,他自個的事情還有很多沒處理呢。 “嗯?!绷_巧珍應(yīng)了一句,恰好此時綠燈亮起,開車前行。 一時無話。 霍耀文突然想起懷里的一件東西,他給拿了出來,是從英國帶回來的一個禮物盒,送給羅巧珍的,只是這幾日事情比較多,忙昏了頭,一時忘卻此事。 霍耀文隨手放到了身前的車臺上,說道:“喏,這是我從英國帶給你的禮物,這幾天忙忘記了。” 羅巧珍瞥了一眼,心里莫名的有些歡喜,不過面上沒有表露出來,只是好奇地問:“是什么?” “你自己回去看看就知道了?!?/br> ... 入夜。 羅巧珍的閨房內(nèi),她獨自一人在房間里,默默的拆開了霍耀文下午送給她的禮物盒,入目的是一條銀白色的項鏈。 項鏈上沒有任何的掛墜,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用白銀做的項鏈,上面紋路清晰,款式很漂亮。 旋即,她拿起項鏈走到鏡子前,在胸口處比劃了一下,嘴角悄然一笑。 ... 第二日上午,霍耀文拎著行李箱坐的士車前往啟德機(jī)場,等了十幾分鐘后,便獨自走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jī),這還是他頭一次一人出國。 第239章 【格斗盛宴】 在霍耀文前往美國的飛機(jī)上,香港多家報紙都報道了昨日周家喪禮的消息,一向是只刊登左派報紙的《文匯報》,難得的也報道了這件事情。 這主要是因為文匯報的執(zhí)筆主編嚴(yán)寶禮同周希年關(guān)系很好,也參加了昨日的喪禮,在追悼會上,嚴(yán)寶禮在聽到霍耀文那一番催人淚下的悼文后,激動之余,回了家中,就親自提筆寫了一篇文章,在第二日的報紙上刊登了出去。 標(biāo)題是:《行孝莫等》 “昨日周公先妣的喪禮上,霍耀文先生上臺致悼文,那篇悼文催人淚下,一時間全場無不是黯然神傷,泣不成聲。我也同樣是痛哭流涕,這是我近二十年來,哭的最為激烈,最為難過的一次。 因為我想到了我自己,年輕時的自己。 年幼時,家中貧困,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每日里除了在田野里種植糧食外,就是偶爾在山間打獵捕魚,養(yǎng)活我和弟弟meimei。 母親也只是個地地道道的普通農(nóng)婦,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每日為了家中的柴米油鹽而辛勞的在土里刨食,或者是在家里制作一些簡單的手工制品,去縣里的集市販賣。 在我15歲那年,我前往廣東求學(xué),每月最少需要兩塊大洋的生活費和學(xué)費,這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足夠一家人吃兩個月的粗糧了,但父親和母親咬著牙硬生生的在土地里刨出了兩塊大洋。 我那時發(fā)誓,日后必定會好好孝敬父母二老。 21歲那年,我就職上?!段膮R報》的編輯一職,初始月薪五塊大洋,我想著可以回報父母了,便每月固定郵寄三塊大洋給家里。 27歲那年我回家,那是我15歲離家之后,12年來的頭一次回家。 家還是那個家,但父母此時老的我?guī)缀跽J(rèn)不出來,才54歲的父親蒼老的猶如八十歲的老翁,鬢發(fā)全白,面上滿是褶皺滄桑,背也駝的滑稽如一只烏龜。 母親同樣是蒼老了一大截,她的樣子,跟我記憶中那曾經(jīng)喜歡笑,喜歡說“孩子你先吃”的母親完全不一樣了。 看到這一幕,羞愧,不忍,難過……諸多情緒在我心中涌起,頓時泣不成聲,跪倒在父母跟前。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yuǎn)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不到六十就相繼逝去,一方面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醫(yī)療,一方面是年輕時過多的cao勞。 不僅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章 【父母在,不遠(yuǎn)游。】 那時的我,年輕時的我不懂這個道理,但今時今日我就算懂了又如何? 父母逝去,帶著對我深深的掛念;父母逝去,遺留給我永無償還的心情。 我亦然永遠(yuǎn)無以言孝行孝。 正如霍先生的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或只剩歸途…… 還望諸位行孝莫等!” 