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472節(jié)
由于嬴政在,酒宴上雖是歡聲笑語,卻也不敢大聲。 畢竟誰都擔心無意間打斷嬴政的話。 一起喝幾杯酒之后。 “上將軍!” 嬴政想了想,隨后看向王翦。 聽到嬴政開口,這時候所有將領都不由得把目光從舞姬的身上,轉頭看向嬴政。 舞姬雖美,但在座的每一個人,家中不何嘗都圈養(yǎng)有美妻嬌妾,白衍盡管是一個例外,不過暴氏雖說不是白衍的美妻嬌妾,但在美貌上,卻遠超柴、宴茂,甚至是王翦府邸的那些美人。 反正比起舞姬美色,眾人心中還是有些抵抗力,家中美妾雖不善舞,但也是美人不是。 眼下還是王上的話更重要。 “王上!” 王翦見到嬴政看向自己,連忙微微側身,對著跪坐在木桌后的嬴政輯禮。 在王翦疑惑的目光下,嬴政眉宇微皺,面露思索。 “上將軍滅趙之后,寡人此前曾在咸陽,詢問百官,如何對待北方月氏與匈奴,百官皆有各自之言,眼下恰逢在此,上將軍又是秦國大將,為大秦南征北戰(zhàn),寡人想聽聽上將軍之言?!?/br> 嬴政輕聲問道:“上將軍是如何看待北方?” 嬴政說完后,便靜靜的等待王翦的回答。 此前在嬴政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困擾,那便是如何除掉北方憂患。 畢竟北方月氏與匈奴突然停止交戰(zhàn),雙方罷兵。 對于秦國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好事,若月氏、匈奴與秦國一直相安無事還好,但萬一趁著秦國發(fā)兵攻伐其他諸侯國之時,月氏與匈奴南下,到時勢必會讓秦國受制于人。 北方可不同于中原,中原地勢有山脈河流阻攔,北方皆是草原,而月氏與匈奴皆善馬戰(zhàn),若趁著秦國與其他諸國交戰(zhàn),非劫掠而突襲南下,秦國勢必會有危險。 此前就因此事,在咸陽城王宮商討。 結果是文武百官爭論不休,各抒己見。 如今剛好在白衍這里,嬴政想要聽聽王翦的意見,畢竟王翦乃百戰(zhàn)之帥,無論閱歷還是格局見解,都遠非常人可比肩,此前不在咸陽王宮,沒有參與商討,眼下自然是要問問。 “北方?” “匈奴!月氏!” 柴、宴茂、寇壯等人鐵騎將領,聽到嬴政的話,紛紛看向彼此,輕聲呢喃。 此刻宴茂等人全都收起心神,腦海里思索著有關于匈奴與月氏的事情。 另一邊。 白衍聽到嬴政的問題,也側頭看向正在思考的王翦。 此刻白衍心中也是十分好奇,王翦是如何看待北方的勢力。 對于北方,白衍心中自然清楚,甚至可以說,比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未來北方會是什么樣子。 別看如今北方只有月氏、匈奴、東胡這三個大的族群,但其他小族群數(shù)不勝數(shù),類似鮮卑、樓煩、柔然、烏桓、夫余、肅慎…… 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 北方的部落對于中原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滅不絕,即使滅掉匈奴與月氏,依舊還會衍生出其他氏族的游牧族群,依舊會有更遙遠的游牧部落過來頂替月氏與匈奴。 這是千百年后恒古不變的歷史痕跡。 眼下看著王翦。 白衍很好奇,像王翦這般,見識淵博的秦國老將軍,會是如何看待北方。 片刻后。 在白衍的目光下。 “回王上,微臣以為,如今我秦國滅趙,無論是月氏,還是匈奴,都無法對我秦國構成威脅,然月氏與匈奴之間,依舊須采取離間之道?!?/br> 王翦對著嬴政抬起手,緩緩說出自己的看法。 白衍聽到王翦的回答后,清楚王翦這是在告訴嬴政,秦國當務之急,依舊是平定中原其他諸侯國,并非是向北方出兵。 轉頭看向緩緩點頭的嬴政,白衍有些好奇。 也不知道此刻的嬴政,是否有想到長城。 不過好奇歸好奇,眼下白衍肯定不會開口詢問,也不會貿(mào)然出聲,萬一給嬴政一種賣弄才學的感覺,可就弄巧成拙。 更何況像萬里長城這般,影響整個中原的工程,白衍絕不敢主動提出來,否則日后誰都說不準會是什么下場。 想到這里,白衍收回目光。 對于王翦方才那句,對秦國無法構成威脅。 這句話讓白衍清楚,即使是王翦,依舊還是被時代束縛住。 