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的時候回家寫了封辭呈,表示自己老了,體弱多病,想回老家養(yǎng)病。 這就是要撂擔(dān)子不干的意思。 嬴政心里就不大高興了,沒采納你的意見你就要回老家,這是威脅誰呢。 嬴政心里不舒坦,面上還是沒表現(xiàn)出來,反而還誠懇挽留了王翦幾回,最后還是看王翦去意已決才松口答應(yīng)讓王翦回老家頻陽去。 嬴政和武將們開的小會,扶蘇還沒資格參與。 他知道王翦要回鄉(xiāng)后心頭一跳,驀然想到前世王翦也曾告老還鄉(xiāng)過,只不過后來負責(zé)攻楚的李信吃了敗仗,王翦又被嬴政親自去頻陽請出山,最后還是由王翦率大軍攻下楚國。 前世具體的攻楚過程他也不大清楚,這一世的局勢又已經(jīng)變了不少,扶蘇不確定前世那場敗仗還會不會發(fā)生。 打仗向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即使是一樣的人上陣,天時有變、地勢不同、時局不一樣,結(jié)果還是會有差異,他既不擅長打仗,也不了解交戰(zhàn)時具體是什么形勢,這事他根本插不了手。 扶蘇心里有些不踏實,叫懷德打聽到王翦離開咸陽的日子,提前一日登門拜訪。 王翦年事已高,什么事都經(jīng)歷過,聽人說扶蘇登門,也沒拒之門外,而是讓人把扶蘇領(lǐng)了進來。 王家上下正在有條不紊地收拾著行囊,王翦這次是告老還鄉(xiāng),沖著回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去的,若無意外便不會再回咸陽,所以許多東西都得帶走。 扶蘇跟著出來相迎的王賁往里走,見到仆從和親兵們忙而不亂地做著自己的事。比較令扶蘇驚訝的是,還有一批缺胳膊少腿的人集中在一處偏院前,像是在排隊登記什么。 許是注意到扶蘇的目光,王賁解釋道:“這些都是上過戰(zhàn)場的老兵,因為受傷往后種不了地了,這次父親要回鄉(xiāng)便打算帶一批回去,自家莊子上總有些他們能干的活計,往后好歹有個照應(yīng)?!?/br> 年年都有無數(shù)兵卒上戰(zhàn)場,真正靠軍功封爵的人卻只是其中一小撥,其他人還是得回去老老實實種地的。有時候一不小心受傷缺了胳膊少了腿,一輩子也就被耽誤了,王翦這明顯是想幫他們一把。 扶蘇忍不住問道:“這樣的傷員多嗎?” “其實也不多?!蓖踬S嘆了口氣,和扶蘇說出實情,“輕傷能好,重傷很難活下來,受這么重的傷還能熬過來的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br> 扶蘇沉默下來。 秦國的醫(yī)療資源,對貴族而言可能還勉強充足,對普通人而言就不是很夠了,兩軍交戰(zhàn)時將士傷亡多不勝數(shù),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多的軍醫(yī)給他們治傷。 一旦在戰(zhàn)場上受了傷,輕的自己熬,重的看天意,缺胳膊少腿還能活下來那就是天大的幸運。 扶蘇在心里記下這事,又問王賁:“王老將軍這一去,往后不會再回咸陽了嗎?” “應(yīng)當(dāng)是不會了?!蓖踬S也有些悵然,對扶蘇說道,“好在頻陽也不遠,和云陽縣差不多,馬車小半天就到了,我若在咸陽也能時常回去侍奉父親,有什么事想向父親討教也方便。” 扶蘇一想,好像是這個理,心里便安定了不少。 見了王翦,扶蘇便向王翦請教攻楚之事。他對朝中的用兵數(shù)量之爭有所耳聞,想從王翦這里聽到對楚國具體情況的分析。 