嚴(yán)寶禮的這篇《行孝莫等》,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香港,一時間諸多報紙都在以孝道為題,寫下了諸多感人肺腑的文章。倒也是讓不少不孝子迷途知返,回到家中同年邁的父母痛哭認(rèn)錯。 這篇文章后來也被教育署選中,加入了小學(xué)中文教材當(dāng)中,特別是文章中最后那一句霍耀文說的話,堪稱催人淚下、神來之筆,每每有人讀起,必然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 而對這一切尚且不知的霍耀文,已經(jīng)在凌晨到達(dá)了美國洛杉磯國際機(jī)場。 來接機(jī)的人是李小龍和他的妻子琳達(dá)。 因天色太晚,三人見面寒暄了幾句,便一同回了李小龍在洛杉磯的住所安頓休息。 一夜無話。 ... 翌日上午,霍耀文起來后,李小龍便帶著他前往了洛杉磯體育場,昨天11號大賽已經(jīng)開幕,今天是初選選拔賽。 這場“綜合格斗”大賽的舉辦方是f世界摔跤聯(lián)盟會,及美國abc電視臺聯(lián)合舉辦,獲勝者將會獲得一百萬美金的驚人獎金。 因為比賽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規(guī)則和約束,同時也是認(rèn)可所有格斗流派均可參加,在宣傳了幾個月的時間,高額的獎金,和格斗之王的稱號,吸引了全世界幾十個格斗流派,三百多位格斗家前來參賽,可以說這是一場格斗界的盛世。 哪怕有abc電視臺全程轉(zhuǎn)播,但這場格斗盛宴,吸引了全球超過五十萬的格斗愛好者,從天南海北坐飛機(jī),趕到洛杉磯,來現(xiàn)場觀看這場力量和血rou的碰撞。 待二人到了洛杉磯體育場選手后臺時,霍耀文發(fā)現(xiàn)來參賽的選手有很多,一目望去,最少有幾百號人。 雖說今日是第一天的選拔初賽,只有一百人比賽,但不少其明后兩日比賽的選手也都過來了。畢竟這是一場綜合格斗比賽,不像拳擊比賽那樣有不少的約束,這種沒有太多的規(guī)則比賽,來參加的流派又那么多,面上雖然都是一副天下第一的姿態(tài),但心里誰也沒有輕視。 來參加的格斗流派太多太多了,加上此時通訊并不發(fā)達(dá)的情況下,其中不乏連李小龍這位格斗高手都沒聽過的流派。 像緬甸來的參賽選手所使用的緬甸拳,李小龍就從沒有聽過。這個緬甸拳法又稱“斌道”,由于緬甸與泰國接壤,緬甸拳師與泰國拳師經(jīng)常交流,因此技法與泰拳很類似。 外行人看“斌道”認(rèn)為是泰拳,但李小龍有個好友就是泰拳高手,他也學(xué)習(xí)過一段時間的泰拳,所以一眼就認(rèn)出了這不是泰拳,但他又說不出這是個什么拳法。 李小龍作為格斗大賽的提出者,如今也是在大賽上擔(dān)任了評委一職,同時也是“綜合格斗”協(xié)會的榮譽(yù)會長,兼任理事會的理事。 所以這一個星期以來,李小龍每日都會去拜訪那些參賽選手,一方面是了解對方的格斗流派,一方面也算是給香港來的幾位選手摸摸底。 體育場內(nèi),總共有十個很大的軟墊,此時正有二十個選手在臺上比斗,因為是綜合格斗,考慮到一些情況,比賽方同意除了ko外,每個選手打三回合。 “霍先生你看那個是巴西柔術(shù),我曾經(jīng)跟一位巴西柔術(shù)高手切磋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們地面纏斗的技巧特別的厲害,一旦被纏上,除非投降,否則非死既傷!” “那位選手用的是日本極真派空手道,不得不說極真空手道很強(qiáng),我曾看過一名極真派高手,手刀干凈利落的斬斷了一條二十毫米鋼條?!?/br> “前年美國空手道大會的時候,我曾跟極真派空手道的創(chuàng)始人大山倍達(dá)聊過幾句,他說日本空手道發(fā)源地是沖繩,傳入日本后被一些人體cao化了,他創(chuàng)立極真派空手道的目的,就是要要恢復(fù)真正的武道空手……” 說到這里,李小龍感嘆道:“大山倍達(dá)的理念跟我創(chuàng)立截拳道的目的差不多,都是想要去除糟粕、留起精華,只可惜……” “總有機(jī)會的?!?/br> 不用他多說,霍耀文也能知道剩下的話是啥,不想接話,他笑了笑轉(zhuǎn)移話題道:“對了,你剛剛不是說有三個香港來的選手嗎?他們在那?” 李小龍說:“今天不是他們的比賽,應(yīng)該在后臺,我?guī)闳フ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