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81節(jié)
怪不得楊彥會連夜過來見白衍。 反應過來后。 “你小子!” 白裕看向白衍,開口嘆息一句。 白裕清楚,伴隨著白衍回咸陽,面見嬴政后,沒多久,楊端和得到賞賜的消息。 這事情定會被宦官以及王宮守衛(wèi)知曉,傳出去,那世人都會知曉,是白衍在嬴政面前說好話! 楊氏定會感激白衍,外加上白衍對楊彥有救命之恩的事情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誰都清楚日后白氏與楊氏的關系,定會牢牢穩(wěn)固。 王上也不例外。 如此一來,王上明知道楊氏會感激白衍,在這樣的情況下…… 王上還打算讓楊端和老將軍任雁門郡守! 想到這里。 就是白裕,心里都有些復雜,看向年紀輕輕的白衍。 王上到底有多信任這小子啊! 這一刻,為秦國戎馬十余載、開疆拓土,奪城攻地的白裕,都毫不掩飾眼中的眼熱、心中的羨慕、向往。 如今回想雁門掠賣一事,想起白衍那不近人情,得罪無數人的做法,白裕心中再也沒有一句話可說。 “楊彥將軍,坐!” 白裕望見白衍聽到自己的聲音后,望過來,白裕沒有理會白衍,而是轉過頭,讓身為賓客的楊彥入座。 楊彥連忙拱手輯禮,感謝一番。 伴隨幾人再次入坐。 夜色中。 在白裕的府邸內,書房之中的眾人,在燭燈下閑談著。 因為擔任的王命尚未下達,而且事情很可能還有變數,故而楊彥囑咐這件事情眼下還不能傳出去,對此白伯等人自然能理解,并且再三保證不會傳出去。 就連白伯都清楚。 從擔任郡守的消息看,外加上此前詔令之中,王上提及讓楊端和老將軍去邯鄲。 這顯然是王上特地準備在邯鄲下令。 若是眼下傳出去被其他士族、官員得知,恐怕楊端和將軍就會遇上重重阻力。 早已盯上雁門郡守官職的朝中大臣,以及這些大臣背后的士族勢力,都會想辦法阻撓。 更別說看到楊氏與白氏交好后,想要白衍死的那些諸多官員、將軍、士族,又怎會愿意看到與白衍交好的楊端和老將軍,重掌大權。 小半個時辰后。 因為是深夜,楊彥便起身告辭,不想多做打擾。 離開前,楊彥不斷囑咐明日楊氏酒宴,希望白裕將軍、白伯、白巖能一同到場。 到時候不管有何話,眾人都可以在酒宴上,一邊喝酒觀舞,一邊交談。 “伯兄、仲兄、白衍,你們在這里,吾送楊彥將軍離開府?。 ?/br> 白裕見楊彥要離開,起身對著眾人說道。 “叔父!” 白衍見到楊彥離開,正準備拱手,打算告辭。 然而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白裕堵住。 “等一會,你伯父還有事情要交代你!” 白裕說完,看了白衍一眼,隨后便轉身,不顧楊彥的阻攔,堅持要送楊彥離開。 見狀。 白衍是哭笑不得,看著白裕把楊彥送出書房,轉過頭看向白伯、白巖。 書房內。 白伯與白巖互相對視一眼,此刻二人的目光中,都有些無奈。 在楊彥沒來之前,在沒有見到白衍之前,連同白裕在內,所有白氏成年的族人,都聚平陽白府之中商議過雁門一事。 不曾想。 如今的確是見到白衍,但此前楊彥尚未到來之前,白衍的那番話,以及楊彥到來后,發(fā)生的事情。 別說白裕,就是白伯與白衍,都能清楚的感覺到,也親眼‘見’到,如今王上到底有多信任白衍。 在這樣的情況下。 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 “二位伯父,不知有何事?” 白衍的聲音讓白伯與白巖離開思緒,望著一臉好奇的白衍。 