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學霸人生 第6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后媽養(yǎng)崽手冊、初綰云鬢、龍?zhí)铀芙^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yǎng)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
被從頭虐到尾的其他集訓隊成員看著老師的唉聲嘆氣,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還有點爽。 從集訓班回來,慕之云又回到了高三文科一班。 文科班的老師也挺吐血的——這個奧數金牌獲得者,每次都陰錯陽差錯過了月考,誰都不確定她的水平究竟怎么樣。 “數學肯定是沒問題……吧?”一班的班主任問數學老師,“但是其他科目都不能確定啊,要是萬一是個偏科生,這不是瞎耽誤功夫嘛!” 就連數學老師也只是很保守的搖搖頭,不確定的說:“常規(guī)的高考題和競賽題也有很大的區(qū)別,高考深度和難度雖然不如競賽題,但是題量大計算量多,她不考一次,我也拿不準啊?!?/br> 班主任又嘆一口氣:“你說好端端一個理科人才,瞎往文科鉆做什么,我還提心吊膽的,既擔心孩子耽誤了,又擔心把咱們班的平均分拉下去。” 要是這孩子真考砸,她反而成罪人了。 歷史老師笑:“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本來就是最自信又最任性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他們,浪費點時間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就知道后悔了,我當年也是?!?/br> 所有人又忍不住的點頭。 只有班主任,繼續(xù)覺得壓力山大,憂心不已。 高三一班的學生,對這個神出鬼沒,年紀還比他們小了一截的同學,倒沒什么太大感覺:這個班是附中高中部的文科重點班,大家都在緊張備戰(zhàn)即將到來的高考呢,誰還有功夫在乎一個從理科班轉過來的奧賽冠軍呢……這么說起來,還真是有點怪! 附中的競賽成績在京城的名校里排不上號,不過高考錄取率還可以,不能說是最一流的,但也能看,突然一個競賽生闖進文科班,真就跟鴿子群里混進了一只烏鴉,怎么看怎么不搭。 可就算不搭,緊張的高三復習也容不下他們想太多了。 慕之云依然坐在教室的最后面,一個靠窗的位置上,安安靜靜的看書。 系統(tǒng)任務刷到最后十套題,她已經明顯感覺力不從心——事實上,這些題目也是很有些變態(tài)的,第91套試卷上,慕之云甚至發(fā)現了兩道目前數學界的未解難題——也就是說,她為了完成任務,說不定還能順便創(chuàng)造歷史…… 慕之云覺得,她暫時距離這個水平還有點差距。 然后就開始倒回來刷一下文科類的書清清腦子。 其實她現在看的書,都是很早以前就背下來的。 那時候為了刷天賦點,慕之云硬背了不少書,絕大多數都是生吞活咽,以為懂了,可重新回過頭來看,又發(fā)現了不少以前沒有注意過的細節(jié)。 看起來,文科的關鍵在細節(jié)? 慕之云覺得,好像還是差了點什么。 這天,她又看起了一本文學書,先鋒文學,文字游戲,對高考來說算是閑書,之前看的時候,慕之云感覺就是無病呻吟文學青年的囈語。 重新看一遍……依然還是挺無聊的。 她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在午后的陽光下,昏昏欲睡。 文科一班的班主任一進教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幅歲月靜好的畫面——在一群背書做題,緊張得每個細胞都在扭曲的高三生里,一個理科生,抱著一本浪費時間的閑書,在打瞌睡…… 血壓都一下子沖高了! 班主任站在門口,努力的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后板著臉,輕輕推了一下慕之云。 慕之云恍然一下醒來,睜開眼睛,不明所以的看著班主任。 忍耐,努力忍耐。 “慕同學,明天開始就是這個月的月考,我希望你有時間,還是盡量參加這次考試,要是到時候覺得不合適,還有機會改志愿?!?/br> 慕之云壓根沒注意她后面那句話,還維持著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點頭:“月考?我好像是沒參加過,好的,我最近沒什么事,正好有時間參加一下?!?/br> 班主任嘴角抽搐了一下,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桌上那本《荒誕者的荒誕典禮》,覺得這個世界果真很荒誕。 她又用力努力忍耐了一下,終于還是忍耐不住,說:“慕同學,目前咱們最重要的任務還是高考,這些書,你完全可以放在暑假或者大學以后再去接觸?!?/br> “高考嗎?那個都是基礎題,沒問題的?!蹦街七€是迷迷糊糊的,但是依然很欠扁。 別說班主任了,就連邊上埋頭做題的高三生,也忍不住想沖過來打她。 班主任呵呵一笑:“高考也沒有這么簡單的……算了,你先試試月考,要是感覺力不從心,再轉理科班也來得及,我聽說你都拿到a大b大的保送資格了,實在沒必要浪費?!?/br> 聽到這句話,原本躍躍欲試想沖過來揍慕之云的學生,又很慫的忍耐了下來。 “等月考成績出來再說吧,要是這家伙沒考好,我非指她的鼻子狠狠嘲笑一通!”那個慫慫的學生默默想著,并感覺到一種阿q式的自我安慰的快樂。 第二天的月考,慕之云果然沒有缺席。 附中好歹也算一所名校,所以高三月考的試卷難度,向來是高于高考的——其中的度也需要出卷老師仔細掌握。 太難了肯定不行,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過于容易也不行,會讓學生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水平,甚至可能在最關鍵的復習期,因為松懈耽誤時間。 最好的高三月考試卷,是在保證難度的前提下,又不至于太拔高,最好就比高考試卷稍微難上那么一點點,又能完美吻合上這時候的復習進度。 問題是,就連高考試卷的難度都是飄忽不定的,想要控制好月考試卷的質量,也不是那么容易。 這次的月考試卷出得就稍微有點失敗——難題有點多了。 說起來,京城高中生考上好大學的幾率,向來可以引起全國其他地區(qū)高三生的強烈嫉妒,只不過,雖然享受了最好的待遇,誰還不想往更好的學校沖呢! 比如附中,一般而言,重點班的前五名都是有希望沖a大b大的,發(fā)揮稍微好些的年份,前十也不是沒有可能。 理論上雖然是這么說,但是具體到個人身上,誰又十拿九穩(wěn),今年一定能發(fā)揮正常呢? 文科一班的柳木木,就是這樣一個不太穩(wěn)定的第一名。 發(fā)揮好的時候,她的卷面成績能夠過700——滿分750,可時不時也有山體滑坡的時候,650分左右的成績,就并不足夠她穩(wěn)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同時選擇想讀的專業(yè)了。 比如這次月考,才考到第二門,她就感覺到了一種過山車下落般的痛苦。 這種成績不太穩(wěn)定的尖子生,多數原因都是心態(tài)不穩(wěn),考得好了什么分數都能爆出來,可要是在剛開始情緒不對,也同樣什么錯誤都敢犯。 都已經考到第三場的歷史了,她卻還在糾結第一場考的語文,覺得那篇作文題解得不太好,立意也不行,估計這一把就要扣一二十分。 一想到這些,柳木木只覺得抓心撓肺,連面前的試卷都無心看了。 她甚至對自己的高考都灰心喪氣起來,覺得肯定進不了自己想去的專業(yè)了,既然這樣,學其他的好像也都差不多,費這么大的勁干嗎呢? 她越想心態(tài)越崩,胡亂把剩下的題目畫完,就直接交卷了。 柳木木本來以為自己肯定是班上最早交卷的,沒想到才一出門,就碰到另一個人正靠在走廊上看書。 柳木木認出這人也是她們班上的,就是前段時間轉進來那個理科生,年紀不大,個頭比自己還矮了將近半個腦袋。 這個理科生好像是自己剛才胡思亂想的時候交的卷,柳木木想。 她剛才考試的時候,越想越覺得喪,可是才把考卷交上去,她又后悔了,覺得明明還能多得幾分的,卻又這么冒冒實實提早交卷了,也不知道這回又要往下掉多少名。 她心里糾結的厲害,經過那個理科生的時候,忍不住問:“你怎么這么早就交卷了?看的什么書呀?” 那個理科生抬起頭,把書的封面翻過來,給柳木木看了一眼。 ……還是本武俠小說。 