王翦常年征戰(zhàn)沙場,看人看事都挺準(zhǔn),這幾年他觀察過扶蘇挺久,多少也摸清了扶蘇的性情。 這位大公子和嬴政不太相像,心地仁厚得過分,行事永遠帶著幾分天真。 若不是孫子王離自己選了扶蘇,王翦絕不會把自己孫子安排到扶蘇身邊,因為扶蘇現(xiàn)在所做的所有事、所擁有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依附在嬴政的信任與偏愛上的。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要是將來有一天,嬴政對這個兒子不那么信任、不那么偏愛,甚至開始有了猜疑,那扶蘇的處境就危險了。 嬴政也許不會對自己兒子動手,卻不會介意動手剪除兒子的羽翼,到那時最先遭殃的就是扶蘇身邊的人。 比起盲信什么君臣相得、父子相親,王翦還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對人性的了解與判斷。 只是孫子選都選了,嬴政父子倆目前又還好得不得了,王翦便也沒干涉。 他和氣地和扶蘇說起自己對楚國的了解。 脫去戰(zhàn)甲、放下兵器,王翦看起來就像個慈和的老者,只有一雙銳意猶存的雙目隱隱顯露了他蓄意收斂起來的棱角。 他話語從容,簡明扼要地把楚國的地理位置、兵力分布、猛將名臣都給扶蘇講了一遍。 楚國的先祖和秦國先祖一樣,其實最開始都是被逼著往沒有人煙的地方開荒,他們的封地又窮又破不說,人煙還格外稀少,可秦楚兩國都靠著一股子蠻勁把封地搞起來了。 所以,秦人不怕死,楚人也不怕死,兩邊的人骨子里都是好戰(zhàn)分子。 到眼下這一代,雖然楚王治國能力一般般,但楚國良好的基礎(chǔ)盤擺在那里,等閑是打不下來的,必須集秦國舉國之力一鼓作氣打過去。只要給他們留一口氣,他們就絕不會服輸投降,他們只會抵死反撲到底! 這也是王翦在嬴政面前獅子開大口要六十萬大軍的原因,要是人數(shù)上沒有碾壓性的優(yōu)勢,兩邊打起來絕對是場持久戰(zhàn),到那時的損失也許就難以估量了。 只可惜嬴政不這么認(rèn)為。 扶蘇眉頭緊皺。 王翦見扶蘇一臉糾結(jié),不由說道:“公子不必憂心,此事大王自有決斷?!彪m說外面都傳言扶蘇有仙人授學(xué),可他到底還只是個半大小孩,這些事根本用不著他cao心——事實上也輪不到他來cao心。 雖然王翦不太看好李信的打法,不過對攻楚之事還是挺樂觀的,一次打不下來可以打兩次,打兩次不行還能打三次。如今秦國的疆土擴大了幾倍,打個三兩次絕不至于傷筋動骨,該著急、該擔(dān)心的應(yīng)該是楚國才對! 扶蘇點點頭,見王翦面有疲色,便也不再打擾,只叫人把自己帶來的幾壇好酒送進來,讓王翦帶回頻陽喝。 第二日,王翦便啟程離開咸陽。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唉,犯愁 嬴政:你愁啥? 扶小蘇:醫(yī)生不夠 扶小蘇:醫(yī)療水平不高 嬴政:…… 第110章 尋訪 王翦走后,扶蘇琢磨了兩天,也沒個人能再商量,最終還是決定去找嬴政說說“夢中”之事。 嬴政現(xiàn)在對扶蘇還是挺寬容的,聽扶蘇把自己知道的“夢”說完,眉頭跳了跳。任誰在準(zhǔn)備打仗時被潑冷水說“你可能會吃敗仗”,心情都不會好,更何況他剛被王翦甩了臉,直接告老還鄉(xiāng)撂擔(dān)子。 前兩天扶蘇去見王翦的事,早有人報到嬴政這邊來了,不過扶蘇不說,嬴政便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