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署長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神豪選擇系統(tǒng)、神龍婿、末世男子圖鑒收集(nph)、思欲(nph)、狠角兒(GB)、【西幻】黑暗童話(女巫X養(yǎng)子)、遙相會(兄妹骨科)、對你上癮(直掰彎)、年年(h,1v1)、首長的小妻子(高H)
這些可能性,其實趙桓在看到契丹人的‘國書’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 只是,趙桓卻并不在乎,或者說,趙桓眼光,放得更加的長遠! 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公署,縱深兩百里,東西數(shù)千里,這么大一塊特別行政區(qū),面積足足有幾十萬平方公里了,而且橫貫東西,東到大海,西通祁連山,與黨項羌人相接。 這么大一塊特別行政區(qū),從地域面積上來說,已經差不多有兩個山東省那么大了,自保,完全綽綽有余了! 當然,前提是,得有那個實力才行! 而趙桓,完全有那個信心和決心,能夠在幾年內,徹底的掌控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區(qū),成為宋遼之間,一支不容忽視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到那時,手握重權,甚至還有邊關諸軍州調兵之權的趙桓,誰敢小覷于他? 大宋的太子儲君,除了他,還能有誰? 想要換別的人上位,好啊,先從實力和功績上,勝過我趙桓再說!否則休想! 趙桓剛才向趙佶提到‘臨機決斷之權’和‘調動邊關駐軍之權’,目的就在于此! 大宋太子出任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公署宋國署長,臨機決斷和調兵之權,那不是順理成章的么? 雖然現(xiàn)在北邊的大宋駐軍,也包括西軍,大部分的軍權,都掌握在樞密使童貫手中,趙桓想要從童貫手中奪取軍權,也得看童貫答不答應! 甚至于很多人,朝臣或者皇子,恐怕都巴不得趙桓和童貫為了軍權而起了爭斗,斗個你死我活呢。 但是趙桓通過之前那一年多里,對翊衛(wèi)府的翊衛(wèi)軍的訓練,已經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在軍事訓練上,也有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效,就算不依靠童貫手中掌握的北地駐軍,再訓練一批新軍,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的! 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公署,雖然不允許擁有軍事化組織,不允許擁有成建制的軍事組織,但是,準軍事化的巡警,卻還是可以擁有的。 而巡警嘛,本是由公門中的衙役捕頭組成的,但為了維護特別行政區(qū)的治安,緝拿盜賊,規(guī)模肯定就不可能小了。 甚至于,地方上那些山野鄉(xiāng)村,結社自保的忠義弓箭社,本來就是民間‘自發(fā)’組織形成的‘自衛(wèi)隊’,連廂軍都算不上,自然也就不可能在撤軍的名單之中了! 而且,這些‘自衛(wèi)隊’,也根本沒有成建制的編制嘛,就算遼人想要從雞蛋里挑骨頭,也根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更何況,趙桓作為大宋國太子,翊衛(wèi)府本就是太子護衛(wèi)隊,總不能讓太子孤身一人涉險,前往北地宋遼邊境吧?翊衛(wèi)府的翊衛(wèi)軍,總還是要跟著的。 翊衛(wèi)軍的編制雖然不大,但也有六百多人(超編了一百多個,還沒淘汰呢),就算北上的時候,必須要淘汰一部分,總還能剩下五百人不是? 更何況,五百名翊衛(wèi)軍,能不能保護得了太子還不一定呢,說不定大宋官家心疼太子,還讓翊衛(wèi)府再擴編一下,編成兩個營一千人,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的! 總之,既然是太子出鎮(zhèn)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公署,護衛(wèi)力量,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五百人或者一千人,都是有那個可能的! 而且,趙桓在東京城里,組建的那支情報組織,也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的,跟著太子殿下趙桓,正式踏足宋遼邊境,甚至直接進入遼國境內了! 趙桓相信,給他三五年的時間,這支情報組織,一定可以散布到整個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區(qū),趙桓也一定可以,將宋遼邊境特別行政區(qū),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趙桓之所以從燕云十六州之中,單單挑選了灤州,作為租借之地,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灤州的自然資源十分的豐富! 這些自然資源就包括,煤炭,還有鐵礦石,這兩樣! 如今,大宋國的鋼鐵產量是,雖然是天下之最,什么契丹女真,東瀛琉球,高麗交趾,就沒有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能比得上大宋產量的一個零頭的! 至于西域和泰西之地,嗯,西域的蘇珊王國,倒是有生產出一種鑌鐵,甚至還有一種名為大馬士革刀,曾經一度在中原廣為流傳,同樣的還有源自于東瀛的東瀛刀! 但是,這些刀的賣價雖然高,但是產量,說實在的,真的沒法跟大宋制式生產的刀劍盔甲相提并論,也就能成為官宦商賈,收藏顯擺的裝飾品罷了,真正想要大批量的生產并裝備軍隊,根本沒那個可能! 而不管是在后世,還是在現(xiàn)在這個時空中,鋼鐵的產量,其實都是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代表著這個國家國力和戰(zhàn)爭潛力的強弱! 而大宋,現(xiàn)在的鋼鐵產量,雖然是天下之最,但這些鋼鐵產量,更多的,還是被宋國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所消耗掉了,用來打造鍋碗瓢盆和農耕用具的鋼鐵,耗用的鋼鐵產量,恐怕都有一半多了,用來打造裝備百萬大宋禁軍的刀劍盔甲的鋼鐵,自然就少了! 嗯,不管是什么東西,疆域一大,人口底數(shù)一多,平均下來,平均到每個人的身上,一下子就變得少之又少了! 而有時候,還不得不講這個‘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