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騰淵瞅了眼紅卷軸,他向來不擔心天旱,導致湖水干枯。他身為龍王,降水是一等一的強項,干旱這般小問題無需查看。于是,騰淵趕緊看下一條。如果遭遇長久暴雨成災,打開橙色卷軸。騰淵微微搖了搖頭,哪怕降下再多的水,龍吟湖也不愁裝不下。就算哪天確實裝不下了,他能夠吸取這些水,搬到缺水的地方降降雨。不怕水澇,騰淵繼續(xù)下一條。如果遭遇龍宮寶庫銀兩短缺,打開黃色卷軸。對此騰淵不由摸了摸下巴,缺錢的確是個煩人的大麻煩。沒錢的日子,在人界均是寸步難行。然而,他是一位富裕的龍王。他不僅擁有滿滿的寶庫財寶,無聊時,也會到岸上賺點人界的金子。不僅如何,每逢祭龍王慶典,人們拋入龍吟湖的珠寶堆如高山。再不濟,騰淵一身金閃閃的龍鱗,一片龍鱗換了銀兩過日子,不說一輩子,半輩子肯定夠了。如果遭遇強敵來犯,打開綠色卷軸。騰淵努力的想了又想,自從他坐鎮(zhèn)龍吟湖以來,連年風調雨順。龍吟湖以及騰淵負責的周圍領地,由于日子太過安寧,導致修蛇出現初期,他的屬下徹底不給力。不過,修蛇算不得大麻煩,騰淵揚手招來天火烤了烤蛇,收回火精交還給小燭龍。所謂強敵來犯,貌似近期用不上。如果遭遇龍丸召喚愿望無法實現,打開青色卷軸。這個同樣不算騰淵憂心的棘手事,程祥山渴望成為神龍,騰淵縱是在醉酒的情況下,亦能巧妙解決,化龍才不會難倒騰淵。由此可見,別的愿望,騰淵一定也能合理搞定,不必秘籍指點。如果遭遇除卻以上五條的另外麻煩,打開藍色卷軸。騰淵無言,范圍給的太大,大凡小事多了去了,比如他不舉。好吧,這種時候不該想起這些不復存在的往事。龍王的目光投向了最后一排字。如果與吾兒騰淵相關,直接打開紫色卷軸。騰淵汗如雨下,早知道他首先看最后一條得了。這類提示,怎么不把他放在前面。選出紫色的卷軸,騰淵長長的吸了一口氣,這個卷軸即將作為替他指引道路的明燈。內容至關重要。小心翼翼的展開卷軸,看清卷軸的內容的那一瞬,騰淵與青墨以及老烏龜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解決的辦法過于直接易懂。騰淵吾兒,當你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記得來找我們商量。落款是爹娘。騰淵默默的別過臉,不忍再看卷軸絲毫。不待這么玩的,天知道他的爹娘跑到哪兒去歡樂了,至今不回家,還好意思叫兒子自己出門去找。讓他找倒也不是不可,關鍵在于,總該告訴他一個方向,一個大致地點,他才可能找。無半字提示,天下之大,他何從下手。騰淵沉默中,他為紫色卷軸的字太少而神傷。對騰淵的反應截然不同,青墨淡然地看了看紙條,逐一打開了那些卷軸。卷軸內的信息讓騰淵大為震驚,震驚過后,他的心驟然無比平靜。他頓時感受到,爹娘愛他如此之深沉,為他寫了那么多字。其它卷軸,每個有且僅有兩個字,惜字如金。天旱缺水對應的噴水,暴雨成災則是吸水,銀兩短缺需賺錢,強敵來犯要趕走,愿望實現不了可以玩消失。關于另外的困難,唯有一條出路,面議。其中,就屬紫色卷軸寫給騰淵的話是最多的,騰淵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重視。收起紙條和卷軸,騰淵認為自己進步很大,短時間就學會了解決龍吟湖大小災難,能力直線上升。當前問題是,夏木香和騰凌究竟在哪兒呢?騰淵沒有頭緒。老烏龜給出了首條建議,騰淵不妨先到父母的家鄉(xiāng)去找一找。按理說,即便找不到人,也多少能打聽一些他們的行蹤,有跡可循。騰淵覺得這意見可行,他早就由此打算,可惜他以往得打點龍吟湖事宜,總是出不了門。現在有望出遠門,實屬因禍得福。然而,老烏龜煩惱不已,龍吟湖倘若沒了龍王,無人下雨,如何是好。下雨這個安排,青墨很快為騰淵尋得了辦法。他指了指水面之上的天空,有小水妖出沒一天,騰淵的領地怎會愁干旱,他們下雨數量比龍王少,可適度增加降雨的時間。騰淵在臨湖小鎮(zhèn)經營的吟醉樓,近期處于修建狀態(tài),由莫管事負責,問題不大。以后開門迎客,大可暫留兩人守護,鐵定穩(wěn)妥。一個是追求清風的大白鰱,一個是中意花顏的獴大哥,他們守在臨湖小鎮(zhèn),比騰淵派蝦兵蟹將上岸來得實在。騰淵對此認同。有關龍王的重責之一,實現世人的愿望,同樣不成問題。一則祭龍王慶典已經結束了,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龍王無需現身。哪怕又有慶典,龍王不出現,丁點不奇怪,原本騰淵就幾乎不出現。二則,收集七顆龍丸召喚神龍,神龍必然現身。騰淵才達成了程祥山的心愿,七顆龍丸剛散布各地,再次聚集,必當耗費大把時間。當然,這席話不過是青墨的老烏龜的解釋。真相在于,騰淵私藏了一顆龍丸,而這顆龍丸此刻在青墨手中,絕不會有召喚神龍的事情發(fā)生。綜上,騰淵出一趟遠門,并無后顧之憂。老烏龜權衡再三,認為有理。雖說他很期待跟隨小龍王外出尋找老龍王,奈何他速度慢,龍吟湖又不能沒人守著,所以,照顧龍王的重責遞到了青墨的手中。青墨變?yōu)榇蠛邶埩?,靈力不同以往,守護騰淵很有保障。不管能不能順利找到夏木香和騰凌,力爭速去速回。墨龍點頭應了一聲好。反反復復交代了許久,聽老烏龜念叨的騰淵睡了一覺又迷糊醒來。老烏龜心有顧慮,他不在左右,騰淵與青墨均沒見過夏木香和騰凌,見面恐怕也不認識。老烏龜當場作畫兩幅作為依據,一幅是夏木香,一幅是騰凌。畫上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