別說日后會逐步強大起來的月氏,就是眼下看著被李牧、被秦軍驅趕的匈奴,誰都不會想到,當秦國滅掉趙國之后,伴隨著秦國疆域遼闊,占據(jù)整個北方,日后匈奴也會因為秦國的強大,而被迫強大團結起來。 彼時匈奴便會是中原大患! 匈奴南下劫掠之時,不亞于天災,即使是一統(tǒng)之后的中原,面對北方強大的匈奴帝國,依舊不敢輕舉妄動。 眼下,即使是王翦不會想到,嬴政也不會想到,其他所有人都不會想到日后匈奴帝國會強大。 正如同后世歷史之中,面對強大的匈奴帝國,即使是那些君王,誰也不會相信匈奴帝國日后會滅亡一樣。 所有人都會被眼前所看到、聽到的時代,而被蒙蔽。 “王上,月氏與匈奴都是游牧部落,無論男女老幼,皆善乘騎馬戰(zhàn),我秦國鐵騎雖是驍勇善戰(zhàn),然馬戰(zhàn)之人,遠不及月氏、匈奴,加之北方地勢平緩,一望無際,稍有不慎便會迷路,亦或者中伏?!?/br> 王翦看向嬴政,拱手道:“王上若是想出兵月氏、匈奴,微臣以為,恐至少需要一支不下二十萬的鐵騎,方才能有把握取勝?!?/br> 正堂內(nèi)。 柴、宴茂等所有鐵騎將領,聽到王翦的話全都傻眼,錯愕的看向彼此。 二十萬鐵騎! 想到這個數(shù)字。這別說秦國,就是加上魏燕齊楚,全加在一起,恐怕都拿不出二十萬鐵騎。 而且其他諸侯國,也根本不可能會幫助秦國對付月氏、匈奴,不在背后捅刀子就不錯。 “二十萬?” 正堂上,嬴政聽到王翦的話,也忍不住心頭一驚。 二十萬鐵騎,即便是身為秦國君王的嬴政,都為這個數(shù)字感到頭皮發(fā)麻。 這可是用來伐戰(zhàn)的戰(zhàn)馬,并非普通的馬匹。 此前井陘一戰(zhàn),白衍以雷霆之勢攻破井陘,降服趙邊騎,方才擁有將近三萬戰(zhàn)馬。 日后若有一日與楚國交戰(zhàn),到時候恐怕秦楚之間的戰(zhàn)馬,恐怕要消耗無比之大,這絕非短時間內(nèi)就能恢復過來的。 “按照王翦的意思,秦國根本沒有機會滅月氏、匈奴!” 嬴政心中嘆息一句。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得看向與王翦跪坐在同一邊,第二座的少年。 不過也就是看了一眼,嬴政便沒有再注意。 并非輕視,而是對于白衍的領兵才能,嬴政自然深信,否則當初就不會讓年紀輕輕的白衍,擔任伐趙大軍的副將軍。 但正如同王翦所言那般。 秦國,恐怕真的沒有機會對付匈奴! 隨著秦國攻伐韓趙,秦國國內(nèi)的戰(zhàn)馬,消耗的數(shù)量越來越龐大,若非白衍收服趙邊騎,恐怕白衍麾下的鐵騎,都很難短時間補給到當初的數(shù)量。 更何況眼下,都不知道還要多久,秦國才有機會一統(tǒng)中原,逐一滅掉魏燕齊楚。 甚至秦國能否一統(tǒng),都還有著變數(shù),誰也不清楚,日后是否會出現(xiàn)第二個李牧、第三個李牧,或者第二個信陵君、第三個信陵君。 畢竟就是一個趙國,若非碰上趙國天災,若非有郭開離間。 此番想要一舉滅趙,恐怕秦國損傷,還要在數(shù)倍之上。 正堂內(nèi)。 嬴政在得知王翦的看法后,沒有繼續(xù)再詢問下去。 黑夜下。 伴隨著酒宴,嬴政并沒有在白衍府邸內(nèi)待多久,不到一個時辰,便要起身離開。 今日祭祀,嬴政能抽空來白衍府邸,已經(jīng)實屬不易,此刻邯鄲王宮,那些王室宗親,仍舊在等著嬴政。 看到嬴政離開。 白衍自然要與王翦起身相送。 在柴、宴茂等將領的拱手輯禮下,白衍跟在嬴政身后,與王翦一同把嬴政送出正堂。 沿途的走廊內(nèi),侍女與宦官走在前方。 方才走了一會。 “白衍,那些降服的趙邊騎,還需多久,方才可以進入戰(zhàn)場?” 嬴政一邊走,一邊輕聲問道。 對于當初在李牧麾下的趙邊騎,嬴政可是清楚的知道,這支聲名赫赫的騎兵是有多善戰(zhàn)。 而白衍當初上書到咸陽的一件件事情,其中背后的用意,白衍也都沒有絲毫隱瞞。 故而聯(lián)想到北方月氏與匈奴的事情,想到王翦口中的二十萬鐵騎,嬴政也很想知道,眼下那支騎兵能否投入戰(zhàn)場。 “回王上,若是月氏、匈奴南下,無懼,若是出兵伐其他諸侯國,臣感覺,至少尚需一年!” 白衍聽到嬴政詢問,輕聲說道。 跟在嬴政身旁,慢慢走著,白衍也把之前柴說的事情,緩緩告知嬴政。 走廊內(nèi)。 王翦跟在嬴政身旁,聽著白衍的話,當?shù)弥w邊騎居然拒絕那些潛伏說客,忍不住驚奇的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