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8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早在問過五兒子前段時間都在做什么,以及那些悄悄潛入文山知府家,將府里人都控制住的人,都問過他們,后來便將他們放走的消息后,宋太師就已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文山府遭遇雪災,呈到朝廷的奏報中,寫得頭頭是道,文山府的官員謹遵朝廷的政令,做好一切防寒御災準備,除了一些房屋損失,沒有出現(xiàn)人員傷亡,失去房屋的百姓都已得到妥善安置等。 宋太師信以為真,覺得這是難得的大功一件,正示意自己的門生故交幫忙造勢,借此機會讓他的五兒子嶄露頭臉,只是宮里還一直沒有表態(tài)。 卻沒料到,先迎接他的卻是五兒子的家眷狼狽回京的消息,讓他迅速意識到情況不對。 得知他的五兒子一家,早在五天前,就已被直接悄無聲息的潛入他們府上的人帶走,剩下這些家眷與家丁仆人也都被看管起來后,他就知道這是出了大事。 所以宋太師在感覺到大禍臨頭后,才會顧不上在人前給繼妻留面子。 只是還沒等他想好該怎么解決這場危機,上面就已雷霆出擊,直接派人圍住宋府,對他們宋府進行查抄。 此刻看著大步邁入廳中的崔景懷,宋太師沒有起身,也不像迅速聚集到他身邊的家人般,面露驚慌無措。 “崔大人,不知老夫這是犯了什么錯,竟然如此勞動你們九門提督府?宮里可有明旨示下?” 崔景懷拱拱手道,“下官見過老太師,九門提督府奉命查案,難免多有失禮,還請老太師多見諒!” 宋太師聽到這話,就知道形勢比他預想中的還要糟糕,縱觀這崔景懷接掌九門提督府后,每次奉命督辦的案件,無一不是牽連甚廣的大案、要案,從無失手。 更重要的是這人只一心為上效忠,六親不認,九門提督府上下,也被他給徹底梳理整治了一番,從上到下都變得特別滑頭。 別人給的好處全都收下,讓辦的事一概不理,發(fā)現(xiàn)這些兵油子的德性后,也就沒人再往他們身上費勁。 這也就使得九門提督府的人一出動,從不留情,更不存在什么被包庇、通融的可能。 宋太師扶著拐杖站起身,臉色肅然的開口道。 “老夫要進宮面見圣上,就算要調查我宋氏,也該是大理寺奉命調查才對,崔大人就這么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上門抄家,恐怕有違國法章程?!?/br> 大理寺雖在年初時,也被宮里整治了一番,中上層官員被撤換掉大半,但是對于像宋太師這等在朝堂上的根基深厚之人而言,落在大理寺,遠比落在九門提督手中的結局好。 崔景懷不以為意地隨口回答道。 “老太師可能還不知道,令公子宋進明,任文山知府期間,貪圖享樂、欺君罔上,導致文山府上下共有五十三人喪生于雪災之中,現(xiàn)已交由大理寺審查?!?/br> “查抄宋家的旨意,已在朝堂上公布,宋侍郎等出身于宋氏家族的官吏,都已被當場下獄,貴府之所以沒有及時得到消息,是因一切調查早已開始?!?/br> 聽到這話,一直故作鎮(zhèn)定的宋太師再也強撐不下去,一口熱血噴了出來,面如死灰地癱坐在椅子上。 他怎么也沒想到,因自己一時的貪心與偏心,聽信繼妻的慫恿,給五兒子運作一個知府之位后,竟將他們宋氏全族送上末路。 而且是在距離京城不遠文山府,他以為有自己派人從旁看著,肯定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結果出的卻五十多條人命,欺君罔上,無不都是罪不可赦,會牽連全族乃至親族的重罪。 “老爺、老爺,您這是怎么了?請?zhí)t(yī),快請?zhí)t(yī)!” 崔景懷神情淡漠地看著這一幕,“以貴府這情況,太醫(yī)是肯定不便請了,不過我們來時,帶的有備不時之需要的大夫,就請他為老太師診治一番吧?!?/br> 宋老夫人滿面怒色地瞪著崔文景。 “我家老爺不僅是先帝朝的閣老,還曾教導輔佐過當今陛下,陛下仁慈,一定會派太醫(yī)前來為我們老爺診治?!?/br> 聽到這話,跟在崔景懷身后林進志瞬間嗤笑出聲。 “老夫人莫不知道,隨著皇家療養(yǎng)院開始營業(yè)后,太醫(yī)們就不再出診了?老太師雖非尋常人,恐怕也無法再請動太醫(yī)們隨時到家里出診了吧,您請放心,我們大人請來的是京城名醫(yī),醫(yī)術水平絕對值得信賴?!?/br> 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只有價格出得到位,才能在上值時間之外出診,再不像過去般隨叫隨到。 宋老太師心里清楚,越是在這個關鍵時期,他越不能倒下,所以他推開身邊人,努力坐直身體道。 “老夫要見皇上,還請崔大人幫忙派人通稟一下?!?/br> 崔景懷臉色沉重地回道。 “對于文山府因官員辦事不力,沒有及時做好應對雪災的準備,導致百姓傷亡慘重一事,陛下深感愧疚,為哀悼雪災中喪生的百姓,現(xiàn)已宣布罷朝三日,宮中素食三日,期間不接見任何大臣!” 而辦事不力,該為這場禍事負首責的官員,正是他宋太師的兒子,這位宋太師常在朝堂上引經據(jù)典,張口閉口都是圣賢之言,端著老資歷訓誡皇上。 誰能想到他宋氏一族竟然有今天,只因向來老謀深算的宋老太師算錯了自己的兒子,將個草包安排到一府知府的位置上,闖下這滔天大禍后,不思該如何及時補救,竟然直接犯下最致命,也最不容抵賴的欺君大罪。 第九十九章 聽說皇上要罷朝三天, 而且是三天都不接見外臣,宋太師頓覺頭腦發(fā)暈,身上都有些虛軟無力。 以九門提督府的辦事效率,三天后, 估計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他再也沒有機會翻盤。 “我兒犯事, 理該由大理寺受理,崔大人這般做,也太擅權了吧?” 崔景懷知道對方是在打什么主意, 似笑非笑地看著他道。 “皇上之所以命本官受理此案,本是為了照顧宋太師的情緒, 才會拒絕讓郭寺卿親自帶人查抄宋府, 既然太師對此有異議,一再提出質疑,辜負皇上的一番心意,本官就成全太師吧?!?/br> 說著, 崔景懷就向旁邊點頭示意了一下, 林進志快速往廳外跑去。 新上任的大理寺卿郭風遠,名義上是前御林衛(wèi)的副統(tǒng)領, 實際上卻是暗衛(wèi)營出身,也曾是崔景懷卸任暗衛(wèi)首領前,給何殊推薦接掌暗衛(wèi)營首領的候選人之一。 崔景懷則在隨后悠閑的坐到一旁,笑著道, “希望宋太師見了郭大人后,莫要太受刺激才是?!?/br> 對方那明顯是幸災樂禍, 看戲不怕臺高的模樣, 讓宋太師莫名感到情況有些不妙, 隱約意識到自己的堅持,似乎并非上策。 只是還沒等到他問自己出心中的疑惑,被從宋府其他院內,相繼拘過來的姨娘、兒媳與子孫們充滿驚恐的哭訴聲所掩蓋。 崔景懷早就見慣這種場景,對這些從前活得錦衣玉食,日后將會變得連粗茶淡飯都很難混上的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心。 因為比起那些因他們而死傷的人,能讓他們有機會活著贖罪,就算是皇上開恩。 幾乎是在宋家這些人的情緒稍平復,廳內嘈雜的聲音稍減輕些的同時,就見大理寺卿郭風遠神情淡漠地走了進來,跟在他身后的林進志則扶著一個頭戴帷帽,身材矮瘦的身影。 “本官就知道,郭寺卿肯定就在附近,不愿錯過宋府的這場熱鬧?!?/br> 從沒在人前笑過的郭風遠下意識笑了下,雖然那笑容看起來有些僵硬,好像是在強顏歡笑。 可是與其共事多年的崔景懷很確定,這絕對是他的這位同僚自打進入暗衛(wèi)營后,最開心,笑容也最發(fā)自內心的一次。 “還是崔大人了解下官,多年夙愿得償,下官怎能錯過?!?/br> 宋太師驚疑不定地看著郭風遠,“郭寺卿此話何意?老夫分明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br> “宋修品,你這陰狠歹毒的小人,我娘家郭氏供你讀書入仕,你卻派人放火燒殺妻兒,奪我郭氏家財,還試圖踩著我與鋒兒的尸骨上位,幸好老天有眼,沒讓我們母子如你所愿,身死當場,讓你這畜生不如的惡行,總算有了可昭示天下的一日!” 充滿刻骨仇恨的沙啞聲音,仿佛是由索命的厲鬼發(fā)出,聽得讓人心中發(fā)顫。 宋老太師騰然坐直身體,不敢置信地看著被郭風遠側身扶到前面的身影,身體忍不住哆嗦。 “你……你是誰?” 郭風遠目光冰冷地看向對方,“宋太師,這是家母郭宛平,也正是你當年為求娶高門貴女,想要設計燒死在別莊中的那位結發(fā)之妻,更是你自詡深情,裝模作樣地在火燒別莊后,一心求死,時常于人前掛在嘴邊緬懷的原配?!?/br> 宋太師不敢置信地瞪大雙眼,宋老夫人則是不敢置信地看著丈夫。 她當年曾是被譽為京城第一美人的高門貴女,之所以愿意下嫁給宋太師這個當時剛在京中嶄露頭角,卻無家世可依的喪妻小官。 皆因她聽說了對方與發(fā)妻情深意重的事跡,知道對方在妻兒死后,傷心到想要當場與妻兒一同死去的舉動,大受感動,開始對其生出一些好奇。 后來看到過他寫的那些思念妻兒的詩詞,更加認定對方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兩人因意外相識而有所接觸后,感受到對方的細心體貼,以及對前妻的深情厚誼,才會不顧家人的反對,棄一眾年輕俊杰于不顧,選擇嫁給對方。 