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yǎng)王妹 第58節(jié)
她愛惜珍品,對瓷器更是精通,見是如今坊市上難以買到的罕見瓷器,頓感心疼。 令婉聽內(nèi)室傳來的隱隱罵聲。 “事到如今你們還要瞞著我?” 常令婉眼皮顫了顫,捏著春鴛的手示意她停住。 她倚在窗邊聽著里頭書房內(nèi)幾人的話。 常岱冷靜的嗓音,卻是承認道:“我瞞了你一些事.......” 常尚書年輕時候也是俊美之姿,否則李氏不會看上他,如今這把年紀(jì)的男人留著胡須,總不如年輕時俊朗。 但常岱比起旁的中年男子,容貌仍是罕見的拔高了許多。 他此時被妻子質(zhì)問,仍能風(fēng)度翩翩的撫須,“本想打聽到確切消息才告訴你,免得叫你白高興一場,不想你這般快就得到了消息?是哪個婢子說給你聽的?” 李氏靜靜看他一眼,“如今別攀扯旁人,我只問你話!” 常禎夾在吵架的父母間頗為無奈,只能在一旁見縫插針勸慰李氏道:“阿母,這回真是確切的好消息。昨日兒子派去的人來報,meimei當(dāng)年流落河間后是被郗氏收留帶去了朔州,如今還在人世......” 常令婉只聽了這一句,當(dāng)即心神大震。 她當(dāng)最近府邸間怪異呢?兄長成日不著家,父親也是來去匆匆。 原來,竟是那位六meimei有消息了? 六meimei丟了太多年,府上又從不曾提起過她,是以便是素來記性好的令婉也不大記得那位meimei了。 只依稀記得一些。 ——六meimei依稀是個生的極白,格外圓潤的小胖子。 六meimei是母親所出,據(jù)說出生時生的很晚,生下來就不如她與兄長般聰明,便是連學(xué)說話也學(xué)的慢。 常令婉想起幼時,奶娘便告訴過她,讓她務(wù)必要讓著六meimei,只因為六meimei才是母親生的,而她不是。 常令婉繼續(xù)聽了幾句,只是后面李氏哭泣的聲音掩蓋了不少,說的斷斷續(xù)續(xù)她聽不真切。 依稀是哭訴六meimei的遭遇—— *** 紙終歸是包不住火,且陣仗鬧得大,府上隔日便有許多人知曉了此事。 翌日,老夫人院中。 李氏不在,令容與二房夫人,二少夫人皆在。 一群人也正是說起此事來。 常祖母執(zhí)著帕子不由得抹著眼淚,替她那從沒見過一面的孫女流淚:“真是可憐見的,我這個當(dāng)祖母的是一回都沒見過,這些年我也不敢問關(guān)于那孩子半句,只怕問了心中難過。” 李氏為人和善,往日中與二房夫人這對妯娌關(guān)系理的好,今日二房夫人一聽,倒有幾分真心實意的歡喜。 她嘆了聲,“誰又不難過呢?大哥兒那般俊朗的面貌,他的嫡親妹子能差哪兒去了?只怕是生的粉雕玉琢童女下凡來的,是以挫折多了些,好在如今是有好消息回來?!?/br>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定要叫那受盡苦難的孩子早日帶回來才是?!倍糠蛉诵跣跄钸丁?/br> 語罷,她稍看眼坐在老夫人手邊的常令婉。 常令婉為人溫婉并不喜奢華,可到底是年輕的小娘子,身上衣裳喜歡滿繡,前胸裙尾皆是密密麻麻的繡品。只怕是許多繡娘不眠不休許多時日才繡好的。 十八歲的貴女,長眉妙目,櫻唇點朱,姿態(tài)溫婉大方又不失冷傲。 微微垂眸喝著雨后龍井,這數(shù)十兩銀子才得幾兩的好茶,常令婉喝來也是不喜,只小抿一口便放回案上,再不喝第二口。 便是連宋氏見狀也不由地感慨起來,一人一個命。 