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
怎么這會兒就不行了? 不過不管玉玳怎么想,這會兒都耽誤不得時間,兩人穿好衣裳便急匆匆往外走。好在陳玄枳來得快,出門的時候正好碰上。去找人的奴才什么都沒說,陳玄枳也不問,沖著玉玳和胤祐行了個禮便進府去了,這才讓玉玳稍稍安下心來。 一路進宮無話,玉玳照舊還是被多公公接著去了咸福宮,只不過這回咸福宮里邊,便沒了上次的有條不紊?!坝耒?,你來了啊?!背慑娭耒榫土⒖汤瞬环?,“沒事兒,你別怕,萬歲爺那邊肯定什么事都沒有?!?/br> “嗯,額娘放心,媳婦不怕的?!庇耒橐姵慑侄家恢痹诙?,就干脆兩只手都搭在她手上給她捂著。這會兒成妃的心情想來是十分復(fù)雜的,成妃的大半輩子生命里,除了胤祐便只有康熙這么個倚靠,哪怕很多時候康熙并依靠不住,但現(xiàn)在告訴她人許是要不在了,她一時之間也接受不來。 “哥,你來了?!必返v到養(yǎng)心殿的時候,本就住在宮里的小阿哥們早就都到了,全都老老實實跪在外間,里邊什么情況誰都不知道。守在門口的是李德全最得力的干兒子梁德兒,這會兒沉著一張臉瞧不出什么情緒。 剛剛和胤祐前后腳進來的是胤禩,他一進來就把整個殿里的人都打量了一圈,發(fā)現(xiàn)少了老三和老四他心就涼了半截。都這會兒了老四不可能沒到,外邊沒見著人那就只能是已經(jīng)被皇阿瑪召進去了。 這幾年康熙一直冷著他,胤禩心里多少有些底,但人到了最后關(guān)頭,不要個結(jié)果是怎么都不甘心的。他走到門前看著梁德兒,本想張嘴叫人讓開,但看著他冰冷又毫無感情的眼睛,突然就有些頹了。 梁德兒是什么人,哪怕是個太監(jiān)那也是個八面玲瓏心思細密的太監(jiān),但凡自己能有半點可能,他都不至于這時候這么看著自己。剛剛蓄起的勇氣,被這一眼就看得散了大半,可這么多年的執(zhí)念讓胤禩又不愿這么算了,一時之間竟僵在原地進退不得。 原本老老實實跪在地上的老九,看著胤禩的背影,突然張嘴問了他一句,“八哥,聽說弘旺這幾天咳嗽,小孩的事兒沒小事,弟弟得了些好東西,說是孩子吃了好,趕明兒您差人到我那兒去一趟吧?!?/br> 到了這時候,胤禟到底還是忘不了當年跟在老八身后樂呵呵的日子。也許當初老八是真想壓自己一頭,讓自己做他的馬前卒,可兄弟那么些年不可能一點真情誼都沒有。這些年雖說走得遠了,甚至有時候跟著老四還得給他下絆子,但這節(jié)骨眼上,要胤禟看著他去送死,胤禟怎么都不忍心。 弘旺是去年出生的,出生之后哪怕康熙對這個兒子很不滿意,也還是立馬就賜了名字下來。旺,比起他許多堂兄弟那些繞口又生僻的字,這個字實在是太普通了。但是又寄托了康熙對胤禩最大的期盼:子嗣興旺。 胤禟這時候提起弘旺,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讓他凡事多想想孩子。以前胤禩府上沒孩子,是壞事也是好事,自己天大的野心也不怕拖累了孩子。如今不同了,胤禩再想全豁出去得了,不惦記府里上下所有人的性命,也得想想弘旺。 胤祐看著胤禩回過頭看老九那復(fù)雜到了極致的神情,就知道他動搖了。九五之尊的位子再誘人,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總還是牽著他的心思?!斑€站著做什么,還不跪過來?!?/br> 外邊除了最跪在最前邊的老五,胤祐爵位最高,他跟老八不對付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兒。