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1
通報一聲,試試看?!?/br>吳糾沖著那寺人拱手說:“有勞了?!?/br>那寺人說:“不敢不敢,公子稍待?!?/br>他說著趕緊小心的推開一絲路寢宮大門,然后躋身進(jìn)去,去通報了。齊侯正在看地形圖,可以說齊國如果想要攻打衛(wèi)國,其實比登天還要難。為什么?原因就是這個地形,齊國身處東夷之地,向西南進(jìn)發(fā)才能到達(dá)中原之地,衛(wèi)國屬于中原國家,齊國如果想要出兵,首選經(jīng)過譚國,借道行兵。但是齊國和譚國向來不怎么合得來,畢竟他們一個尊王攘夷,一個尊王抑霸,政治主張都向左,如今正是齊國發(fā)展的高潮階段,譚國不可能出手相助,不拖后腿已經(jīng)是好事兒了。如果想要繞開譚國興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如果想往北一些,借道盧國,基本沒有可行度,盧國和齊國接壤的地方,是一片沼澤叢林,根本無法興兵,大部隊要從這里通過,還不如插上翅膀飛過去。那么往南一些呢?又遇到了與齊國叫板的魯國,被這樣的地勢包圍著,也難怪衛(wèi)國根本不怕和齊國叫板,如今有了魯國做后盾,衛(wèi)國更是不怕了。若是一狠心,齊國的兵馬從晉國繞個大圈子走,也是基本沒什么可行度的想法,畢竟晉國和齊國本就不較好,再加上晉國和齊國之中,有一條形地帶,便是古書上所說的聶北了,那地方是狄人活動的區(qū)域,不時還有戎人過來sao擾,如果隊伍借道的時候遇到了戎狄,那么也大事不妙。因為這些緣故,齊侯想要發(fā)兵,但是他需要深思熟慮,齊侯身邊站著一個年輕的中大夫,便是審友了。審友正要說些什么,就在這個時候,寺人走了進(jìn)來,殿門發(fā)出“吱呀”一聲,那審友立刻怒喝一聲:“大膽!君上不是不見任何人么?怎么進(jìn)來了?”那寺人嚇了一跳,連忙跪下來說:“君上,公子糾求見,小臣見公子面色憔悴,公子說有要事求見,所以小臣一時不忍,就……就……”這寺人還挺會說話,先把吳糾的病情描述了一下,吳糾雖然臉色不太好,但是也不至于用憔悴來形容,寺人故意說得嚴(yán)重,其實是怕齊侯治罪與自己。齊侯一聽,立刻站了起來,連忙說:“二哥來了?”他說著,竟然率先走過去,直接推開了殿門,吳糾就在外面站著,還等著寺人回來回報,結(jié)果門一下打開了,齊侯從里面大步垮出來。吳糾嚇了一跳,連忙拱手說:“糾拜見君上?!?/br>齊侯一把抓住吳糾的手腕子,吳糾嚇得一激靈,齊侯拽著他走進(jìn)來,一面走一面說:“二哥你怎么過來了?外面兒那么冷,快進(jìn)來……再燒個火盆來?!?/br>齊侯吩咐著,宮女連忙跑出去,很快弄了一個熱乎乎的火盆來,放在一邊燒著。齊侯拽著吳糾來到席子邊兒,說:“快坐下來,你臉色這么差,竟然不臥床休息,子清和晏娥怎么放你出來的,這兩個人,太不稱心了?!?/br>吳糾連忙說:“是糾有要事求見君上。”齊侯卻順口說:“什么要事能有二哥的身子重要?”吳糾一瞬間有些懵,站在一邊的審友也有些蒙,低著頭眼珠子轉(zhuǎn)了好幾個圈,趁著吳糾和齊侯都沒有說話的時候,審友笑瞇瞇的說:“拜見公子?!?/br>吳糾抬頭看了一眼審友,拱手說:“中大夫?!?/br>齊侯也知剛才自己一時口快,這時候才說:“二哥過來,是為的什么事兒?”吳糾說:“是為的君上要攻打衛(wèi)國的事兒?!?