meimei只怕是為奴為婢說不準(zhǔn)還為妾為妓,吃盡了苦楚。 這大姑娘卻是常府里金尊玉貴養(yǎng)大的一朵嬌花,且運到極好,因著嫡妹走丟的緣故,這些年得到了大嫂大伯甚至老夫人的所有偏愛。 十八歲的姑娘了,不愿意成婚只喜歡琴棋書畫,老夫人反倒是樂呵呵說自己孫女是個視權(quán)勢富貴為塵土的才女。 常令容也隨著她的嫡母在一旁偷偷看自己這位大堂姐。 眼看無人說話,令容佯裝童言童語,“六jiejie若是被尋回來該往哪個院子里???若是離我的和大jiejie的院子近,我們?nèi)蘸笠材軙r常一道來給祖母請安了?!?/br> 誰不知,府上風(fēng)景最秀麗,修繕最精巧豪奢的玉清漪是常令婉占著的? 那處本是老夫人膝下唯一嫡出姑母的院落,常府世家大族自然是極注重嫡庶,定是要留給府上嫡小姐的,奈何后來府上沒有嫡女,便是大jiejie住了進去。 原以為大jiejie出嫁后說不準(zhǔn)她還能搬過去住上幾年,不成想這大jiejie名滿上京,提親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卻沒有一個郎君入了她的眼。 如今好了,大伯母親生女兒回來了,這位大jiejie還有幾分往日的得寵? 老夫人聞言倒是一怔,許也是想到這個問題,她慢吞吞道:“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等你六jiejie真尋回來再說,后院不是還有幾個院子空著的么,到時候自然不會委屈了她。” 老夫人許是有些話要私下與幾個媳婦兒說,便叫未出閣的姑娘們先回去。 令婉自能猜到祖母會說些什么。 老夫人最是重名聲,怕是擔(dān)憂六meimei這些年的經(jīng)歷,敗壞了聲名罷? 想來也是,才三歲多就丟了,被高門大戶撿了回去,這也僅是說的好聽,只怕該是為奴為婢去了。 說不準(zhǔn)已經(jīng)被主子發(fā)嫁了也不一定...... 令婉忽的想起記憶中六meimei的那張臉,那般可愛嘴甜的孩子,如今只怕已經(jīng)不知被磋磨成什么模樣。 無怪乎她這般揣測。 士族都重規(guī)矩,何況規(guī)矩嚴(yán)謹,家規(guī)足有數(shù)千條叫士族都為之膽顫的天水郗氏? 天水郗氏人丁單薄,且多不在上京任職,常氏更是同郗氏沒有姻親關(guān)系。 縱然如此,郗氏在上京從無人敢小覷。 因嫡支便是那位權(quán)傾朝野的燕王。 郗氏這等的一等門閥,像六meimei這般沿途撿來充當(dāng)婢女的孩子,便是僥幸得入府也不可能留在府內(nèi)伺候主子的。 許是送去別院伺候那些上不得臺面的偏房,亦或放在外院做些粗活。 日后到了年紀(jì)便會被隨便許配給家奴小廝,生出來的兒女都會是賤籍,小小年紀(jì)就要學(xué)著伺候主子。 最好的下場,便是憑著不差的容貌,被高門大戶老爺少爺納了當(dāng)妾吧? 不不不,規(guī)矩嚴(yán)苛的士族誰會納一個奴籍為妾的?只怕是當(dāng)做沒有身份的通房女姬,隨意轉(zhuǎn)贈其他賓客罷了。 無論如何說來都有幾分臟了耳朵,常令婉嘆息了聲不再想這些腌臜事。 她心中郁悶難受,為的是方才二房叔母說的那句話,什么叫阿兄的嫡親妹子? 看來在她眼里,自己始終不是....... 那位不知如今還在何處的六meimei才是。 近來令婉心中本就郁悶憂愁,一件兩件事都撞了上來,惹得她煩心。 回到正屋,丫鬟春鴛便忍不住朝她抱怨起來。 “聽老夫人今日的話音,老奶奶倒還是向著您的,便是六姑娘真找回來也萬萬不會越過您去??