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書迷正在閱讀:嗔言、[歷史同人]英雌養(yǎng)成手冊、得不到反派就成為反派、[綜漫同人]以警界吸血鬼之名卷死酒廠、帝庭春深、勇敢的師尊不懼表白、亞顏、小馡總真香打臉實錄、皇叔[女尊]、清穿之四福晉不愛種田
畢竟每個人的性情都不同,將來的路也不可能完全復制長輩的道路,所以不必照搬長輩的選擇。 一頓晚宴后,各自散去。 這一頓飯上,也是有了對亂葬崗一事的表態(tài)。 事發(fā)十天后,弘暉、弘昐、胤禎與李衛(wèi)都沒有后悔,哪怕康熙沒給正面評價,至今還冷著他們也無妨。 “目前情況大致便是如此?!?/br> 武拂衣在晚餐后找上胤禛,把實時發(fā)展告訴了他?!笆掳l(fā)十天了,現(xiàn)在你還認為皇上是有意渾水摸魚地試探?” 胤禛語氣肯定,“是的,我認為汗阿瑪就是借機觀察朝中眾人的傾向性。這才十天而已,你想想他對索額圖與明珠,就是耗時十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之所以沒說十年,因為康熙已經(jīng)五十歲了。 不敢說康熙還能有幾個十年。不是他不想父親健康,而是前頭的順治23歲死亡,皇太極也就活了51歲。 這話沒必要講。 胤禛提起另一點,“哪怕汗阿瑪不是試探,而是真心認為研究解剖學有錯,那也不能向他妥協(xié)。有的事認定是對的就要做,不能是墻頭草迎風倒。至少,我希望弘暉與弘昐能性情堅毅?!?/br> 武拂衣都明白,而持有相同觀點。 在某些事上得到康熙的認可固然好,得不到認同也不能妥協(xié),而該是要試圖改變他。 不過,這一回應該不必那么麻煩。 也信康熙是在搞試探,贊同胤禛的推論,順口調(diào)侃他。“你倒是沒提讓十四保持堅毅性格,怕他堅持于創(chuàng)作靈異般狗血故事嗎?” 胤禛一改剛才的運籌帷幄,端起茶杯,默默喝茶不說話了。 事發(fā)后不久,武拂衣就把所有前因都講給他聽了,包括十四去亂葬崗的真實動機,誓與蒲松齡一較高下。 對此,他只有一句。 讓武拂衣看住了胤禎,不開玩笑,這種離譜的真實動機絕不能讓康熙知道。 武拂衣眼看胤禛開啟回避模式,可不會讓他想不說話就不說話。 “禛半仙,你把老三猜得那么準,不如猜一猜別的?我認為皇上肯定知道理學院內(nèi)有《心血運動論》的半冊書,你說皇上會不會通過其他渠道早就讀過了?更有甚者,他偷偷摸摸主動編寫了一整套更全的解剖書?” 武拂衣先給出自己的判斷,“我覺得會。” 胤禛正要說什么,余光瞥見了置物架上的「大吃一鯨」珍珠豬仔。 心念一轉(zhuǎn),他放下了手中茶杯,語氣輕嘲。 “你可真敢想,真以為汗阿瑪和你一樣興趣愛好特別?他支持孩子們做什么,不等于本人也要親力親為,這些年任誰也沒看出汗阿瑪有這方面的舉動。” 武拂衣有被踩到,“什么叫做我興趣愛好特別?” “你能搞出這般造型奇異的禮物,難道還不是愛好特別?!?/br> 胤禛毫不遮掩指了指珍珠豬仔,似乎順理成章地說出賭局。 “要不賭一把。汗阿瑪?shù)脑囂娇傆衅谙?,之后總能待著機會問他有沒有編過解剖書。要是他沒有,我贏,你加送一件正常擺件;如果他有編寫,就是你贏了。大不了,就是我給你添一件禮品罷了?!?/br> 最后這一句,胤禛表示認輸送出禮品,他的語氣不能更勉強了。 武拂衣應得痛快,“好啊,那就賭一把?!?/br> 當結束談話離開時,她卻回頭多一眼緊閉的房門。 禛狐貍老謀深算,對于康熙的心思把握精準,真的認為康熙不會主動編寫解剖書嗎?有沒有說反話的可能性? 但可能嗎? 說反話,繞了一圈,最終結果也就是能制造一場明知會輸?shù)馁€局,這有什么意義呢? 武拂衣想到那個可能的答案,眼神一頓。 半晌沉默后,搖了搖頭,慢慢悠悠地踏步離開偏院。 一邊走,一邊仰望夜空。 五月初二,夜深已經(jīng)看不到月亮。繁星遍天,而每一顆星星都有自己的秘密。 * * 屋內(nèi)。 胤禛獨自一人,他打開了床頭柜的抽屜,在一摞厚厚公文的最下方抽取出一張紙。 這張紙不是公文,而是設計稿。 畫了一匹恣意奔騰的駿馬,是一個月前畫好的和田玉擺件設計圖,近期將適合雕刻的玉料也已經(jīng)準備好了。 今日賭局,早知必輸無疑。結果也就能理所當然地將駿馬擺件送給老鬼了。 費盡周折,故作無意,沒有理由。 如果非要給一個借口,就是讓武拂衣見識一下什么叫做審美正常的藝術品。 胤禛收好設計圖,起身戳了戳珍珠豬仔的鼻子,低聲自語。 “設計必輸?shù)馁€局,不存在其他的動機,只是想找個機會證明駿馬擺件能被做得很好看。就這么單純,你說是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 ?、賲⒖肌缎R怨艜未嗅t(yī)學解剖圖的立場》,作者·張樹劍 ———— 另,《存真圖》原本在戰(zhàn)亂中散佚,但是后來郡齋讀書志》、《藏府指掌圖》、《萬安方》等醫(yī)學典籍,整理復原了它。 —— 背景補充: 康熙叫巴多明編寫解剖圖,一做就是五年。 書成后,康熙對《欽定格體全錄》評價:“此乃特異之書,故不可與普通文籍等量觀之,亦不可任一般不學無術之輩濫讀此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