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著魔、這可能是假末世、凝恨對殘暉、如果貓餓了、刁風弄月、皇家婚姻(星際)、你活不過這一集(快穿)、絕地網(wǎng)戀超級甜[電競]、我對男主他死心塌地[快穿]、激愛藍調(diào)(H)
們種出來每一粒粟都是有罪的!” 蒙鹽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說話??!”項羽走上前來,遮住了蒙鹽身前的燭光,如黑夜陰影般籠罩過來,“你不是挺會說話的嗎?為什么不學學章邯呢?” 蒙鹽握緊了雙拳。 “那章邯就是一只鬼機靈的大老鼠,瞅著對他不利的事情,一點兒不沾……”項羽垂眸盯著蒙鹽。 蒙鹽手心沁汗,只當今日之事難以善了。 誰知道項羽卻猛然間大笑起來,“可是小老弟——”他用力捏住蒙鹽肩膀,“我就欣賞你這樣敢說話的人!做人若都像那章邯似的,這人間留著也沒意思了?!?/br> 蒙鹽只覺肩頭被他捏得一陣劇痛。 “好好好!”項羽攬住他肩膀,笑道:“你若當真什么也不說,還真就叫我瞧不起你了?!?/br> 蒙鹽不知道項羽的情緒是否還會再來一個翻轉(zhuǎn),絲毫沒有松一口氣,攥緊的掌心已是布滿冷汗。 項羽欣賞蒙鹽歸欣賞蒙鹽,可是他恨大秦卻也是真恨。 “咸陽算是你的家鄉(xiāng)?!表椨饠堉甥}的肩膀,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給你半日時間。明日午時,我的大軍準時開入咸陽城,到時候百無禁忌。你聽明白了嗎?” 只有半日時間,要疏散咸陽城中所有人員! 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卻已經(jīng)是項羽能給出的最寬大條件。 蒙鹽心中打好的腹稿幾乎要涌上來。 既然胡亥要他等項羽給諸侯封王時,請漢中、巴、蜀三郡。那么,他現(xiàn)在是否可以跟項羽提要求——要求請王關(guān)中呢?比如,他可以擠掉劉邦這個外人,可以幫項羽牽制不放心的人…… 那么,如果項羽能答應把關(guān)中——哪怕只是關(guān)中的一小部分給他,他要求放過關(guān)中黔首,也更名正言順一些。 可是這念頭,雖然在他來的路上,一直盤旋在他腦海中;可是到了關(guān)鍵時刻,他卻不愿意說出來,總覺得哪里不妥當。 剎那之間,他忽然想起來金子島上時與胡亥的對話。 在金子島那段悠長的時光里,閑暇時,他曾與胡亥有過許多次談話。當然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胡亥在說,而他在聽。 有一次胡亥說到以假趙高的頭顱騙他之事。 當時胡亥是這么說的,“我最討厭被人威脅。做皇帝是不能受威脅的。如果當初你好聲好氣要求我懲罰趙高,我說不定就答應你了。可是你挾軍功,威脅我,那我就很不舒服,總想跟你對著干……” 看似與眼前之事沒什么聯(lián)系的話,卻讓蒙鹽咽下了幾乎破口而出的話。 也讓他避免了一個重大的錯誤。 認識到他向項羽請封關(guān)中王的想法是個錯誤,是蒙鹽在飛馳回城的路上想通的。 首先,時間點不對。皇帝第三個錦囊中,要求請封的時間節(jié)點,是在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他在封地上提建議只是順勢而為??墒乾F(xiàn)在項羽自己都還沒入關(guān),他就冒冒然提出分封之事,實在是太不合時宜了。