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初領俸銀
二丫再是不情愿,也只得打點起精神幫楊浩整理行裝。 楊浩也是不舍,無奈這是他生為楊家人的責任,便安慰二丫,自己會謹慎小心,到時打上幾場漂漂亮亮的仗,給她長長臉。 二丫又能如何,只笑道:一定要多聽聽眾人的意見,不要莽撞行事!也不要擔心家里,她會好好孝敬老人,把家里照管的好好的。 因為之前二丫曾嘆息上次楊浩出征及回城時,她都沒能看到,楊浩便特意在齋香樓包下一間房來讓她在那里相送。 二丫到了那日真是萬般后悔自己當初的多嘴。因為臨行前一夜,楊浩也沒個饜足直折騰了一夜,楊浩清早倒是神清氣爽地去了朝堂,只留她癱在床上,實在是不想起來,可想到不知他何日才會回來,又不想他拂了他的好意,這才勉強掙扎著起來,見天色不早,她向婆婆說了一聲,急急來到齋香樓。 許是因為這次不到敵軍壓境的地步,所以楊浩只帶了些隨從便趕出城去。 二丫站在窗前看著楊浩騎馬經(jīng)過,楊浩也抬頭看著窗前的人兒,卻因身在馬上,電卷風馳,只一眨眼工夫便奔出老遠,二丫只管癡癡看著楊浩的背影,直到一陣秋風吹來,輕輕卷起她手中的帕,她才倏然回神,卻見那帕飄飄墜到樓下,掉落在行人身上。 早有小丫頭跑了下去,恰巧那行人也進了齋香樓,小丫頭見那人氣宇不凡。不敢小覷,忙上前施禮低聲道:“見過這位大爺,剛才您可是撿到一方帕?” 那人只管笑瞇瞇看著她道:“方才確實是撿到一方,難不成是你掉的?” 小丫頭看那人笑得好看。不覺看得呆了。與那人一起的幾人便笑道:“五公,快還了她吧,別難為一個小丫頭。定是她家jiejie們掉的。你是京城誰家的?” 原來那撿到帕的人,正是瑞王府的五公莊簡澤。他本與友人約在齋香樓,沒想到走到樓下時,卻有一方素帕恰好落在他的肩上,心中暗道有些意思。 倒是眾人見那帕并無特色,樸素得很,估計是小戶女掉落的。也不由打趣他今天定有艷福,不知是哪家小娘看上他,這才遺帕留情。 果然甫一進門,就有個小丫頭來索要。 小丫頭見問,忙道:“我家是忠義侯府的!還請大爺把帕還了奴婢?!?/br> 眾人都愣了一下。這可不是他們能隨意調(diào)笑的人家。莊簡澤想起今日是楊浩出發(fā)的日,心頭一動,笑道:“原來是忠義侯府,真是失敬!失敬!手帕原物奉還!” 莊簡澤說罷,便自袖里摸出方錦帕來,遞給小丫頭。小丫頭伸手接了帕,又施禮道謝,忙上樓去復命。 小紅接過小丫頭遞過來的帕,笑容便凝結在臉上。少夫人不喜用錦帕。除非出門做客,否則她都是用素棉的,今日因只是自家在此一坐,故少夫人用的是素帕,或許是那人拿錯了! 小紅便帶著那個小丫頭一起下了樓,詢問掌柜的剛才的客人在何處。掌柜的早就被人打了招呼。忙道:“沒留意,或許走了吧!” 小紅也沒了主意,便又上樓去,走到二丫跟前,把錦帕的事悄悄說了。二丫接過來看一眼,果然是男之物,定是哪個浪蕩兒撿了她的帕,有了那該死的想頭了。 她又細想了自己的帕,只是在細棉布上裁下,邊角處繡了幾朵小花,并無任何印記,便是路人拾了也只當是尋常小門戶之女丟的,便是拿出來也不會被人想到自己身上,倒是不妨事。 二丫又細問小丫頭,是否報了自家的門戶。 那小丫頭雖不知道帕被人換了,也知定是有不妥的地方。她也是個機靈的,當時不過是為了震懾一下那人,便自報家門,如今見少夫人一臉凝重地問道,忙回答道不曾說出府里的名號。 二丫點點頭,實在是找不回來也只能作罷,幸好不曾讓人知道自己是哪家的,那帕又不值什么,說不定他見無甚趣味,便丟開了。 雖然那浪蕩兒可惡,平白戲耍人,這錦帕卻是留不得,也不好私下里毀去,免得讓那人以為自家收下了呢。 小紅把帕交給大堂,只道小丫頭在門口撿到的,若有人來尋,只管給了他就是,不必多說。 萬兒也知此事不好聲張,便對二丫悄聲笑勸道:“說句真格的,那個帕在外人眼中,也就是小丫頭或不講穿的丫頭媳婦才用的,旁人再不會想到會是主們用的。” 二丫看著小紅上來只笑了笑,就怕有心人看出端倪來,但愿那人真的出了店。 