柳木木對這人的心態(tài),都要羨慕瘋了!。 “你怎么還有時間看武俠小說呀?”她忍不住問理科生,“你這次考試考的怎么樣?” 理科生這回眼皮子都沒抬:“還行吧,都答出來了?!?/br> 看看看看,就連這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都透著一股瀟灑勁兒。 柳木木忽然就覺得自己悟了。 可不是嘛,你看這個剛轉來的理科生,對考試都能這么鎮(zhèn)定自若,只要都答出來了就覺得是勝利。 自己缺的就是這股子勁兒!答題答得不好有什么關系?分數差一點又有什么關系?這才月考呢,她犯得著這么早就開始著急嗎? 柳木木就是這種人,無時無刻都充滿了情緒化和戲劇化,喪起來感覺自己無可救藥,但要是高興起來,覺得被雷劈了都是件大好事。 她莫名其妙在理科生身上得到了激勵,瞬間精神振奮,昂首闊步準備下一場考試了。 慕之云還在低頭翻書,完全不知道剛才那個跟她搭話的人,心態(tài)發(fā)生了多么天翻地覆的轉變。 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關她屁事。 班主任倒是知道柳木木的問題,但也沒辦法。 事實上,高三班上情緒有問題的孩子不止她一個——柳木木頂多算是最典型的那個。 這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要從多個維度考驗考生的水平:無論是對知識掌握的水平,還是心態(tài)的調整能力,少了哪一個都沒辦法笑到最后。 這又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剛開始領跑的并不意味著是冠軍,但要是在前期就大幅度落后,也很難趕上了。 所以她才對著那個理科生頭疼的! 一個剛從初中升上來的孩子,高中的書都不知道看完沒有,要說憑著天賦異稟,在理科競賽里大放光芒,她信。 但要是說能輕輕松松應付文科的高考,她真是一點都不相信了。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文科就是死記硬背,不像理科那樣需要活學活用。 可但凡有點經驗的文科老師都知道,文科真正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淀和訓練。 單純的死記硬背也就能得到一點基礎分,想要得高分根本就不可能。 文科一班的班主任覺得,那個理科生十有八九也是準備靠著好記性打遍天下,她相信這次月考,肯定能夠好好的給那個理科生緊緊弦,最好能叫那孩子認清文科也沒有那么好學的,乖乖轉回理科班才好。 今年的高考是3 2,也就是語數外加上兩門,理科考的是物理化學,文科考的是政治歷史。 月考嚴格按照高考的課程設置和題量,就是時間上更緊湊一點,五門科目一天就考完了,考驗的就是學生對考試的適應能力。 當天晚上,所有的試卷就已經統(tǒng)一上交到各個老師手上,開始閱卷了。 文科一班的班主任,同時也是語文老師,首先就把那個理科生的卷子先翻了出來。 她倒要看看這個話說得沖天響的學生,究竟是什么水平。 這次語文試卷出得并不容易,閱讀理解和文言文都用了幾篇很生僻的文章,作文題也不太好寫,充滿了暗藏的陷阱。 習慣使然,她首先去看慕之云的作文。 字倒是不錯,不過內容嘛,也就一般。 班主任撇了撇嘴,覺得十分失望,但又不怎么意外。 文章的破題倒是沒問題,立意也不錯,就是寫得干巴巴的,沒什么真情實感——倒是挺符合語文老師對理科生的刻板印象。 要說特別差不至于,中規(guī)中矩的,但60分的滿分頂多也就給個45分,主要的扣分項還是在情感表達上,太死板,也沒什么新意。 給慕之云的作文打了分,班主任還在想:無論如何,還是要勸著她回理科班去,最好還是拿著保送名額乖乖進頂尖大學,又何必憑著這普普通通的水平,去搶一般大學的名額呢?實在太浪費了。 可是作文的十五分,是她在這張卷子上,唯一能扣的分數了。 基礎題沒有一絲錯誤,閱讀理解解答得完美無缺,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難的古文,也沒有一點紕漏。 班主任忽然想起來這個學生剛來自己班上的時候,信心滿滿一句話:“除了作文,其他應該都挺穩(wěn)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