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書迷正在閱讀:在校園文里浪斷腿、太子曾經(jīng)幸運S[星際]、美人醉、灰鼠的故事、都是那場夢惹的禍!、仗劍聽雪、魔頭又把他家天劫帶壞了、斯大林格勒的深冬(H)、書被催成墨已濃、女朋友也進逃生游戲了
都城,而且官吏們從城里出來,總不能讓他們跑到老遠去和軍隊會和,再說了,戍邊常備軍不能動,離得近的地方常備軍都被征召過了,一時半兒調(diào)不出多少人,就是調(diào)的出來也是民夫,民夫在大戰(zhàn)中湊數(shù)可以,真要用其實不太好用。他又在心里計算了一下,既然蒙驁那邊已經(jīng)等不到春天了,那么估計趙國那邊的抵抗也挺厲害的,這大概是白起拉的仇恨還沒散,才會讓物資耗的那么快,沒辦法邊打邊補。再有不到一滿一個月就入冬了,怎么說也要趕在冬天之前和蒙驁的大軍匯合,而且風(fēng)聲已經(jīng)有了,估計就這兩天就會正式下達命令了。就是不知道會是誰領(lǐng)軍。他腦海里過了一遍人,還是沒確定的。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因為正如他所想那樣,第三天旨意就下來了,同時來的還有他們的領(lǐng)軍。秦王下令,派遣十萬人支援蒙驁,又遣不少官吏隨軍前去。十萬人。葉煜抽抽嘴角,他覺得實際上能有五萬人就不錯了,古代戰(zhàn)爭總是會把人數(shù)往大了說。領(lǐng)軍是楊端和,葉煜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可惜死活想不起來。所謂的十萬人是從他們這邊的常備軍抽了中軍,按編制應(yīng)當(dāng)是一萬兩千五百人,然而實際上只有六千左右,剩下的都是臨時招的民夫,然后前往重泉又調(diào)了一軍,葉煜不知道實際常備軍人數(shù),不過想來情況應(yīng)該差不多,甚至可能士兵更少民夫更多。之后就是一路朝著蒙驁大軍所在的祁縣趕過去,順道調(diào)兵調(diào)糧。這次的路線為了保證人才和物資的安全,避開了靠近韓國的汾水路線,選擇了沿黃河向北行,因為附近水資源充沛,行軍的時候倒不必擔(dān)憂靠水的問題,基本上每天行軍都有二十五公里左右,這還是因為輜重的緣故,不然每天起碼能三十多公里。順黃河西河部分而行,恰好是蒙驁前不久才攻下的藺、皋狼、離石、中陽四個靠的很近的城邑,放下一些官吏,休整兩日后順著同樣是蒙驁已經(jīng)攻下來平周和中都趕路。最后,終于到了祁縣,而此時細數(shù)蒙驁的戰(zhàn)績,他已經(jīng)攻下了三十三座城,大有要一直朝東進攻,將趙國的國土南北斬成兩節(jié)的士氣。趕了一路的秦軍見到蒙驁大軍的氣勢,頓時精神一振。作者有話要說: 中記載說蒙驁是秦莊襄王二年取37城,又說是秦莊襄王三年,所以本文中干脆設(shè)定是從二年打到三年,反正37座城呢,哪有那么快攻下來。而且三年要是又攻37座城又和五國聯(lián)軍戰(zhàn),還帶死個王,那秦軍就實在是太忙了。史料并沒有詳細說明蒙驁攻下的37座城分別是什么,本文中除了少數(shù)幾個,大多都是我自己看地圖推測的,如果有錯請不要介意。這章字數(shù)有點少也是因為這個,我糾結(jié)了半天他是怎么打了太原又去打了被三晉包圍的幾個城市的,分次也就算了,可偏偏都是一條功績里。(可能是我地圖錯了?第十八章抵達祁縣蒙驁戰(zhàn)到了祁縣外,楊端和令大軍停下。“來者何人?”城門上有人喊話。楊端和駕著馬向前了幾步,朗聲到:“末將楊端和,奉王命前來支援蒙驁將軍。”他舉起了寫有秦王命令的錦帛示意。過了一會兒,城門打開了一點,一個正值中年的男人騎著一匹黝黑的馬,率領(lǐng)著一小隊人從沒有完全打開的城門里出來了。“吾乃蒙武,先前多有失禮還請楊將軍見諒。父帥已恭候多時,還請楊將軍隨我入城?!泵晌浜藢嵙藯疃撕褪种械耐趿詈?,沖著城門上的士兵點了點頭。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音再度響起,祁縣的大門終于完全打開了。楊端和也轉(zhuǎn)頭對身后的軍隊下令,中軍在前,左右軍次之,跟從在蒙武身后,有序地入城了。城門附近的守備非常森嚴,一眼望去就有幾對士兵在巡邏,門口也排著兩隊士兵,他們個個手持著武器,目視著前方,背脊挺得筆直,一副肅殺之氣。這里的兵沒有一個是沒有見過血的,甚至他們就是從血海中拼出來的。雖然他們都沒有可以針對剛來的楊端和率領(lǐng)的軍隊,可是光是那股氣勢就讓人顫顫巍巍。不過大家又想到這是友軍,紛紛從心底涌上了一股驕傲感和敬佩感,便學(xué)著他們一樣挺起了胸膛,遠遠看去,就是整個軍隊都為之一振。楊端和回頭時看到這一幕,露出了一抹笑意,滿意地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將軍們對話的時間了,像葉煜這種小兵就只能聽從上面的指揮開始安營扎寨。結(jié)果營帳剛扎下,就聽到軍中傳來了一陣號角聲。已經(jīng)熟悉了軍中各種聲音所代表的含義的葉煜從營帳里走了出來。他并不著急,也沒有亂跑,只是站在營帳門口遠遠地望著。因為這號角聲代表著捷報。起初因為離得遠什么都看不到,只能隱約聽到一些嘈雜聲,但是接著,因為中軍營帳距離主帳比較近,他們就清晰地看到了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將穿著仿佛沾了色斑一樣的盔甲,而他的身后跟著很多穿著皮甲甚至沒穿盔甲的士兵,這些人有些已經(jīng)解散回到屬于他們的帳子里,但有些則一直跟著最前面的那個老將朝著主帳行進。葉煜無需任何思索就猜到了打頭的人是蒙驁。蒙驁的臉上帶著笑容,那大概是在高興又一場戰(zhàn)役地勝利。不過葉煜卻有些奇怪,進城了之后他們也沒少和這里的兵交流,但是完全沒有聽到關(guān)于蒙驁出戰(zhàn)的消息,仿佛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主帳,已經(jīng)不要再去強調(diào)一樣。和他有著一樣疑問的人不少,大家都很好奇蒙驁是和誰去打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很快,那些被蒙驁帶回來的人就將消息傳了出來。原來,蒙驁在得知了楊端和的援軍快到了之后,就親自率領(lǐng)著一隊精兵,趁著夜色出發(fā),猶如閃電般快速攻下了毫無防備的梗陽。葉煜聽聞始末后,露出了欽佩的神情。別看就這么一句話,但是葉煜已經(jīng)明白了蒙驁用的計策。再過幾日就要入冬,再加之秦國援軍帶著物資即將趕到的消息,誰也不會想到蒙驁會在這個關(guān)頭再度攻城,那么首先,防守就會有所松懈。其次,蒙驁沒有和之前一樣用帶有打量民夫的軍隊進攻,而是選擇了精兵,又趁著夜色出行,不露半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