兩人成親后的幾十年,宋太師官運亨通,一路晉升為閣臣,深受先帝的器重,門生遍布朝野上下,權勢極大,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宋氏全族也跟著發(fā)達。 外面有無數(shù)人羨慕宋老夫人昔日挑夫婿的眼光,宋老夫人也對此感到頗為自得。 因為她的娘家雖因參與奪嫡而敗落,她的丈夫卻沒想著要與她娘家劃清界限,而是不辭辛苦地為之周旋,向先帝求情,讓她娘家沒有落得慘遭流放發(fā)配的下場。 在她看來,這些都能證實自己當年沒有看錯人,她的丈夫確實是重情重義之士。 可是郭風遠這個大理寺卿的話,還有這個婦人的話,所透露出的某些殘酷真相,讓她實在不敢相信。 郭風遠淡漠的目光掃過這對夫妻,將他們的反應盡收眼底,他對宋老夫人并無惡感,在他看來,那不過是另一個受害者而已。 而他再開口,說出去的話,卻讓宋太師瞬間破防。 “宋太師可能會很好奇,為什么我們母子沒有死在你的算計之下,下官不妨告訴你這里面的真相,因為你是先帝有心豢養(yǎng)的惡狗,而我們母子,則是先帝派人救下,準備用來對付你的后手?!?/br> 這又是一個讓宋太師不敢也不愿相信的真相,他試圖厲聲制止。 “你……你給我住口!這是栽贓、這是誣陷!” 他這輩子費盡心機爭名奪利,就算宋家因他的兒子不爭氣,從而敗落,宋太師也不希望自己辛苦維持一輩子的名聲,就這么化為云煙,只剩下惡名。 可是郭風遠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在暗衛(wèi)營接受那些殘酷訓練時,他就是靠著這股執(zhí)著,才能堅持下去。 做夢都盼著能為自己母子申冤的這一天,郭風遠現(xiàn)在怎么可能會聽他的。 “是不是栽贓、陷害,宋太師心里比誰都清楚,要不是你這頭惡犬確實聽話,先帝指誰你就咬誰,連你費盡心思攀附上后,確實給你提供許多幫扶的岳家也不放過,我們母子早就被帶到朝堂上,戳穿你在世人面前,編織出的那些假象了?!?/br> 聽出這段話中再次透露出的巨大信息量,宋老夫人感到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恨不得暈死過后,醒來后,別人告訴她,這一切都只是她的噩夢。 可是郭風遠卻又接著道,“你給自己的繼室下藥,讓她承受成親數(shù)年沒有生子的壓力,在你面前變得越來越謹小慎微,再裝作不忍讓她承受壓力的樣子,接受她的好意,心安理得的納妾生子,這種心機,連先帝知道后,都說佩服?!?/br> 努力穩(wěn)住心神的宋老夫人看著自己的丈夫,不愿錯過對方的每一個反應。 “老爺,你告訴我,他說的這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她過去所擁有的讓人羨慕的一切,她這一生,豈不是活成了笑話,還連累了她的娘家,所以此刻的宋老夫人比宋太師更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 可是宋老太師沒有回答她的話,而是看著郭風遠搖頭道。 “不可能,先帝向來以誠待我,不可能會這么待我!” 先帝對他的大力提拔與信重,是宋太師這輩子最大的驕傲與底氣,他實在不愿相信先帝與他君臣相得的那些年里,其實還一直防著他。 而且準備的還是這么殘忍,能將他置于死地,將他努力一輩子才獲得的一切,都付諸東流,還遺臭萬年的后手。 他這仿佛受到莫大刺激與委屈的反應,讓一旁的崔景懷有些看不下去。 “哈哈,宋太師不會這么天真吧,您可是侍奉了先帝一輩子,對他老人家還不了解嗎,折在您手上的王公貴族可不少,里面不乏先帝的那些皇子,您憑什么例外呢?” 郭風遠嘲諷地看著對方,點頭道,“是啊,總不能只允許你將別人算計到死,還要踩著別人的尸骨刷名聲,卻不允許你效忠了一輩子的人,也算計你吧。” 宋老夫人死死地盯著對方,“所以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宋運林,你從一開始就盯上我的娘家,算計我的一輩子?” 曾經那光鮮而又驕傲的明媚少女時代,早已被宋老夫人封塵在記憶中。 每當她覺得自己的生活不該活得如此謹小慎微,活成她當年最看不上,只知對丈夫唯唯諾諾的無知婦人模樣時,她就會安慰自己,能嫁給重情重義宋運林,是她的幸運。 而讓她變成這副模樣的原因,就是她成親數(shù)年無孕,宋運林不僅沒有埋怨她,還總安慰她、體諒她,想方設法地哄她開心,一再拒絕她要求其納妾的提議。 她實在感動,回娘家時,總會說起丈夫對她的體貼與寬容,所以本來不贊成她嫁給宋運林的娘家人,不僅接受了這樁親事,還對宋運林多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