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永裳命人上茶。李平舟卻無此興致,只管連連擺手,“哪里還有喝茶的心呢。子捷,你聽說沒,鎮(zhèn)南王府那位要開藥堂子了?”“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兒呢?”林永裳不解,“太后怎么要做起生意了?”“唉,這群女人真是不得安寧了啊?!崩钇街坶L嘆,“太后牽頭兒,公主們還來湊份子,不瞞子捷,連家中老母親還出了五百兩銀子?!彼依夏镉蟹輩⑴c,李平舟知道相當詳細,與林永裳細細的說了。“這么說宗室貴女與帝都誥命都有參予了?”林永裳乍聽此消息,硬是嚇一跳。女人雖無干政事,這藥堂開起來受益的也是百姓,按理說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李平舟一拍大腿,懊惱道,“可不是。這是想拉全城的人下水呢。”怪道今天皇上有心情出宮游玩兒呢!林永裳心道,這母子二人真是絕了,一個賽一個的有手段。林永裳踟躕著,“如今可就難了?!?/br>是啊,如今可就難了。宗室長公主、大長公主們個個有份兒,這些女人別看平日里也就說些家長里短,可一旦這些女人們聯(lián)手,即便太上皇也不會輕易去為難她們吧。再者,誥命夫人們可關系到自家了,像李平舟,你老娘都跟著攙和一腳,你若反對,還能大義滅親的滅了老娘不成?李平舟坐不住了,“還得進宮勸皇上一勸才好呢?!?/br>“恩師?!绷钟郎褦r住李平舟,“恩師不必進宮了,早上我出去吃早點碰到皇上微服,今日必不在宮里的?!?/br>“微服,在哪兒看到的?”“在三驢胡同口兒的早點鋪子吃早點,還有杜若王在一處兒?!?/br>李平舟嘆口氣,看向林永裳,“皇上到底年輕,性子跳脫。”人年輕,手段可是老道。李平舟縱使為人耿直少變通,卻是四朝老臣,見多識廣。想著明湛召各大臣母親入宮喝茶及至今日種種,一步步都是布好的棋,真叫人生出無可掙脫之感。李平舟頭發(fā)半白,靠在太師椅中,滄桑一嘆。林永裳捧上一盞溫茶,溫聲道,“事已至此,眼看便是恩科在即,只是不知主考官是哪位了。”眼下,除了衛(wèi)王妃入宮一事,剩下的大事便是在即恩科了。“主考官?”李平舟沉吟,“人選已經(jīng)擬了,只看皇上會點誰吧?!?/br>因為是明湛登基第一次恩科,人們對于第一次的感覺是不同的,故此,閣臣們格外執(zhí)重些,報上了四個人選。首相李平舟并不在其中,這也是李平舟為官明白之處。工部在六部中排末尾,不過,他出身正,且資格老,論資排輩下來,內閣之中,他占了頭名。李平舟犟是犟,不過此人是出了名的對事不對人,此次恩科主考一事,他主動將主考官一位讓了出去,就是不想在四朝老臣的身份上再加一個主考恩師的名聲。別人只嫌資格不夠,到他這個位子,雖心底無私,卻要時時警惕威望太過。尤其是面對的是剛剛登基的新君,老臣最忌倚老賣老。李平舟在衛(wèi)王妃一事上雖自認心底無私,不過到底是與明湛較勁賣老,恩科主考避嫌也算是識時務了。故此內閣遞上的主考官備選名單中,第一位是吏部尚書徐叁。徐叁此時也在為主考一事鬧心,對幕僚道,“能做主考官,自然是再體面不過的。我雖在人選中第一位,可有一樣就不成,我是上皇親口指給皇上的師傅。我若做了主考,那這一界進士豈不就是天子同窗了。哼,說的好聽,把我擺在第一位,不過是給歐陽老頭兒當踮腳石罷了?!边€是明湛立儲時,鳳景乾點了他做太子師,當時只顧滿腔喜氣,卻不料如今妨礙,徐叁嘆一聲:他與李平舟不同,他比李平舟年輕,吏部尚書一職更比工部尚書更重要。李平舟已經(jīng)老了,他日辭官,首輔一職空缺,界時必有一番首輔之爭。徐叁自認人才不差,只是資歷差些,若能主持一界春闈,成為座師,頓時身價大漲,資歷翻倍。誰能想到,他最得意的帝師身份,卻成為如今他更進一步的障礙!禮部尚書——歐陽恪,歐陽恪的年紀只略比李平舟小些罷了,他資歷雖不比李平舟,比其他人卻還略強些。這其他人,就包括了戶部尚書徐叁。每每想到此處,徐叁都忍不住痛罵,“該死的李老賊,虧得老子陪他去了鎮(zhèn)南王府,白白得罪了太后娘娘!”誰不知道他與歐陽恪有仇呢,竟然將歐陽恪列入主考官備選名單中。若大仇人得了勢,不就是等于自己要失勢么!徐叁與歐陽恪那點兒仇恨啊,也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了。話說歐陽恪身為禮部尚書,又能跟李平舟投緣,性子也不是特活絡的。歐陽恪曾因徐叁為生母請封誥命,再使手段將生母自江南徐家接出來,把親爹嫡母扔老家死活不理的事兒,當廷斥責過他。雖然此事雖終也沒把徐叁怎么著,到底傷了徐尚書的顏面,自此,倆人相看兩相厭。相對于徐叁的懊惱,歐陽恪就格外的仙風道骨了。歐陽恪并不想做什么鬼主考,今年他家嫡長孫下場,若他是主考,嫡長孫必然要耽擱一年。正好休沐無事,歐陽大人就準備帶著孫子歐陽醉去狀元廟拜拜,順便求一求:可千萬得讓皇上開眼,別點他做主考官啊。若徐叁知道歐陽大人的煩惱,定會知曉,原來他是冤枉了歐陽大人。歐陽大人真沒有去爭首輔的雄心,人家完全將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的身上了。歐陽醉不樂意跟他爺爺一道出來,還拜啥啥啥的狀元廟,有這會兒,跟皇上探一探口風,若是有啥考題的消息透露些許給他知道。這考試的把握不比拜狀元廟大么。當然,這種想法只是自個兒心里想想罷了,他若是敢提,定是一頓好打,他爺爺多正直的人哪。歐陽大人身為六部尚書之一的禮部尚書,在恩科到來之際,他的名子諸人嘴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僅次于剛剛登基的圣明天子——明湛。歐陽醉碰到了吏部尚書鄭臨重家的長孫鄭席冰,倆人年紀差不多,發(fā)小兒,湊一塊兒嘀咕,“叫我說,還是先把主考官的人選定下來。若是家祖父或是歐陽祖父哪個做了主考官,咱還拜什么狀元廟,直接等下回就是了。”吏部尚書鄭臨重也是主考官人選之一。“是啊?!睔W陽醉絕對是鄭席冰的知音,雙手一攤,無奈,“也省得日日在家悶著溫書了?!?/br>兩只小蝦米關于恩科主考官的事抱怨一通,各回各家,各溫各書了。明湛與阮鴻飛到郊外踏青。今天郊外還格外熱鬧。要知道古人也不是傻瓜,如今現(xiàn)代每逢休息日街上就格外的人多。在古代,這個理論同樣適用。車來人往的,明湛想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