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63節(jié)
不過烏鞮侯很有分寸,沒有讓族人放開手大肆劫掠。 他需要大商的長期進貢,而不是一兩日的溫飽,如果因大肆劫掠把商人逼急了,反而不美。 那姬鮮當真有些能耐,能看出諸侯與紂王的不合,土方趁機南下,反而成了第三方得益者。 烏鞮侯淡淡問道:“那紂王是要送妻子,還是要進貢?” 土方小兵道:“進貢,締結(jié)盟約。” 烏鞮侯又問道:“何人為使?” “紂王親至。” 烏鞮侯驚疑一聲,笑道:“頗有些膽氣,他帶了幾人?” “一人?!?/br> “一個人?” 烏鞮侯手里的匕首猛地插入羊羔之中,插的極深,雙眼微瞇,道:“紂王如此,我也不能弱了氣勢,自當親往,不帶一人?!?/br> 烏鞮侯撩開門簾,騎上白馬,便往會盟之地行去。 子受也正牽著馬慢悠悠的走去。 土方將士看著這高矮差距,不由得心里暗笑,堂堂大商之主,為了表示自己的勢弱,連馬都不敢騎。 朝歌城中也都得了消息,守軍匯聚在南門。 他們看著會盟的一幕,看著牽馬而行的紂王,很是揪心,心底無比渴望沖出去殺一陣。 子受很淡定,又不會騎馬,還能有什么辦法? 不牽著難道扛著? 兩人相遇了。 “土方首領(lǐng)烏鞮侯見過商王?!?/br> 烏鞮侯的話語聽起來還有些禮貌,但樣子卻狂的沒邊。 馬都沒下,根本沒拿正眼相看。 子受沒回話。 他在糾結(jié)稱謂,是喊土方首領(lǐng)還是直呼其名? 怎么喊都覺得有點奇怪。 烏鞮侯見狀下馬,紂王懦弱如此,一聲不吭,大氣都不敢出,這樣的人,也就憑著先祖蔭護,才能坐擁中原大地。 不禁更加瞧不起。 他又想起姬鮮所說紂王的一系列荒誕行為,在心里一陣嗤笑。 封禪? 管你是皇是帝,今天都得乖乖給老子簽下進貢盟約! 烏鞮侯占據(jù)主動,翻身下馬,仰著頭,鼻子翹的老高,微微后仰:“商王可有帶盟約?” “這是自然。” 子受拿出一方錦帛,上面按照土方的要求,寫下了每年贈送土方、幫助盟友過冬的物資數(shù)額。 烏鞮侯不認字兒,但大致形狀還是能看懂,琢磨了半天,覺得應該沒什么問題。 隨后他道:“商王慷慨,感激不盡,既已有盟約,這便按照我等習俗,斬白馬為誓,天地為鑒!” 烏鞮侯笑著抽出腰刀,對著身邊的白馬一捅,以碗接住馬血,一飲而盡。 隨后,他看向子受身邊的白馬。 喝血? 下不了口。 馬首在子受身上蹭了蹭。 別說喝血了,這匹馬是和龍吉一起騎過的,都不舍得殺。 子受拿著盟約,沉聲道:“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朕行封禪之禮,當知天下之大義,應混為一,昔有夏、虞,今有強商……” 烏鞮侯不屑,強商?這時候還逞強死要面子! 子受繼續(xù)道:“雖有盟約,然土方慘毒行于民,大惡通于天,朕當將義兵誅之,斬首懸頭于槁市之間,以示萬里……” “明犯強商者,雖遠必誅!” 嘶啦一聲,一陣怪力將錦帛撕毀。 烏鞮侯皺眉:“你敢背盟?我這便帶領(lǐng)大軍……” 子受默然不語,趁機太阿劍出鞘,一劍斬首。 背盟?違背道義? 我昏君啊! 背個盟怎么了?違背道義又怎么了? 天地為鑒? 我不信這個的。 …… 第82章 必誅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作戰(zhàn),成功穩(wěn)定局勢,為發(fā)展經(jīng)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 澶淵之盟被宋儒吹爆,認為是一種勝利,結(jié)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zhàn)爭,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朝歌之盟…… 這盟不能結(jié),結(jié)了要出事,那些忠心梗梗的大臣們肯定會對結(jié)盟的負面影響閉口不談,反而大肆宣揚朝歌之盟既能積蓄力量,又能促進和平。 