若是惹得項羽起了疑心,更是得不償失。 其次,若請封了關(guān)中王,此后再請封漢中、巴、蜀三郡,便是難上加難了??峙職牧吮菹碌拇笥?。 可見他不該私自提前開啟錦囊,險些誤了大事。 陛下既然能洞見天下形勢,自然也能料到他過早看了錦囊內(nèi)容會有什么舉動。 而事實上,胡亥只是受了戲文的影響,說起來都是“三只錦囊”,少有來個“兩只錦囊”或“五只錦囊”的。 想到此處,蒙鹽有點泄氣??墒寝D(zhuǎn)瞬,他又想,可是陛下還是漏算了一樣——如果他此時再背叛大秦呢?陛下再也沒有節(jié)制他的辦法了。所以,陛下的計劃看似周全,最后還是要靠他的選擇來決定勝負。 蒙鹽才滿意了些,可是轉(zhuǎn)念一想——難道他還能背叛大秦嗎?在見過了大嫂的淚水,看過了馮伯父的憂愁,擔心著迫在眉睫的故土之禍之后——他難道還能再背叛自己的祖國嗎? 當初想要在淮水溺亡胡亥的他,一心只想復仇,根本想都想不到會有這樣慘烈的后果。也許會有后果,可是那些跟復仇比起來,都太渺遠了。只有遮在他眼前的復仇,是真切的。 但是現(xiàn)在不同,他切實感受到了,如果他反叛,那么會有怎樣的惡果。 蒙鹽長嘆一聲,終于死心——陛下是算準了,已經(jīng)套牢了他。 蒙鹽連夜趕回咸陽,將情況告知馮去疾,當即開始疏散咸陽城中黔首。 好在此事早在半月前已經(jīng)在cao練,城中黔首都行動迅速,背上家中時刻準備著的行囊,里面裝著簡單的衣物干糧,連夜結(jié)隊往城郊鄉(xiāng)間散去。 大軍過去,城中是被洗劫的重點,而鄉(xiāng)間村落,如果不是正好在行軍路線上,反倒可以逃過一劫。 至次日午時,咸陽城中黔首十之八九都躲避到了鄉(xiāng)間。還留在城中的,要么是老人傷者病人,要么就是舍不得家業(yè),要么就是族中留一二人守著。 項羽大軍準時入城,將偌大的咸陽城洗劫一空。 項羽親自點燃了秦宮廊柱——熊熊大火沖天而起,秦國六世以來鑄就的基業(yè),毀于一炬。 大火直燒了三個月,諸侯士卒的腰間都鼓脹起來,咸陽城中幾乎看不到黔首出沒。 史書上寫,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有人因此嘲諷楚人是“沐猴而冠”,惹得項羽大怒,把他給烹殺了。 其實這很可以當笑話聽聽。 項羽的士卒基本都是東邊來的,在咸陽城中劫掠倒是歡快,可是時日久了,總是思鄉(xiāng)的。更何況劫掠來的物資珠寶,不也惦記著給家人嗎? 劉邦想要王關(guān)中,是他兵力不足,知道自己沒法控制中原。 可是項羽兵多將廣,士卒起于江東,又不打算再征戰(zhàn)天下,當然就準備在東邊給自己劃下好大的封地,去做霸王了。 封王的消息一出,項羽手下十八路諸侯都蠢蠢欲動起來。 蒙鹽只盯著胡亥交待的三郡——他已經(jīng)把錦囊銷毀,可是卻能背過絹布上的話了。 胡亥錦囊中叮囑,如果他自己請封不行,哪怕與別人共王之,也要拿下這三郡。 這個“別人”會是誰呢? 第133章 當初六國后人起兵, 滅了大秦,打著的旗號,是說秦“不義”。秦怎么不義呢?因為他滅了六國自己做了皇帝。從來就沒有一個人自己管天下的, 就是從前商周時期, 也都是各諸侯王共奉一帝,分理天下。 那么好了,既然說秦朝這么干是不義的,現(xiàn)在項羽也不能自個兒稱帝, 否則豈不是很打臉?況且在此時人看來,稱帝多半是不能長久的。 所以就只剩了這天下怎么分的問題。 大家打天下的時候,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