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書迷正在閱讀:悲慘女配改拿爽文劇本[快穿]、我吹的牛皮都成了真[穿書]、重生后嫁給死對頭、神仙也要練花滑、這是一支離別的歌、太子獨寵:神探小嬌娘、溫柔陷阱、億萬萌寶爹地快還債、我在言情文里搞科普爆紅了、嬌藏美人她要跑路
胃癌誤診讓呂永亮的野心都收斂了,沒再擴張公司,維持那么個規(guī)模。 公司里都是老熟人,業(yè)務上他們也能做,實在不行打電話找他嘛。 “成,那咱們出去旅游?!?/br> 這兩口子動作迅速,倒是讓羅梅有些哭笑不得。 經(jīng)歷了這么一遭,兩口子倒是看得開了,這樣也挺好。 等回頭她這邊公司邁入正軌,也拉著陳建東去旅游。 大好河山四處看看,可不能再待在那一畝三分地里當井底之蛙了。 邱萍萍兩口子出游的第二天,羅梅也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她得去上海那邊一趟。 陽歷年后楊欣就去上海開拓業(yè)務了。 期間陳建荷去了上海一次,但也沒指點出個一二三四來。 羅梅想著過去看看,瞧瞧小楊在那邊搞的怎么樣。 楊欣忙著在指揮裝修,一下子忘了時間,以至于聽到人喊自己才反應過來,“羅姐你怎么這么快就來了?” 羅梅指了指腕表,“吃午飯了沒?” “忘了。” 羅梅帶著人去吃東西。 楊欣多少有點心虛,“上次建荷姐過來,說為什么在這邊開店,我跟她解釋了,她沒生氣吧?” 上海這邊的業(yè)務發(fā)展羅梅是全權交給楊欣的。 實際上她在珠三角那邊跑業(yè)務每天磨嘴皮子,也沒那么多精力再管其他。 楊欣又不是啥急功近利的跳脫性子,羅梅本身覺得現(xiàn)在上海不管咋樣都有投資的潛力,所以放手她去做便是。 只是這一放手,楊欣開心了,陳建荷帶著點不明白。 “羅姐你相信我,我是熟讀歷史的,你要知道過去遠東第一城是上海,香港的發(fā)展還是后面的事情呢,現(xiàn)在咱們國家搞經(jīng)濟,珠三角那邊對接香港自然不用說,這么漫長的東部海岸線總得還要再發(fā)展你說對吧?之前國家喊著建設浦東新區(qū)可不是鬧著玩。” 她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學習過黨史黨章對國家意志深有體會。 “你別看現(xiàn)在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咱得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羅姐你是讀毛選的,應該知道唯物辯證法對吧?” “知道?!绷_梅看著急切解釋的年輕姑娘,遞了個蟹黃包給她,“我沒說你做得不對,挺對的。” 浦東新區(qū)的建設好像是國家剃頭挑子一頭熱,但未來的上海的確是國內(nèi)的金融城市,超一線城市。 從結果看過程,在浦東買門店并沒有任何的問題。 “二姐跟我都沒怎么念過書,不太懂這些,你也別往心里去?!?/br> “我知道,建荷姐那人很直,說什么就是什么,不玩虛的。”楊欣其實心里頭也有點虛,畢竟這浦東新區(qū)的建設也需要時間,這服裝店開起來,誰知道得多久才能回本呢? “不知道?!?/br> “你這服裝店回頭找個店長幫忙看著,我來的時候看報紙,瞧著上海這邊的服裝紡織廠也挺多,你看看,回頭要不也弄個貿(mào)易貨代公司什么的。” 做出口貿(mào)易,搞對接嘛。 上海這邊又有港口,不管是往美洲還是去歐洲,都方便。 羅梅想著現(xiàn)在這服裝店暫時沒什么指望,買下來店鋪當投資沒什么問題,只是把楊欣這么個大學生困在這里沒有任何發(fā)展前景,人家小姑娘能熬得住嗎? “我能做嘛?”楊欣有想過,她會俄語這一年又學了英語,覺得如果做貨代公司和國內(nèi)的一些工廠搞對接,其實市場前景很好。 只是賺中間的差價,也不需要太多的資金。 但她沒敢跟羅梅說這事,怕羅姐覺得她不穩(wěn)重。 “能啊,小楊你可是大學生,有見識有能力,怎么就不成?” 羅梅的夸贊讓楊欣不好意思起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主要還是羅姐你信任我,那我回頭把這店里先弄起來就折騰這個貨代公司?!?/br> 和那些需要大資金量的貿(mào)易公司不同,貨代公司的資金不需要太多,回頭用門店抵押給銀行貸款一部分就行。 “嗯,你先在這邊做著,等回頭我在那邊忙活完了騰出手來,就來這邊也搞個倉庫?!?/br> 工業(yè)用地先弄下兩塊地皮再說,做倉庫也好閑著等未來的拆遷也罷,總之虧不了。 就是現(xiàn)在資金欠缺沒那么多錢,只能先等著。 再等等,等那邊的業(yè)務穩(wěn)定下來就好了。 …… 羅梅再度回到深圳這邊已經(jīng)四月初,北方天氣還冷熱不定,街上有穿著羽絨服也有穿短袖T恤的,這邊氣溫一副要沖擊三十度的樣子。 “這邊氣候是真要命,前些天那回南天一鬧騰,我那屋里的墻皮都不能看。”賈松濤覺得虧得建倉庫的時候多聽人家當?shù)厝说囊庖姟?/br> 不然那倉庫里的貨都能被這回南天給毀了。 “那回頭可以搞個除濕機或者弄點除濕劑什么的?!绷_梅說完又想起來什么,“倉庫弄好了?” 她回首都之前還沒建好呢。 “好了,那邊有倆工廠的貨倉放不進去,先借咱們的倉庫用,就他們的貨險些被這回南天給毀了?!?/br> 真要是出事,這不就好心辦壞事嘛,別的不說,往后這合作怕是得泡湯。 也虧得建倉庫時下了本錢,這下倒是把關系給拉攏上了,合作方多了,跑的運輸量也得上來,現(xiàn)實的問題擺在面前,“咱們得多弄幾輛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