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1000節(jié)
幾個孩童中,小束兒看到白衍,頓時興奮的跑過來。 而小束兒的話頓時便引來外祖母等人的注意,看到白衍,只見外祖母囑咐孇氏什么話。 白衍揉了揉小束兒的腦袋,看著侄兒抱著自己的大腿,隨后便帶著小束兒,還有趙秋、徐師,來到外祖母、娘親等人面前。 看著如今娘親、外祖母等人,全都穿著綢制服飾,也能在涼亭下吹風(fēng)、飲茶閑聊,過上曾經(jīng)不敢想的好日子,白衍每每看到這一幕,便覺得,無論在外面如何勾心斗角,如何累,這一切,都值得。 “小舅母!” 白衍與外祖母、大舅母等人打招呼后,便看向小舅母,曾經(jīng)有過一面的范恏,而說話間,白衍特地抬手行禮。 雖然僅僅見過一面,但白衍卻記得小舅母的模樣,畢竟那一次,白衍能看出,小舅父到底有多疼愛這個小舅母。 涼亭下。 范恏看著白衍給自己行禮,連忙站起身,手腳無措,不知該怎么給白衍還禮。 在下蔡之時,孇谷起初并沒有把小外甥是白衍的事情,告知范恏,理由是,過早知道,未必是一件好事。 等范恏得知昔日她喊衍兒的少年,便是秦將白衍,如今的武烈君,大良造時,整個人都懵了,看著笑得合不攏嘴的孇谷,范恏許久無法回神,最后還是孇谷不斷安慰,范恏方才緩過來。 眼下,再一次看到孇谷口中的小外甥,家母最喜歡的外孫,范恏卻怎么都不敢如同上次那般,稱呼白衍為衍兒。 看著一旁的家母,還有兄嫂與其他人,范恏有些局促。 “一家人,不必多禮!” 外祖母看出范恏的無措,笑吟吟的說道,隨后連忙囑咐白衍,以后一家人,便不要再行禮。 此刻外祖母的老臉上,年邁的雙眼,依舊能看出有些紅腫,顯然孇由平安,還回到家,讓外祖母格外驚喜,而后哭得很厲害。 或許在外祖母眼里,人到暮年,沒什么事情是能看到兒女全在膝下,更讓人開心的。 “你這孩子,先去書房吧!你父親、小舅父他們,都在書房等你!” 外祖母看著孇氏給范恏介紹趙秋與徐師,便轉(zhuǎn)過頭看向白衍。 得知小外孫一直都在瞞著她有關(guān)孇谷的事情,外祖母也是哭笑不得。 “那衍兒便先去書房!” 白衍點點頭,看著外祖母與兄嫂筠寒等人,轉(zhuǎn)頭與趙秋、徐師,還有娘親孇氏交代一句后,便朝著書房走去。 書房。 白衍來到書房門,便看到父親、大舅父、小舅父,還有孇由、兄長都在里面閑聊。 “仲弟!” 水壽看到白衍,臉上頓時揚起笑意。 白衍看著兄長笑了笑,隨后與父親、大舅父、小舅父打招呼。 孇由拿過茶水,給白衍倒上。 “你小子,真不知道此前你是怎么與嬴政接觸的!那日見到嬴政,差點沒把你小舅父的腿給嚇軟!” 眾人閑聊間,孇由聽到白衍詢問去咸陽可還順利,差點沒忍住把嘴里的茶水噴出來,強(qiáng)行咽下去后,咳嗽兩下,神情心有余悸的看向白衍。 孇由聽到叔父的話,也忍不住贊同的點點頭,叔父還好,雖然腿軟,但至少還敢說話,他是從頭到尾,大氣都不敢喘,褲襠都濕了一點點。 也是見過一次秦王嬴政,孇由終于知道,為何傳言中,燕太子丹派遣的刺客中,秦舞陽見到嬴政,害怕得不敢行刺。 孇由也欽佩白衍,當(dāng)初白衍獨自一人去秦國,獨自見到嬴政,甚至聽說還差點留在嬴政身邊當(dāng)中常侍,日日輔佐嬴政處理要事,孇由不敢想象那場景。 “秦王乃是明君,何來嚇人之說!” 白衍看著小舅父的模樣,笑著說道。 孇谷聽到白衍的話,看向白衍的神情,滿是古怪,隨后搖搖頭,嘆口氣,正準(zhǔn)備說話,一名將士,突然急匆匆的來到書房,走到白衍面前,把一卷竹簡交給白衍。 