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元帕事發(fā)
圣上聞言眼睛一亮,卻又搖頭道:“如今能做一宮主位的人,皆有自己的宮室,如何調(diào)她去呢?” “這也不難,圣上可以挑個老實本分的采女,暫升了她的位份,調(diào)到麗春閣就是了?!?/br>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圣上動了心,忙回到麗春閣,征詢李淑妍的意思。 圣上認為,若是抬舉了其他宮里的采女,同居一處,李淑妍少不得立規(guī)矩,整日不得自在,倒不如抬舉麗春閣的宮女,仍是以李淑妍為主。 李淑妍無奈,只得同意。 宮里的人,李淑妍自認目前還無法掌控她們,這人選便只在自己的兩個婢女中挑選。 平心而論,李淑妍更傾向于單純又忠心的寇兒。但經(jīng)過反復(fù)思量后,她選了鶯兒。 鶯兒在圣上面前做的那些小動作,李淑妍也是有所覺察的,看圣上反應(yīng),似也不屑于要她,且她年紀與自己相仿,不再年輕了,以后更不會得圣寵。如此一來,她為了后半生過得好,必會緊緊巴著自己才行。 寇兒則不同。她向來是個單純的,又一心忠于自己,對圣上并不怎么熱絡(luò),圣上反而對她高看一眼。 雖然她此時盡忠自己,但時間長了,為了圣寵,未必不會與自己反目成仇,且她又是豆蔻年華,雖不如自己美貌,卻勝在青春逼人。最后自己不僅少了一個忠仆,還多了個情敵。 與圣上議定后,李淑妍分別找了鶯寇二婢談心。 對鶯兒道:二人要同心協(xié)力扶養(yǎng)六皇,以后在宮中互為臂膀。 對寇兒則道:不忍她活潑性,生生葬于宮中,以后有機會。還是要將她嫁入官家,一夫一妻的生活才有滋味。 鶯兒自然喜之不禁,連聲道:要與小姐共進步,自己一輩都盡忠于小姐。 寇兒聽了,也道一切悉聽小姐安排,但想到當日圣上,如天神一般救了自己,心里不由悵然若失。 過不幾日。鶯兒被安排侍了寢, 第 273 章 中到太手中了。 于是李淑妍便小心勸說圣上:不要意氣用事,自己早前就說過,只過圣上能許她母二人,相陪圣上一生,沒有名份了心甘情愿。 圣上嘆口氣,不是他不想回歸朝政,他閑得時間太長了,倒是真有些膩味了,只是現(xiàn)在沒有臺階給他下啊,只能找機會了。 轉(zhuǎn)眼過了年,就到了春天,為保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糧食豐收,沒僅老百姓要祭春神,朝廷每年也要由圣上主持祭春神。 所以圣上的機會來了。在大臣的再三勸說下,圣上終于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當然為防節(jié)外生枝,圣上沒有再提立李淑妍為昭儀之事。 自此圣上也上朝處理政務(wù),但此時他也樂呵不起來。 半年的時間不算長,可也足夠眾人養(yǎng)成了不再一味依賴圣上的習(xí)慣。 一些事情,大家先自己斟酌著辦理,拿不準的就交于太辦理,太辦理不了的再呈給圣上,如今太也基本歷練出來,等閑用不到去麻煩圣上。 圣上愈發(fā)覺得沒趣,更加沉溺于后宮玩樂。 忠義侯府則忙活著小公周歲宴。二丫看著兒也抓了一柄小木槍,不由暗嘆:果是將門出身,以后又是個讓人cao心的。 到了第二日,忠義侯府便收到楊家父特從邊關(guān)送來的禮物。 原來,此時東臨國原國主已經(jīng)回到國都,換成燕王四處逃亡。 燕王心中大悔,直恨當年不該將楊浩放虎歸山!知他非平庸之輩,卻沒想到竟是自己的克星。 若論起來,燕王比平庸的東臨國王要英明許多,奈何一來是名不正言不順,眾臣對原國主的忠君之心,根深蒂固,一時難以根除,見風(fēng)就發(fā)。 二來則是,東臨國主雖平庸,卻也是個寬和的,對于眾臣拉幫結(jié)派,汲汲茍茍,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眾人在他手中討飯,總比在精明的燕王手下要活得輕松得多。 楊浩在信中言道:只要東臨國主穩(wěn)定了大局,大齊便可撤軍回來,多不過一年的時間。 二丫心情激蕩,也就是說不到一年時間,楊浩便會回京,二丫心里暗自祈禱楊浩早日平安歸來。 此時,宮里又出了風(fēng)波,李淑妍撞到圣上與鶯兒在自己床上歡愛,氣得上前打罵鶯兒,于是李淑妍元帕造假一事,便被成了金御女的鶯兒揭了出來。 話說那日柳美人好一頓冷嘲熱諷,鶯兒的心里的委屈也越發(fā)如滾雪球一般,大有控制不住的趨勢。 若她仍是個宮女也就罷了,便是小心伺候李淑妍一輩,也不敢有一絲反抗。 但她偏偏運氣好就成了正七品的御女,那可是位比縣令的品級啊,這遠遠超出當日身為奴婢的她,暢想未來成為姑爺妾室的遠大理想,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