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求娶表妹
27 求娶表妹
在羽林軍把容姝的嫁妝全部清點搬空之后,鄭老夫人拿回了屬于鄭家真正的帳本,環(huán)顧著博古架空空如也的宅子,終于開始有了兒子媳婦已經(jīng)離異的實感,悲從衷來的一通哭鬧。 想起了自己失去了什么,心中便有著滿滿的不甘,想要像以前訓誡容姝也是不可能的了,老夫人只能做些她覺得能給容姝添堵的事情。 老夫人尋死覓活的一通哭鬧,指責鄭廷沒能給鄭家添兒添孫那是大不孝。孝字扣了下來,即使鄭廷心有不愿也無法違逆。 孝與愚孝只有一線之隔,鄭廷明顯屬于后者,對于鄭老夫人的無理取鬧,他總是顧念著自己的名聲,做不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長此下來,鄭老夫人便做盡了各種糊涂事,而鄭廷放縱她的本心卻也不是因為孝,而是因為自私自利。鄭老夫人不會真的觸及他的利益,而是為了他的利益去壓榨其他人,容姝便是這場婚姻里頭最受壓迫的苦主,被鄭廷以孝字拘束,最終使得兩人漸行漸遠。 兩個外室之子在鄭老夫人的堅持下認祖歸宗了,而母憑子貴,何娟也成了家中何姨娘,入了鄭家的祖譜,只是這件事情辦得低調(diào),對外秘而不宣。 何娟雖然如愿有了名分,可真沒討到便宜,鄭廷把所有怨氣都出在何娟身上。 是你,是你給人托信把事情傳出去的吧?何娟不識字,賄賂了婢子出門找代書寄了信件,這件事鄭廷很快就查出來了,他可沒想到自己千防萬防,沒防到這個總是做低伏小的枕邊人。 何娟在成為姨娘的當天晚上沒差點給鄭廷打死了,如若她肚子里沒有鄭廷的一塊rou,估摸著鄭廷是真的想要她的命了。 另外,在和離的當天,鄭老夫人便作主寫了一封信給她大哥,替鄭廷求娶她的侄女兒,鄭廷的這個表妹對鄭廷十分癡心,目前守著望門寡,夫家不想多養(yǎng)她一個,她便被丟在娘家,二十多歲的老姑娘了,之前鄭老夫人一直打著讓她這個侄女兒當平妻的主意,可是一再被鄭廷拒絕。 如今鄭廷已經(jīng)和離,鄭老夫人便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借口,要他娶他表妹,鄭廷心煩意亂,卻實在拗不過一通胡鬧的母親,母親也在他連聲拒絕下,強硬的為他求娶表妹。 鄭老夫人像是急于證明就算離了容姝鄭家一樣可以很好,沒幾天的功夫便把鄭家上下鬧得烏煙瘴氣。 如今,他們兩人已經(jīng)和離七天了。 鄭廷一顆心七上八下,心中還存有一點僥幸,畢竟和離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七日,他的前岳丈和前舅子對待他還是如常,至少沒見著他怒目相對、飽已老拳。他不禁要臆想,容姝其實只是想嚇嚇他,那和離的文書根本沒有送出,容姝只是想給他個警惕。 鄭廷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情,終于在下朝的時候鼓起了勇氣。 沐侍郎先回吧,我還有點事。鄭廷如此對沐侍郎說道,沐侍郎和鄭廷是同時中舉的舉人,亦是那一年的探花郎,和鄭廷可以說是氣味相投,在備考時便已經(jīng)形影不離,被稱為雙杰。 沐侍郎長相清俊,可是出身貧窮,在當年榜下捉婿的時候半推半就的被長安首富捉回去當女婿了,他的妻子女承父業(yè),是長安商界的狠角色,很多人都笑沐侍郎郎是倒插門的,可他也不惱,明面上對妻家百依百順。 他便是那攛掇著鄭廷在妻子的產(chǎn)業(yè)養(yǎng)外室的始作俑者,也是鄭廷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掩護,容姝也認識他,有不少次鄭廷去偷歡,都是沐侍郎在給他掩護,同時,鄭廷也會掩護沐侍郎去尋找些溫柔小意。 容姝和沐侍郎的夫人因為兩人夫君的關系成了好朋友,兩人的夫君都其身不正,大概是兩個女人始料未及的。 鄭廷和沐遠是大云國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兩個舉人,他們的傳說至今還沒被打破,他們應考那一年甚至被稱為英杰之年,天下的英杰明珠都在那一年大放異彩,可惜了兩人的聰明才智與才干,走起旁門左道倒是駕輕就熟。 沐侍郎看著鄭廷,點了點頭,隨口道:對了,內(nèi)子邀請鄭兄伉儷于二十日來府尚一敘,還請鄭兄賞光。 沐侍郎的話像一把利刃刺在鄭廷胸口,讓已經(jīng)七日沒有好好闔眼的男人被刺得七暈八愫的。 回頭我與內(nèi)子相參。他還沒死心,也不敢說出口。 這位這就長了奶子的沐大人(噗嗤) 求個珠珠、收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