小丫頭領錯了帕都不自知,可見定是主身邊的大丫頭或媳婦的,偏小紅下樓去又跑來了找自己討主意,若是個聰明的,定會想到那個帕就是自己這個主的。 偏這種事又不好聲張,便是仗勢去搜身,未必就一定能找出來,畢竟是那么好掖藏的物件。 卻說那眾人見五公偷梁換柱,心中知道定是五公舊態(tài)復萌,想尋些樂,不過仍是小心勸他,大戶人家的大丫頭也是整日關在家里,沒那么好勾引,何況又是忠義侯府里的,真沒必要去招惹。 莊簡澤邪魅一笑,只招呼著人去了房間,他自己做在窗前,恰好看到大堂里的一切。 當那個大丫頭出來時,他尚還不敢斷定,但看到她手足無措地上了樓,不多時再把綿帕交給柜上,他便心下了然。 世間哪個女不在自己用的帕上下足了工夫,總拿最好的綾羅綢緞做帕,恨不能用金絲銀線繡上最精致細密的花卉,而且還要費盡心思地熏了香,這位世夫人倒是返璞歸真,或者是果然風華絕代不須用這些來取悅于夫婿! 因為齋香樓的酒菜極佳,有時也會有些女眷來此品嘗,所以齋香樓在旁邊另修了一道門,只供女往來。 莊簡澤見時候差不多,便喚來掌柜的,問那個大丫頭是如何交代的。 掌柜的忙道:“那位小大姐說,這帕是她們的一個小丫頭在大堂里撿到的,便放到小的這里,如有人問起,便還了就是?!?/br> 莊簡澤笑道:“正好,我的一方錦帕才剛找不到,你拿來讓我看看!方才那個大丫頭是誰家的,也好讓我當面道謝。” 掌柜的忙陪笑道:“具體是哪家倒是不好說,左不過是大戶人家的,五爺以后也未必會遇得的上,況且那家也走了?!?/br> 倒是個乖覺的,莊簡澤已經(jīng)印證了猜測,便收好帕,不再為難掌柜。 自楊浩走后,二丫只覺得心中空蕩蕩的,有種說不出的凄然,尤其是夜里一個人孤零零躺在床上,越發(fā)的懷念與楊浩二人嬉鬧的情景。 如此好幾日,二丫才勉強打起精神頭來侍奉公婆。幸好忠義侯夫婦也體諒她少年夫妻乍一離別,自然心情不佳,只讓她好生照顧自己,不用急著上來侍奉他們。 二丫好容易把心情梳理好,就有一件讓她開心的事發(fā)生:朝廷的俸祿發(fā)了下來。 侯爺?shù)哪曩菏俏迩?,侯夫人與世俱是三千兩,做為世夫人的二丫年俸則是一千兩。另外,忠義侯又是輔國將軍,楊浩在外領兵打仗,則又另有俸銀。 因為朝廷是按春秋兩季來發(fā)俸,所以此次只發(fā)一半,等明年春季再發(fā)另一半。 二丫在前世因是誥命夫人倒也領過俸銀,一年不過一二百兩罷了,如今看到自己什么事也不做,憑白拿了這些銀,倒是抵得上朝中一二品大員的俸銀了,幸好他們還有祿米,不然二丫更是心虛的很。 二丫又是心虛又是興奮,這銀自己要拿出些來孝敬祖母等長輩,再給楊浩買點東西,或者哪天空了讓人買了米面去散給窮人 二丫籌劃到大半夜,才想起這銀并不在自己手中,一早就歸到總賬里去了,不過這樣也好,這府里的下人們也算是花到了自己的銀,以后若是再敢不敬自己,自己也能理直氣壯地教訓他們了。 第二日,二丫頂著兩個黑眼圈來到婆婆房中。 楊夫人見她兩眼猶是明亮亮的,以她對兒媳的了解,自然明白二丫此時的心情,故笑道:“咱們內(nèi)宅婦人于朝廷百姓毫無寸功,卻白白拿了這些銀,我倒是有些心虛,故每當發(fā)下祿銀,都會拿出一些來去寺庵里做些功德,以酬謝上天的厚愛?!?/br> 二丫聽婆婆這話正合了自己心意,忙道:“兒媳也正想這個事呢!不知母親往常去拿個寺里,這次兒媳陪著您一起去,一來酬謝神佛,二則也為我們爺祈福!” 楊夫人見二丫這段時日為了楊浩出征之事神情有些郁郁,便想讓她好好放松一下,于是笑道:“凡事有你呢,我就不跑這一趟了。倒是該問問親家可要一起去,你也趁著好好玩一天,這樣的機會不多。你到那日為浩兒請尊菩薩來,以后天冷了出去也不方面,倒是在家里一心給他祈福,也便宜些?!?/br> 自準備嫁給楊浩那一天起,她便想到這一日。所謂人言可畏,在楊浩出征期間,她更該關緊門戶,也省卻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二丫忙笑著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