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子受果斷背盟。 單方面背棄盟約肯定要挨罵,更過分的是結(jié)盟的時候直接把對方首領(lǐng)給砍了,天理何在?道義何在? 子受是不信這些,但耐不住別人信,出宮采買必被指指點點。 這個時候,無論是土方騎兵還是城內(nèi)城外的商軍,都呆呆看著烏鞮侯的無頭身軀無力倒下。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帶領(lǐng)土方崛起,逼迫商王就范的烏鞮侯,就這么死在……結(jié)盟之中? 這……紂王怎能做出這種事情? 已經(jīng)斬白馬起誓,他就不怕遭天譴嗎? 每個土方軍士,腦海都呆呆的升起這個念頭,一時間竟不知該干什么。 哪怕崇侯虎早有準備,猜到結(jié)盟之中紂王可能突然發(fā)難,撕毀盟約,然后趁著土方騎兵沒有足夠的沖鋒距離,進行拼死一搏。 但他完全沒想到,紂王敢直接把土方首領(lǐng)給殺了。 無信者,暴也,背盟還有得說道說道,直接殺人…… 崇侯虎知道,殺了烏鞮侯,商軍勝算大增,但紂王也洗不白了,昏庸至極,不講道義。 他萬萬沒想到,紂王敢為了大商社稷,敢為了不讓百官將士受辱,而背負難以洗刷的罵名。 他知道紂王忍辱負重,可諸侯不知,諸侯領(lǐng)地中的百姓不知。 崇侯虎此刻動作也完全停頓住了,心旌動搖的看著眼前一幕。 果然,一切都是紂王的計劃,連逃跑的方式都安排好了,殺了烏鞮侯之后立即上馬,爬伏在馬背上,減少被箭矢射中的可能,盡快回到己方陣中。 風聲繚亂,吹的子受有些睜不開眼,果然還是得找時間練練騎術(shù),雖是勉強上了馬,但他真的不會騎,只能盡力抓住馬鬃,有種隨時都要掉下去的感覺,心驚膽戰(zhàn)。 這樣子在眾人眼里看來一定很狼狽,也算是件好事。 烏鞮侯之死所帶來的停頓,似乎很長,又似乎很短。 很快,每個土方將士的喉嚨中,便爆發(fā)出撕心裂肺的怒吼。 烏黎單臂高舉,十萬土方騎兵全都怒吼著沖向紂王,要殺了他為首領(lǐng)報仇,要將烏鞮侯的……無頭尸體帶回。 沒辦法,烏鞮侯的頭顱被子受順腳踢進淇河,大概率找不著。 土方騎兵開始動了! 崇侯虎猛地驚醒,他也得行動了! “此陛下之計也,我等速速支援陛下,殲滅土方!” 崇侯虎大吼道,聞仲迅速指揮御林軍與近衛(wèi)出動。 晁雷、晁田領(lǐng)著一百馬尾上拴著樹枝、蘆葦?shù)挠周?,往來奔跑,沖起漫天塵土。 這是崇侯虎前夜將紂王心思告訴聞仲后,聞仲所設(shè)計出來以防萬一的計策。 樹枝與蘆葦在地面上劃拉,沖起漫天煙塵,土方難以摸清虛實,本在沖鋒的騎兵們,略有停頓,臥槽,對面有這么多人? 疑兵之計,奏效! 聞仲也沒想到,紂王竟然愿意為大商社稷,為不辱先祖,做到這種地步。 “殺!” 這才是自己的夫君! 黃貴妃早已披掛上陣,心中暗喜。 她策馬走到陣列前,目光橫掃士兵,英姿颯爽:“將士們,蠻夷前來,要搶我們的妻女,殺我們的家人,陛下英武斬殺敵酋,爾等可愿隨我上陣,為陛下而戰(zhàn),為大商而戰(zhàn),殺敗土方,建功立業(yè)!” 士兵紛紛應著,呼聲震天:“愿為大商而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