白伯想了想,轉頭看向白巖。 “仲弟,你說吧!” 白伯開口說道。 白伯清楚,涉及白衍的事情,還是由仲巖說最好。 看著緊閉的書房大門,白巖聽到長兄的話,點了點頭,隨后轉頭看向白衍。 “此前雁門一事,賢侄你沒有書信通知白氏,事后白氏四處樹敵,于是父親決定,通過胡進的關系,拉攏馮氏!” 白巖說道這里,便看到白衍點點頭。 “這件事情路過藍田大營,白衍已經從司馬興將軍哪里得知?!?/br> 白衍說道。 對于白氏書信去上郡的事情,司馬興提過,故而白衍沒有意外。 然而接下來的話,卻讓白衍有些始料不及。 “馮去疾大人已經同意,但前提是,白氏與馮氏聯(lián)姻!” 白巖說道。 隨后在白衍的目光中,白巖把當初的事情說出來。 如今馮去疾已經是上郡郡守,若是再想往上,便是左右丞相,然而秦國朝堂內,楚系勢力最為龐大,昌平君之后,廷尉李斯同樣也虎視眈眈。 外加上駐守其他郡的大臣、將軍,以及王綰、尉繚等人。 馮去疾想要在那么多勢力以及大臣之中,從上郡調回,擔任秦國丞相,那么就需要盟友。 而憑借白衍、白裕的白氏,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白仲便是看清這一點,便命人書信,一封給胡進,一封給馮去疾。 最終書信數次后,馮去疾的確是答應下來,不過要求就是白氏與馮氏聯(lián)姻。 起初馮去疾是要求將一個孫女,嫁給白衍為妻,白氏拒絕商議后,馮去疾退一步,要求把白君竹許配給馮氏馮敬或者馮代,最終白氏提出,由白伯長子白平,娶馮劫之女馮卉為妻。 馮去疾后面也同意下來。 “那時候連父親都有些不解,為何馮大人會答應,如今想來,那時候的馮大人,恐怕也已經看清,你在雁門處決秦軍將領背后的意圖?!?/br> 白伯這時候突然說了一句,滿是感慨。 知道的事情越多,白伯越是感嘆,若非白衍親自解釋,他與仲弟、叔弟皆蒙在鼓里,然而那時候馮去疾的妥協(xié),無疑是已經看清白衍背后的意圖。 若非如此。 馮去疾恐怕也不會答應得那么爽快,五大夫馮毋擇的兩子,不可能沒有聽過在咸陽、雍城都有美名的白氏白君竹。 博古通今,知曉律令的白君竹,馮氏不可能不想要這樣一個兒媳。 書房內。 白衍聽完白伯的話,想到當初在上郡見過的馮去疾。 那時候馮去疾待他便多有善意,而聽到白伯的話,白衍也猜測,恐怕馮去疾在上郡,已經把一切看清楚。 “馮氏與白氏能聯(lián)姻,自然是最好!” 白衍看向白伯,隨后看向白巖。 白氏已經與楊氏結交,若是再加上馮氏,有這樣的關系在,有人想要動白氏之人,也難以撼動。 不過這件事情為何要如此嚴肅的告訴自己? 白衍有些疑惑,想起方才白伯與白巖的神情。 書房內。 白巖與白伯見到白衍的眼神,想了想,既然說清楚事情后,便把話攤開。 “賢侄,你可知曉為何白氏不愿意把君竹許配給馮氏?” 白伯看著白衍,輕聲問道。 白巖在一旁,看著白衍,其實心中也滿是無奈。 當初若不悔婚,今日何來如此多的事端! 但同樣的,白巖也清楚,不管是自己,還是父親、長兄、白裕、白季,甚至是母親以及其他族人。 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時候若是不向白衍開口,日后便再無機會。 曾經所有人不愿意把白君竹許配給白衍,是因為鄒氏已經覆滅,沒有背景的鄒興所有人都不看好。 然而如今年紀輕輕的白衍,已經是秦國將領,爵位亦是將爵,更深受嬴政的寵信。 對于白氏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