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說到這里,顧繁星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他背手來回踱步,一想到百年前的那件事,他那雙眼角略微下垂的瞳眸里,便布滿了愁云。 “那還得從我飛升之后說起……” 許多名字鳳天天聽過容易忘,但故事梗概,她記了個全。 顧繁星飛升之后,便成了一位小小仙人。 管的事,其實也不大,他的主要職責在于輔佐他上頭那位就行了。 他上頭那位,倒是真真主管一方大事。 ——因果律。 但那位其實說是主管,也只是維持而已…… 天下因果何其之多? 如此重擔,并非一仙能左右的。 而顧繁星,在偶然機遇下,見到了明鏡臺上纏繞的因果。 無數(shù)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線纏繞著,比原本的天柱,還要粗碩上不少。 原本堅/挺的天柱在過于厚重的因果纏繞下,幾欲崩碎。 顧繁星這才知道,原來靈脈逐漸枯竭一事,對于天界,也是一樁煩心事。 不論是修者也好,仙人也罷,都需要靈氣。 而靈脈這些年的枯竭速度,比再生速度快上太多,別說下屆入不敷出,仙界也要拉緊褲腰帶修煉。 其中涉及到的各方勢力比較復雜,可對于沒站隊的顧繁星而言,事情其實很簡單。 仙界傳下去的名單,是真的或許會成魔的修者的名單。 這一點,顧繁星起碼以自己,得到了應證。 殺掉這些修者,的的確確,能短暫的削弱魔族的實力,遏制了瘴氣,從而緩解靈脈的枯竭。 可同時,殺掉這些潛在魔族的修者后,纏繞在明鏡臺上的因果,也又增加了一分。 如此行為,越是能緩解靈脈的枯竭,越是加重了因果。 可能成魔的修者,也越來越多。 明鏡臺傳下去的名單,也越來越長…… 一切不過是飲鴆止渴。 對于下屆是,對于仙界,又何嘗不是? 可若不再執(zhí)行,期中陣痛期要經歷多長時間,是否會導致仙界的覆滅,這誰都無法預測…… 于是明鏡臺的制度,也就此年復一年地執(zhí)行下去。 即便是維護因果律的仙人,也沒有膽子對此明鏡臺上勾勾纏纏了上千年的因果動手。 誰又能知道,他一旦動手,會不會令他自己也灰飛煙滅? 可顧繁星不懼。 他拿走了那位的四緣劍,和封印四緣劍的劍鞘。 只是四緣之劍,其形不定。 使用者是什么樣的,它便是什么樣的。 它在顧繁星的手中,劍鞘化作青燈,劍身化作橫刀。 可他卻無法冒著灰飛煙滅的后果,斬斷明鏡臺上纏繞的因果。 他被師父保護的因,他強行穿越界壁的因,或許還有明鏡臺上無數(shù)因果感知到了自己即將毀滅的因,在他下屆后,成了果,作用在他自己身上。 顧繁星承受不住這些強行扭轉的結果。 他在自己意識清醒之時,一點點,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變成了魔。 體內流動的靈氣令他承受灼燒之苦,而他不斷制造出的瘴氣,又將正璃峰上趕來幫他的修者,轉變成了不人不妖的怪物。 這最令顧繁星心痛。 最可怕的,是他的意識,也在逐漸變得像個魔一樣…… 一部分的他在大肆破壞著正璃峰,虐殺著正璃峰上的修者,另一部分的他,卻眼睜睜地看著,□□和精神都在飽受折磨,無能為力。 直到他被謝云淵和魏行止聯(lián)手殺死。 顧繁星這才覺得,自己終于從痛苦中解脫…… 可破壞明鏡臺的執(zhí)念,已經在無盡的折磨中,刻入他的腦海中。 四緣之劍不知何時,失去了蹤跡。 顧繁星深知,不論是仙界還是下屆,一定有人和他擁有相同的意志,只是他需要將他所經歷的一切,傳遞出去,讓對方不要再重蹈他的覆轍。 顧繁星最后的一點力量,并未用來保護自己。 甚至沒有保護自己的魂魄轉世。 他只用僅剩的靈氣,維持著自己一絲清醒的心魂,鉆進了青燈里,等待那個和他相同意志的修者出現(xiàn)。 現(xiàn)在,她出現(xiàn)了。 淺灰色的橫刀,不如說四緣之劍,橫亙在兩人中間。 顧繁星直視著鳳天天的眼。 一瞬間,多少情緒流轉。 顧繁星只是堅定道:“你,能拿起這把刀嗎?” 鳳天天一絲猶豫也無。 她抓起橫刀,道:“我能,這本就是我的刀!” 作者有話說: 鳳天天:仙界沒有騙人。 顧繁星:(點頭) 鳳天天:他們就是無能而已! 顧繁星:(點頭) …… 嗯?你等等。 新 第七十四章 鳳天天此話一出, 霸氣十足。 她從不是扭捏糾結之人,要想什么就去追求,想達成什么就去做。哪怕此物是她不該追求之物, 此人是她不該追求之人,此事是她無法完成之事。 顧繁星的力量,不知比她強大多少。 最最起碼, 他是已經飛升之人。 他頭頂那位維持因果律的上仙,也只能勉力維持, 就知道因果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斬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