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魔界開飯館、重生后我綠了后媽np、龍傲天的惡毒師妹重生了、猜猜我是誰(futa)、程子汽水、[綜漫]幽靈偵探工藤君、[美娛同人]紅遍全球、[韓娛同人]First Love[BTS]、語冰(養(yǎng)父女骨科,1v1h)、渡心(校園 NPH)
這樣一臺破舊到隨時都會故障的機器,帶著一個人類的幼嬰,生活也注定是十分艱難的。 易鶴野對一些太早的細節(jié)沒有記憶,他只是后來聽貧民窟里的其他阿姨提起過。 他被mama剛抱回家的時候大概出生不到兩周,看起來皺巴巴的一團, 沒有人相信mama可以把他養(yǎng)活。 事實證明,mama確實不是一個好mama, 但是易鶴野的生命力卻真的很強。 他從嬰兒時期就不怎么愛哭,除非餓到不行, mama聽到孩子吭哧吭哧小聲抽泣, 才像是接到指令一般,給他喂四處借來的奶粉喝。 住在附近的阿姨告訴易鶴野,mama雖然不太看得懂孩子的狀態(tài),但卻又很懂怎么照顧孩子——大概是在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資料,她清楚什么階段的嬰幼兒最適合喝什么樣的奶粉,知道什么樣的蔬菜水果和主食最適合成長階段的孩子。 她每天都會擬一張易鶴野專用的菜單, 再把他放進自己的車斗里, 一邊照看他, 一邊帶著他到附近打工賺著孩子的伙食費。 易鶴野有記憶的時候, 就一直和mama在一起生活了。 他習(xí)慣mama所有的遲鈍、木訥、不通人情, 也習(xí)慣了機器固有的語言習(xí)慣、行為模式。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易鶴野也耳濡目染地活成了一個小機器人的模樣—— 他沒有接受過任何情感相關(guān)的教育,那些人類天生特有的本能,也在mama一次又一次不理解的反饋中被消磨殆盡了。 漸漸地,他忘記了哭和笑的意義,不知道喜歡和厭惡的區(qū)別,他把“餓了”叫作“能源不足”、把“生病”了叫作“發(fā)生故障”。 正常孩子四五歲就認識很多字,但他直到七歲才讀了mama給他從別人那里借來的書。 那本書上的字他一個都看不懂,旁邊比他小很多的小屁孩看見他窘迫的樣子,先是炫耀一般大聲讀出來這些字,然后就嘲笑他是傻子機器養(yǎng)出來的傻瓜。 這是大概是他第一次感覺到憤怒,那種屬于人類的情緒像是從胸口里爆燃起一簇火來,滾滾熱浪翻涌而上,完全不受控制。 他把那個小孩摁在地上,打掉了兩顆門牙,事后必然是被對方父親拎過去一頓暴打。 印象中mama也過去拉架了,結(jié)果被對方踹掉了一個輪子,母子倆一起被人扔到了門外。 后來mama回家,告訴他不應(yīng)該打人,但是來來回回也說不出個道理,易鶴野委屈地哭,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就給他泡了杯牛奶,說要去送他讀書。 因為這個糟糕的開始,易鶴野此后的閱讀能力,似乎一直就不太健全。他看不下去大段的文字,有些常用字看久了,也好像不認識了一般陌生。 他討厭讀書,這注定了他的學(xué)習(xí)生涯不會平坦,但真正給他帶來沖擊的是,直到他進入了學(xué)校,接觸到了同齡人,他才察覺到自己一直以來的成長環(huán)境,似乎和別人的不一樣。 放學(xué)時,易鶴野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易鶴野,你家機器人來接你了?!?/br> 每次易鶴野跟他們說“她是我mama”的時候,就會換來千奇百怪的反應(yīng)和回答。 “機器人怎么當(dāng)mama?”“我懂了,是你們家的保姆,對吧?”…… 在校園里,易鶴野近乎殘疾的情感能力也給他招惹了很多麻煩。 他讀不懂別人的情緒,說話也不會拐彎抹角,無形當(dāng)中得罪了很多同學(xué),遭到了很多嘲諷和攻擊。 同樣的,他也不會表達情緒——大部分的時候,他就像一個沒有感情的真空人,而一旦周遭的環(huán)境超出了他的承受閾值,那些屬于人類的情感,就會像決堤之水一般,完全不受控制地傾瀉而出。 打架、罵人、發(fā)脾氣,他的生活里似乎要么是空白一片的冷若冰霜,要么是防不勝防的突然爆發(fā)。 還有那折磨了他長達十年的測試,每次測試不合格之后,研究員們就會拿著相機圍著他瘋狂拍攝,留下證據(jù),以方便日后起訴使用。 ——所以易鶴野一直懼怕鏡頭,這樣被凝視的感覺一直都在提醒他,自己是個不合格的異類。 一次又一次的質(zhì)疑、一年又一年情感測試不合格的結(jié)果,讓易鶴野的性格達到了極度的暴躁與自卑,為了不再被欺負挨打,他開始鍛煉身體,為了通過考試,他甚至主動學(xué)習(xí)起人類感情進行自救。 可甚至他的自救辦法都不太像是個人類——由于錯過了學(xué)習(xí)表達與理解的最佳時期,他學(xué)習(xí)感情的過程,都像是個成年人學(xué)習(xí)一門外語一樣吃力。 他沒有辦法像別人一樣,靠著“感覺”去判斷,他只能像是學(xué)習(xí)“語法”一樣,把人的面部表情拆解成很多的組成部分——面部肌rou走向、眉型高低、眼瞼的暴露程度、嘴角的方向…… 他在一遍遍錯誤中進行總結(jié),在別人已經(jīng)考上名校、大展宏圖的功夫,他還在試圖理解對方講話的深層含義。 但哪怕是這樣反復(fù)學(xué)習(xí),在他以為自己已經(jīng)跟正常人沒有區(qū)別的當(dāng)下,他還是差點沒能通過人類的基本考試。 易鶴野把手機抱在懷里,想到了這些,眼眶開始發(fā)熱、泛酸。 被一個機器人養(yǎng)大,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他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想過,如果沒有被mama收留就好了,如果當(dāng)初就讓他死在外面,似乎一切也就不會有這么糟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