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還是覺得摩擦可以生熱?咳,未免尷尬,在洗漱完之后,奧古斯特就打著看夜景的名義,去了休息廳外面。“啊,下雪了?!?/br>圣誕節(jié)沒能如約而至的漫天大雪,在遲到了幾天后終于紛揚而至。伴隨著一陣馬蹄聲,狩獵歸來的貴族們成群結(jié)隊的回來了。醒目的猩紅色騎裝、緊身馬褲配齊膝長靴,在獵犬與仆從的簇擁下,滿載而歸的眾人由遠及近的出現(xiàn)在了奧古斯特的視野。馬隊最前面是地位最尊貴的國王;獵物最多的是年僅七歲的伊麗莎白小姐;最反常的是與紅玫瑰男伴你儂我儂的瑪麗小姐……但奧古斯特卻還是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拉斐爾。頭戴黑色氈帽,踏馬而來,風吹起他繡著銀邊的披風,如神話里的凜冬神祗,高貴又不可侵犯。第27章不管是何種活動,最重要的存在意義,最后總能被奧古斯特歸類為吃。獵鹿之行也是一樣的,篝火燒烤,油滋滋、香噴噴的全鹿宴才是最令人期待的。鹿rou的味道還是不錯的,rou質(zhì)鮮嫩,口感極佳,有點類似于牛rou,多汁味美。用羅素書里的話來說就是:“與熱乎乎的牛奶麥粥一起食用,將它呈獻給陛下,是令人愉悅的享受”。再夸張一點的說法就是:“這是屬于上帝的美味佳肴,是偉人的食物?!?/br>奧古斯特是沒嘗出來那么多感觸啦,他只是單純覺得烤成金黃色的油酥皮不錯。謝天謝地這一次的宴會不再是有關(guān)奧古斯特,公爵閣下只需要表現(xiàn)的說過得去就行,貴族那一套繁瑣的禮儀就交給他叔父理查二世來裝逼吧。鹿rou作為一種高級紅rou,在狩獵后的宴會上具有一種等級劃分大于吃rou本身的儀式性。仿佛每個參與其中的貴族都生而知之的明白自己屬于哪個等級、切割鹿rou時該遵循何種角度順序以及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哪一部分的rou。奧古斯特可以負責任的說,他就不知道。為奧古斯特上菜的貼身男仆對奧古斯特意味深長的笑了笑,看來奧古斯特需要學習的課程又要加上一項了。……在中世紀想裝個逼都不容易。如果有幸能回到現(xiàn)代,再看到哪個種馬里,說從未接受過禮儀教育的主角,卻能表現(xiàn)出令仍驚嘆的貴族儀態(tài)時,他一定糊那本書一臉!中世紀的裝逼,并不只在言行舉止,他們蛇精病連什么人吃什么部分的rou都有嚴格的制度,沒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你來蒙一個我看看!要不是奧古斯特是個小孩子,又有人所共知的那傻乎乎的七年,以及拉斐爾坐在他身邊似笑非笑的威脅眼神,奧古斯特早不知道要被群嘲到什么份兒上了。心好累。咳,從別人的八卦里,奧古斯特順便明白了一件事,他之前遇到的鹿之所以都那么一脈相承的傻,不是因為幕后團隊準備的不走心,而是太走心。為了狩獵能力不同的貴族們都能體會到不虛此行的樂趣,鹿園管事將鹿和其他獵物按照品種、溫馴程度等人為的分了好幾個等級,圈養(yǎng)在不同的區(qū)域。鹿園管事事先已經(jīng)和貴族的騎士們溝通過了,什么樣的水平去應付什么樣的區(qū)域狩獵,這樣大家都滿意,還安全。奧古斯特結(jié)合多方信息,默默給自己今天遇到的情況評了個級……大概和三歲的包子王儲是一樣的。此種待遇可不多見,連小女孩遇到的都會更高級點。或者這么說吧,奧古斯特覺得管事那里的等級劃分大概是這樣的:超危險——危險——普通——弱——比奧古斯特和包子王儲更弱。就傻成斑比那樣追著奧古斯特要吃的鹿,放眼整個鹿園,大概也就僅此一頭。奧古斯特無處可以宣泄這種被小看了、且不得不承認他真的只能應付這種等級的殘酷現(xiàn)實,最后氣的猛戳包子王儲的臉。王儲喝著碗里的牛奶麥粥,有點懵懂的仰頭看著堂兄,任由堂兄揉扁搓圓,好脾氣到讓奧古斯特反而有點不舍得繼續(xù)下手了。拉斐爾不得不在與人談笑的空檔,把奧古斯特的手從王儲的臉上拿了下來,順便在他耳邊提醒:“一會兒的甜點是由鹿角和覆盆子果凍制成的,你要是不想吃,就最好現(xiàn)在多吃點?!?/br>“?。?!”鹿角和覆盤子果凍是什么鬼?!“還有一道果味餡餅,但里面放了rou餡。”拉斐爾一臉沉痛的表示,今天的甜點基本都不在奧古斯特的食譜上,“馴鹿奶酪倒是還不錯,口感像糖漿,也沒有奇怪的輔料。”奧古斯特雖然沒有直接說嫌棄,但明顯加快了吃rou的速度,想要盡快吃飽,逃脫甜點的噩夢。最終,甜點沒上來。因為宴會在進行到一大半的時候,助興的游吟詩人沒按照套路的開始了編故事,指桑賣槐。不過奧古斯特的rou也沒算白吃,在別的貴族不得不餓著肚子圍觀由此展開的罵戰(zhàn)時,奧古斯特已經(jīng)酒足飯飽,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閃瞎了一群勞累一天并不善于忍耐的貴族的眼。游吟詩人在含沙射影著帝國風云,好比國王突然認了未婚妻當meimei,其實是因為他劈腿了別的美人。凱瑟琳.霍華德,一個胸大無腦、與“水性楊花”的第二任王后同出諾??斯舾闹ㄆ?。但這話語里背后所代表的其實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三角戀,而是宗教之爭。場面變得很難看,越來越多人被拉下了水。包括拉斐爾,他宗教立場的飄忽,成為了別人攻訐他的手段。拉斐爾曾成功做到讓新教的人以為他是新教支持者,讓天主教派的人以為他是天主教支持者。有人諷刺他這是投機,借此來暗喻理查二世,希望他能不要再繼續(xù)搖擺立場。理查二世在宗教信仰上,真心不是一個多么立場堅定的國王,誰對他有利,他就信誰。第一任王后是天主教,所以為了順利娶到第二任王后,理查二世就選擇了新教;后來為了娶第三任王后,他又拒絕承認他和第二任王后的新教婚禮是合法的;如今嘛,他認了新教公國的安妮公主當王妹,貌似又有向新教傾斜的意向。天主教派不愿意看見好不容易拉攏回的國王琵琶別抱,就也學著克倫威爾,找了個美人來引誘花心的國王。新教一看,這還得了?能忍?開撕吧!然后,就撕了起來。江湖謠言,拉斐爾便是這次幫凱瑟琳和理查二世從中牽線的人,所以拉斐爾也不幸躺槍。奧古斯特沒關(guān)注其他,只默默在心里記下了一筆,如果情況屬實,那么這大概就是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