這會兒冷言冷語的懟他倒是合情合理,但也算給了胤禩一個臺階,讓他再沒法犟下去,到底垂著頭跪到胤祐身側(cè)來了。 外邊這些動靜,隔著一扇厚重的門里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養(yǎng)心殿暖閣里,現(xiàn)在除了四爺,三爺和廢太子,朝臣里就只有馬齊,隆科多和張廷玉在。四爺來的時候人就已經(jīng)不清醒了,好幾個御醫(yī)圍著康熙這么久,也沒見人醒過來半刻。 馬齊手里邊捧著的是遺詔,想來是已經(jīng)寫成了。但里邊到底寫的什么,哪怕現(xiàn)在四爺能有□□成的把握,但還是一個心懸在當中間不上不下。李德全在一旁只顧著伺候昏迷不醒的康熙,連多余一個眼神都沒給這些王爺大臣們。 太子來得最早,四爺不知道他有沒有跟康熙說上話。這兩年關(guān)在毓慶宮里邊,太子看著養(yǎng)得還比之前好了些,早年間身上那點陰郁之氣如今散了大半,這兩年聽說毓慶宮里還添了幾個孩子,關(guān)著門過日子倒是挺自在。 之前他見著四爺也就點了點頭沒說什么,這會兒跪在床邊倒也還算神色自若。四爺不在意這些,也不覺得膈應(yīng)。自己年紀跟廢太子隔得不遠,廢太子當年有多風姿卓越四爺是看在眼里的。 胤礽最風光的時候,四爺是打心底沒想過自己會有這么一天,太子當年太優(yōu)秀了,優(yōu)秀到下邊的弟弟們都不敢有什么妄想。乃至到今時今日,他也對胤礽另眼相待些。 不過不管屋里的人怎么想,戲劇般的回光返照還是沒能出現(xiàn),屬于康熙的人生到底沒拖過這一年的年末。當天晚上剛過亥初,緊閉了許久的門總算從里邊給打開來。 最出來的先是李德全,cao著他那獨特又帶著幾分凄涼的嗓音宣告康熙駕崩,緊跟著便響起了傳遍四九城的喪鐘。他知道這是他最后一份差事,說完之后便轉(zhuǎn)身回了里邊,跪在康熙身邊陪著。 這樣的場景也許在康熙最喜怒無常的時候,眾人心里不是沒有幻想過。想著要是一了百了多好,自己也不用擔驚受怕,就怕皇阿瑪不高興,下一個倒霉的就是自己。 但真到了這一刻來臨的時候,跪在地上的兒子們還是一瞬間悲從中來,哭嚎起來,只是不清楚是哭死去的康熙,還是哭死了阿瑪?shù)淖约?,又或者他們自己心里都不知道為了什么而哭泣悲哀?/br> 等到喪鐘全敲完,捧著遺詔的三位大臣才出來,滿蒙漢三道圣旨依次宣讀,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圣旨前后說了什么不重要,只有這短短一句話,寥寥數(shù)字才算是給這一場持續(xù)多年,鬧得君臣父子皆狼狽不堪的大戲落下帷幕。 遺詔已下,這事就算是塵埃落定了。三爺五爺兩個親王領(lǐng)頭給四爺磕頭,算是認了新君,胤禩被夾在胤祐和老九之間,四爺一時看不清他的臉,不知道這個跟自己斗了這么久的弟弟現(xiàn)在是什么模樣。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甭管之前兄弟們鬧得多兇多狠,這會兒只要是不打算起兵造反,留下千古罵名的,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認下。況且大行皇帝駕崩,要辦的事多了去,后邊的小阿哥們還能老老實實守靈,前邊這些兄弟們,這么一大攤子事誰也跑不了。 跟在四爺后邊出來的還有廢太子,廢太子倒是什么都沒多說,也不再端著架子,老實給新皇磕了個頭,便又回他的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