梢艺f老夫人也是糊涂了,誰知六姑娘這些年究竟如何過的?怎能同您,令容姑娘住一道?還不如偷偷贈些銀兩叫她衣食無憂便罷了,真找回來日后只怕連累您的名聲!” 常令婉渾不在意,她神情帶著絲絲憐憫:“我自是不在意這些名聲,左右是我親meimei,怎么忍心看她流落在外?” 語罷又是嘆了口氣,“最不濟,六meimei算來算去也該是滿了十六了,若是真不濟成了婚,郎子太過粗魯沒有德行,命人使她們和離便是,常家的姑娘總不愁嫁的。” 春鴛急道:“我的姑娘啊,就是您良善萬事為旁人考慮,您也不想想,那般小的年紀(jì)就丟了,便是接回來這名聲又該有多差?若是與那些家奴小廝成了婚有了孩子,那可該如何是好?咱們家可是常氏,您能容忍有一個血統(tǒng)骯臟的外甥不成?日后叫小主子有那般的表兄弟都招人恥笑!” 常令婉以帕掩面罵她:“春鴛你閉嘴,越發(fā)沒大沒??!說的什么渾話!” 作者有話說: 阿兄:小孩兒日后可別哭鬧說阿兄瞞著你,阿兄告訴過你的,你自己不信。 大家喜歡的認親劇情已經(jīng)來到了,后期打臉反派肯定爽就行了! ps.大年三十最新章評論區(qū)給大家發(fā)紅包哈~ 第45章 曲終 八月中旬是晉陵長公主壽誕。 當(dāng)朝有規(guī)矩, 若是父母健在,壽辰便只是隨意擺上幾桌席罷了。 晉陵長公主便是如此,仁壽宮的太后還健在, 是以往年這般的壽辰長公主極少設(shè)宴。 今年也不過是擺了幾桌席面罷了。 晉陵長公主是先帝嫡女,又是燕王太妃, 一層層的身份疊加起來, 如今宮里的皇后也過得不如她隨心所欲,誰也不敢小覷這位孀居的公主。 是以此次壽誕雖是小辦, 上京的許多達官顯貴仍不敢耽擱,一大早便遞上壽禮往燕王府上送去。 壽宴當(dāng)日, 席面皆擺設(shè)在后院的瀛閣之中, 瀛閣往后便引入了一內(nèi)湖,內(nèi)湖頗大, 占地約莫有三余畝, 上可游船。 四下風(fēng)景更是暗香疏影美不勝收。 來得早的賓客有人登船去了, 有人便在亭外戲臺子邊上聽?wèi)颉?/br> 瓏月在花廳前見到氣色頗好的潯陽公主與那位仍是不改靦腆天真的孫三姑娘,她歡喜上前迎了過去。 “潯陽公主與孫三姑娘怎么一道兒來了?” 潯陽命侍女去登記壽品,她今日不復(fù)以往的素凈,許是為了叫過壽的晉陵長公主看著歡喜,穿的一身椒褐紅的花錦裙。 約莫是悲戚已過, 潯陽連眉眼間都透出往日沒有的鎮(zhèn)定從容來, 倒還真有幾分一國公主的瑰儀。 她朝瓏月和聲笑起,“瞧你每日四處出府去瘋, 卻偏偏這些消息總是比旁人知曉晚了許多。前日宮中便下了旨孫三姑娘下個月該成我五嫂了, 這幾日她在宮中跟著嬤嬤學(xué)規(guī)矩, 我來自然要帶著她來, 提前叫晉陵姑母看看?!?/br> 語罷, 潯陽又將身后一道而來的孫三姑娘往前推了推,“我這五嫂一路念叨了許久的你,說上回與你聊的來呢。怎么你與她二人如今見到面了反倒不好意思上前說話?” 孫三姑娘有些羞赧無措,一張仍顯稚嫩的面容,粉通通的腮,哪里像是一個即將出嫁的新嫁娘。 三人說說笑笑,倒是聊得歡快。 侍女們帶著她們?nèi)死@過樓臺水榭,邁上高廊往后邊的瀛閣而去。 瓏月帶著兩人輕車熟路去到亭間,給亭中倚寶榻而坐的晉陵長公主請安。 晉陵長公主并未與瓏月說話,只與來看望她的潯陽公主說話,姑侄二人以往看著感情一般,潯陽要和親時沒見晉陵長公主為她說一句好話,如今二人倒是親切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