看到這情形,不管是本想說話的孇谷,還是水壽、孇由、孇俁幾人,全都安靜下來。 衍父看著自己的次子,從白衍來到書房內(nèi),便沒說過兩句話,但木訥的老臉上,眼神看向次子白衍,卻盡是自豪。 如今衍父別無所求,只希望一家人能就這般在一起,不愁吃不愁穿,還能住在這么好的地方,有這么大的府邸,更別說,還有眾多仆從、侍女斥候。 這段時日,妻子孇氏經(jīng)常帶著兄嫂、大兒媳出去逛街買東西,曾經(jīng)不舍得花錢買的昂貴之物,都買回家不少。 “衍兒,可是發(fā)生何事?” 孇俁看到白衍眉頭隱約有些微皺的模樣,不由得擔(dān)心的問道。 “城內(nèi)發(fā)生私斗,此事讓其他人去處理即可!這段時日私斗頻發(fā),出門還需小心一些!” 白衍收起竹簡,看向大舅父說道,讓大舅父別擔(dān)心。 此刻,白衍不想讓大舅父還有父親等人擔(dān)心,故而沒有告訴眾人,竹簡里的內(nèi)容,其實是臨淄城內(nèi)已經(jīng)有士族勾結(jié)東胡、匈奴。 這個消息是月氏央金,命人送到雁門,再由雁門送來。 書信中,原本東胡都已經(jīng)答應(yīng)月氏央金,一同對付匈奴,日后平分匈奴領(lǐng)地,可魏燕的士人,親自到東胡去勸說東胡王,告訴東胡王秦國鐵騎、邊騎的威脅,成功說服東胡放棄攻打匈奴。 眼下,在北方,東胡部落隨時都有可能與匈奴勾結(jié),聯(lián)合南下。 “送去大營,交給宴茂!” 白衍把竹簡交給將士,讓其帶去城外秦軍大營。 白衍清楚,城內(nèi)楚魏燕三地舊族,是想通過匈奴、東胡,逼迫他不得不率領(lǐng)鐵騎回北方。 在白衍心里,數(shù)不清的將士,死在匈奴刀下,作為鐵騎主將,與匈奴的仇恨早已經(jīng)不死不休,不管匈奴是否南下,只要有機(jī)會,白衍遲早也會領(lǐng)兵北上,哪怕有性命危險,白衍也要為報昔日的仇。 那么多將士,還埋在北邊平野上,時刻提醒著白衍要報仇。 但眼下。 在北上之前,白衍最重要的,還是整頓齊地,面前的家人都在臨淄城,白衍不想北上的時候,家人身處的地方,還是一片混亂。 既然得到消息,臨淄城內(nèi)的楚魏燕舊族,不打算給白衍時間,那白衍也不會再給留給這些士族,多少時日。 第六百九十四章:救公子升 時陰,臨淄城的天氣說變就變,本來還十分灼熱的烈日,轉(zhuǎn)眼間便藏匿于天空之中,大地上,清風(fēng)拂柳,樹葉擺動。 涼亭下,白衍跪坐在木桌旁,正在與尸埕、尸堰、申老三人交談,這時候蕭何突然急匆匆的走來。 “將軍,將軍!臨淄城內(nèi)的齊國士族,已經(jīng)把人丁戶籍交出來!” 蕭何一臉興奮的來到木桌前,打禮后,便把一卷竹簡交給白衍。 看著一旁的尸埕、尸堰,蕭何連忙轉(zhuǎn)身,對著二人拱手打禮。 “蕭大人!” 尸埕、尸堰祖孫二人看到蕭何行禮,也連忙拱手還禮。 雖說曾經(jīng)蕭何不過是蕭氏一個旁支子弟,魏國尚且在之時,別說蕭何這一個小小人物,就是整個蕭氏,都入不了尸家之眼,但眼下,卻大不一樣。 之前便有流傳,秦將白衍十分器重一個名叫蕭何的人,隨后,秦楚之戰(zhàn)傳遍天下,正當(dāng)所有人都以為白衍會被圍困在楚東,秦軍會因為糧草而被楚國圍滅之時。 一個名叫蕭何的粟冶都尉,把源源不斷的糧草,送到楚東的秦國大軍手里,這一送,便是數(shù)月。 至此,天下士人,盡知蕭何之名。 此刻看著蕭何一臉興奮的把竹簡交給白衍,嘴里與白衍稟報著,齊國士族已經(jīng)把人丁戶籍,全權(quán)交出,尸埕、尸堰二人都有些感慨,如今白衍身邊,太多能人相助,任何勢力想對付白衍,再也不是當(dāng)初那般只需要對付白衍一人。 “齊王不戰(zhàn),秦齊之幸也!萬民之福兮!” 白衍看著竹簡,眼中滿是驚嘆,也有些慶幸,幸好齊王建最終愿意歸降秦國,而不是領(lǐng)兵死戰(zhàn)。 在竹簡之中,單是臨淄城內(nèi)的人口數(shù)量,就把白衍嚇一跳,十年前,齊國就臨淄這一個都城,便有七萬戶,這是登記在冊的,至于沒有登記還有更多更多,因為戶籍田稅原因,當(dāng)?shù)匕傩斩紩低狄栏皆谑孔鍣?quán)貴家中,很多士族都會隱藏真實人口,這種事情別說齊國,就是秦國,也不例外。 十年前,天下諸侯國有七個,而如今,隨著其他五國諸侯國相繼滅亡,齊國臨淄的人口實在有些嚇人。 登記在冊的,已經(jīng)悄然超過十萬戶!沒有登記在冊的具體有多少,恐怕如今就連齊國士族都不知道。 唯一確定的一點是:市租千金! “是?。④?,按照各地戶籍慣例,每戶出三名男子,臨淄一城便能擁有三十萬,而與臨淄差不多的城邑,齊地還有另外四座!” 蕭何聽到白衍的感慨,轉(zhuǎn)身對著白衍點點頭,神情盡是贊同。 齊國的人口,實在太超乎意料,整個齊地的人口、商貿(mào),更是讓人暗暗心驚,不怪?jǐn)?shù)百年前,晏子使楚,就對楚王說過: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 如果之前秦國真的與齊國爆發(fā)戰(zhàn)事,恐怕整個齊地,便是一片尸骨,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公子升可在城內(nèi)?” 白衍把竹簡還給蕭何,轉(zhuǎn)頭看向尸堰詢問道,作為尸家最有為的后輩,也是尸家日后繼承之人,尸堰來到臨淄后,公子升定與尸堰有過接觸,一同飲酒。 “在城內(nèi)!” 尸堰見到白衍的目光,與祖父對視一眼,隨后又有些擔(dān)憂的看向白衍。 “齊王建歸降,城內(nèi)不乏士族心有怨恨,宗親更甚,作為齊公子,田升在宗親之中的名望,不復(fù)當(dāng)初,如今,其整日飲酒買醉……偶有怨言!” 最后一句話,尸堰想了想,還是對著白衍說出來,察覺到白衍想見公子升,尸堰也想讓白衍有個準(zhǔn)備。 “無妨!” 白衍聽到尸堰的話,并沒有在意。 喊來一名仆從去準(zhǔn)備馬車,隨后白衍與蕭何交代城內(nèi)一些事情后,便起身與尸埕、尸堰離開府邸。 半個時辰后。 一間不大的小院內(nèi),僅有幾間木屋以及一個空空蕩蕩的院子,一個男子,在木桌前飲酒。 隨著密密麻麻的腳步聲傳來,很快便看到十來名秦軍將士,從外邊走來,隨后各自手持腰間劍柄,站在一個個木門前。 一個簡陋的木桌前,一個身穿褶皺綢衣的男子,獨自在飲酒,看到這一幕,冷笑一聲,隨即便沒有放在心上,似乎根本不害怕那些秦卒,反倒是同在院子內(nèi)的幾名仆人,紛紛害怕的后退,靠在小苑角落不敢動。 身穿秦國官服的白衍,與尸堰進(jìn)入小院內(nèi),一眼便看到公子升。 不過此刻的公子升,卻讓人唏噓,尸堰見到,更是眼神中流露一抹同情,以及難過。 在尸堰眼里,齊國滅亡,都是齊王建與齊國諸多大臣的原因,而從頭到尾,齊國長公子田升,都一直在努力挽救齊國,想要反抗秦國,待人更是謙謙有禮,甚至?xí)r常以身而卑。 對于這樣一個公子,尸堰怎么可能沒有好感。 “齊國人口數(shù)百萬,齊之國祚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