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出去就看到兩眼通紅、眼淚汪汪的小乙, 小乙也看到了楊久和小甲,趕忙跑過去, 話沒說先哇的哭了。 楊久無措地?fù)项^, “別哭啊, 在莊子里我又不會丟?!?/br> 小乙抽噎地說,“我、我以為你們不要我了?!?/br> 他從茅房出來,怎么都找不到公子和小甲的身影,問誰都說不知道,被丟下的無措讓他手腳發(fā)軟,腦子一下子就慌了,沒了章法只想著哭。 “哪能啊,小乙這么可愛。”楊久安慰著說:“丟掉穿越雞也不會丟下你的,好了,不準(zhǔn)哭了,大男生的哭多難看?!?/br> 不遠處的穿越雞,“咕?” 左右張望,沒發(fā)現(xiàn)天敵啥的,倒是看見一只漂亮可愛的小母雞。 小乙眼睛紅紅,“公子。” “不準(zhǔn)哭!” 楊久的聲音嚴(yán)厲了些。 小乙擦擦眼睛,不敢抽抽搭搭了。 “遇到事情嘛要冷靜,哭沒法解決問題。行了,田里面看過了,長勢喜人,就求求雨?!?/br> 楊久雙手合十朝天拜拜,拜拜老天爺給一場大雨,或者幾場中雨,實在不行連續(xù)不斷的小雨也成啊。 小甲跟著做,小乙慢半拍,但也神神叨叨地拜拜。 以前討厭雨,春天的小雨連綿、夏天的梅雨季節(jié),家鄉(xiāng)還有臺風(fēng),從未想過不下雨會那么艱難。身邊即世界的想法真是太狹隘了,楊久嘆口氣,“希望挖井的人盡快定下水脈,那地里面澆水就方便多了。” “我剛才聽莊戶們說話,聽他們說有好幾個村子因為澆水的事兒發(fā)生了械斗?!毙〖渍f。 楊久怔住,搖搖頭不知道說什么。 她一直長在城鎮(zhèn)中,不知道大型械斗是什么場面,有些緊張地雙手握住,“不會有人來打我們吧?!?/br> “不會的。”小甲搖頭,很肯定地說。 小乙除了眼睛還有點紅,又恢復(fù)平時的快樂樣兒了,“附近都知道這里是王爺?shù)奶锴f,吃了豹子膽才趕來找事兒呢?!?/br> “是我的田莊?!?/br> 小乙用力點頭,“那就更沒人來打擾了,對吧小甲。” 小甲,“那是自然?!?/br> 楊久笑了,“你們兩個就會拍馬屁,去排屋?!?/br> 排屋處,在醫(yī)療隊的指揮下莊戶們排起了隊伍,一邊把脈、查體,做登記;一邊接種牛痘。楊久示意大家無需多禮,自己站在一邊看了一會兒,看秩序井然也就放心了。 不是沒有人觀望不前,畢竟是新鮮事物,就算是事實證明牛痘安全穩(wěn)定,但依然不能排除個體差異性。群體中的小概率落到個體腦袋上都不是一粒塵埃。更多人選擇了積極接種,抱著孩子的婦人、年過六旬的老者、蹣跚學(xué)步的孩子……還有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大家在太陽底下站著有說有笑地等待。 楊久右手食指和中指夾著登記簿的紙業(yè)翻看了兩頁,看都按照自己設(shè)計的表格填寫了內(nèi)容,她暗暗點頭。 這是她和趙禛定下的,借全面接種牛痘的機會做的第一次封地人口普查,不僅僅是幽州,還有靖州、單州,知曉自己土地上有多少人、有多少男人、有多少女人、有多少孩子……知道年齡結(jié)構(gòu)對未來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便于規(guī)劃。 楊久翻看登記簿的時候,小甲小乙就站在不遠處,小乙伸出手指悄咪咪地捅咕小甲,小甲不動聲色地看過去,“為什么哭?” 小乙不好意思,哭完了覺得自己好丟人啊,回避地支支吾吾。 “哭多了,小心公子厭煩?!?/br> 小乙哭喪著臉,“嗯,我知道錯了,公子待我們太好了,我、我有些得意忘形了吧,用公子的話說就是飄了。剛才上了茅房出來怎么都找不到公子和你,我就慌了,找你們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什么賣掉的大女兒不知道以后還能找回來嗎,我就想起小時候……我很久沒有想起過了,三四歲的事情哪能記那么多。 “但聽他們那么一說,當(dāng)年我爹背著我把我送去人販子那里的畫面就止不住地浮現(xiàn)在腦子里,我就記得我家窮,孩子多,把我送出去能換一口袋米,夠家里面吃挺久吧。想到那些,我就控住不住哭了?!?/br> 小甲默默地揉揉小乙的頭。 小乙垂著頭,一只腳在地上劃拉,“特害怕現(xiàn)在的好日子是假的,如夢幻泡影……我患得患失了嘛,公子那么好,還有你一直照顧我,我覺得好沒用,啥都不會做。” 他賭氣地扭頭,“肯定早晚會被嫌棄 ?!?/br> “是啊?!睏罹煤鋈蛔吡诉^來。 小乙惶惶地抬起頭,張張嘴,憋紅了一張臉都沒發(fā)出半個字。 “傻了吧,哭哭啼啼、患得患失,我可是會討厭的哦,誰都不喜歡這樣的人,我喜歡開開心心、像只小八哥的小乙。”楊久微笑著看從自己穿越就跟著自己的兩個人,遙想當(dāng)初,他們兩個還覺得她就是個死人呢,“給我笑起來?!?/br> 小乙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公子不要嫌棄我,我肯定改。” 楊久笑著點頭,“不是改,是開心樂觀起來啦,積極向上的情緒才能帶來好事兒。” 轉(zhuǎn)身往廚房走,她看看今兒個吃什么。 以前最想要的就是田園生活,想象自己有個院子,種上喜歡的果蔬、種上許多向日葵,在櫻桃樹下擺著一張?zhí)梢?,坐在上頭看云卷云舒、日升日落……真正有了田才發(fā)現(xiàn),“草盛豆苗稀”的辛苦根本就沒有半點詩情畫意,陶淵明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真是豁達的情懷,他自己扛著鋤頭體會了辛勞后還有這樣悠然的心思真是了不起,楊久干完農(nóng)活后只想睡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