/br>齊侯一聽,眼睛一瞇,說:“這是誰告訴二哥的?”審友立刻說:“定然是大司馬大司行他們,自以為為君上分憂,若是累壞了公子身子,那可怎生是好?”齊侯這么一聽,臉色更是陰沉,吳糾笑了一聲,說:“沒想到糾與中大夫素未謀面,中大夫卻這般體諒關(guān)系糾的身子,糾當(dāng)真不勝感激了?!?/br>齊侯聽說吳糾話中有話,說:“二哥養(yǎng)好身子便是,這事兒不用二哥cao心了?!?/br>吳糾說:“君上,糾并非是cao心,而是擔(dān)心?!?/br>齊侯笑了一聲,說:“哦?擔(dān)心什么?”吳糾聲音十分清冷的說:“擔(dān)心君上糊涂,吃了敗仗,惹天下人笑話!”齊侯一聽,猛地眼睛一瞇,笑著說:“二哥……怕是病糊涂了罷?”吳糾淡淡的說:“君上沒有得病,怎生也糊涂了?君上,忠言逆耳,恐怕不和君上心意,但是請君上細(xì)想,半年之前,君上還因為為了避免吃了魯國的敗仗,而千里迢迢的遠(yuǎn)赴莒國,不惜入山砍柴來覓得良將曹劌,如今已得良將,可曹劌所說,所勸,所諫,君上為何不愿聽?君上若執(zhí)意發(fā)兵攻衛(wèi),這一仗,必敗?!?/br>他說著,齊侯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吳糾,并沒有立刻說話,額頭上的青筋有些跳動,似乎在忍耐什么。審友在旁邊聽的后背都是冷汗,吳糾的話十分凌厲,全都扇在齊侯臉上,審友不見齊侯出聲,想了想,視為一國之君怎么能允許別人這般和自己說話,還說什么必敗必敗的。審友當(dāng)即大喝一聲,說:“公子糾!你敢沖撞君上?!還口出狂言,怨懟君上,該當(dāng)何罪?。 ?/br>齊侯仍然沒有說話,吳糾只是冷笑了一聲,說:“中大夫,糾斗膽問一句,若這一仗打下來,勞民傷財不說,出兵借道都是問題,若是魯國衛(wèi)國串通一氣,再買通了譚國人,三面夾擊,我國士兵該當(dāng)如何是好?向北逃竄,逃進(jìn)鄋瞞人的老窩么?”審友被吳糾冷冷一問,當(dāng)即有些接不上話來,梗著脖子思忖了一會兒,不回答吳糾這個問題,畢竟借道的確是首要問題,審友一時間也想不到這個事情要怎么回答。審友避左右而言他的說:“如今天子授意君上代天子身份會盟諸侯,會盟在及,若是被衛(wèi)國人耍了威風(fēng),公子讓君上的臉面放在何處?讓其他諸侯國怎么看我齊國?哼哼,公子這般阻撓攻打衛(wèi)國之事,恐怕是聯(lián)絡(luò)衛(wèi)國魯國,收了他們好處罷?我記得了,公子的母親可是魯國的公主,有一半魯人的血統(tǒng),公子恐怕是有私心罷,君……”審友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齊侯突然冷喝一聲:“夠了!”審友以為齊侯不說話是默許了自己說話,結(jié)果其實并非這個意思,審友拍錯了馬屁,頓時一身冷汗,連忙跪下來,磕頭說:“審友知罪?!?/br>齊侯不看他,只是轉(zhuǎn)過身來,幽幽的看著吳糾,臉色很冷淡的說:“孤自然記得,二哥與孤一道去梁甫山,在那山上,二哥為了救孤,還險些喪了命,終于覓得能臣。孤也知道,衛(wèi)國這次有恃無恐,不光只是仗著地勢和國力的優(yōu)勢,還有貪得無厭的魯公做后盾,有慶父挑撥離間從中作梗,就像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