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一刻轟然坍塌,被大長公主打了個粉碎。一個人會不會為了愛情犯傻,一個人是否能夠功成名就,和性別是沒有多大關(guān)系的。女性中北夏公主,也有鎮(zhèn)國大長公主,并不能以某個個體來代表一整個性別群體。蠻軍中甚至有大將直接就表示,不愿意再與鎮(zhèn)國大長公主一戰(zhàn)。“那個大啟的帝姬實在是太可怕了!看見她的眼睛,我都會覺得腿顫,只可與之為友,不可與之為敵。”隨后,這位駐守在北方某座城市的大將,就耿直的給大長公主投降了。在大長公主試探性的提出讓他直接掉轉(zhuǎn)頭去打蠻人的時候,他還當(dāng)真就應(yīng)了下來,騎馬跑的比誰都快,揮刀向昔日伙伴的動作再利索不過。這是很多講究不事二主的大啟人所不能明白的叛節(jié)。但在這位蠻將看來,誰厲害,他就跟著誰,沒毛病。他本身也不算是多么純正的蠻人,最早他只是一個無名無姓的奴隸,后來跟著部族被契國所滅,他就開始效忠契國,然后轉(zhuǎn)了蠻族,如今又鐵了心要跟著大啟的大長公主。無所謂有沒有骨氣,他一直都只忠于自己的心——他只會追隨最強的人。只要大長公主一直是最強的,他就會成為大長公主騎下最好用的刀,若大長公主哪天弱了,那也就別怪他另投明主。這種人讓大長公主用起來……反而詭異的覺得很心安。因為大長公主一向?qū)ψ约汉茏孕?,她就是最強的,不接受任何異議!五王爺被這個大將的叛變氣的直接吐了血,卻還是不得不爬起來指揮,以十萬大軍,駐扎到了開封西南處的誅仙鎮(zhèn),決定進(jìn)行最后的負(fù)隅頑抗。大長公主則北進(jìn)到了距離誅仙鎮(zhèn)最近的尉氏縣。就在五王爺以為他們需要互相喊話、秣馬厲兵一陣的時候,已有作為前哨的一千鐵騎,悄悄摸到了誅仙鎮(zhèn),雙方再一次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搭配就像是不要錢一樣扔過來的震天雷,出其不意的就讓蠻軍全線奔潰了。五王爺已經(jīng)只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放棄開封,準(zhǔn)備渡河、北逃。蠻軍崩潰的這么早,是大長公主所沒有想到的。但大長公主還是趁熱打鐵,連夜向女皇送了請戰(zhàn)書,請求在拿下五京后,直搗黃龍鎮(zhèn)!黃龍鎮(zhèn)在東北,是蠻人的腹地。蠻人讓大啟嘗到了首都被占的恥辱,大啟自然也要回敬一番。真以為大長公主能夠滿足于僅僅是奪回雍畿嗎?她早已經(jīng)憋著一口氣了。***與此同時,正準(zhǔn)備連夜逃跑的五王爺,接到了一個曾經(jīng)是大啟太學(xué)生的人的求見:“王爺毋走!京城可守!”五王爺氣的差點要罵娘,這京師怎么守?那大啟的老娘們,用千名鐵騎,就破了他精兵十萬,京師上下、全國內(nèi)外的大啟百姓,都在日夜盼著她和她的軍隊早日率師攻京,他還固守在這里做什么?找死嗎?還是真讓對方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沒有什么文帝的棺???!“大長帝姬與女皇矛盾由來已久,自古就未有官家能夠坐視將軍功高蓋主!”大長公主若真的攻破雍畿,為大啟奪回了京城,那全天下的百姓就只知道鎮(zhèn)國大長公主,而不知道女皇了。那聶家想容,豈能甘心?作者有話要說: 戰(zhàn)爭環(huán)節(jié),參考的就是岳飛大大在即將被冤死之前的最后幾場勝利,在已經(jīng)即將攻破開封(即東京汴梁),金人太子即將逃跑的時候,岳飛大大迎來了莫須有。真的讓人看的很窩火。所以,文里選取了這段,算是自我YY吧,若沒有jian臣搗亂,皇帝無能,真的可以直搗黃龍,該是怎么樣一個局面。PS:直搗黃龍這個詞就來自岳飛大大的一個典故,表示要一直打到黃龍鎮(zhèn)。霸王票:感謝“楚昭羲”親每天都有的地雷,共4個感謝“我已”親每天都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包子是炮灰”親每天都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園園園”親每天都會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龍貓瓶子的窩窩”親扔了1個地雷☆、第一百二十三份產(chǎn)業(yè):女皇為什么不甘心?她都快要開心死了好嗎?大長公主在信里說,奪回雍畿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該以雍畿為基點,向更北、更東的方向挺進(jìn),收復(fù)東北失地,然后一路打去蠻族的大都!這是女皇自文帝死后就形成的心結(jié)、執(zhí)念,她只恨不能幫大長公主更快的打過去,又怎么會拖大長公主的后腿?在接到信后,女皇的腦子里就只有一個想法:“姑娘說什么都對,打!打!打!”而在官方記錄里,女皇回復(fù)大長公主的話只有三個問題:“缺人否?缺錢否?缺糧否?”女皇要打蠻人的決心就體現(xiàn)在了這短短的三個問題里,只要大長公主要,哪怕沒有,她也能想辦法給整出來!當(dāng)五王爺知道女皇是怎么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女人時,大長公主已經(jīng)不費一兵一卒就攻入了雍畿。守城的蠻族士兵,在最一開始,就先被城內(nèi)飽受壓迫的百姓自發(fā)的給收拾了,然后,百姓們連夜給大長公主打開了城門,高舉著連成一條延綿不絕的長線的火把,歡呼著“恭迎帝姬回家”。家。曾經(jīng)是千里以外,矮山腳下小小的尋山北。那里承載著大長公主的整個童年,和對阿娘深深的思念。家。如今是氣勢磅礴,歷史悠久的多朝古都。這里有著大長公主兒子的整個童年,和泱泱大啟千萬的思念。大啟建國之初,大長公主也曾代太宗回家祭祖,衣錦還鄉(xiāng),意氣風(fēng)發(fā)。大啟建國幾十年后,大長公主再一次率領(lǐng)軍隊回家,鼓角齊鳴,陣馬風(fēng)檣。江左是她的家,雍畿也是她的家。故土難離,失去哪里,這個家都不會完整!城內(nèi)除了負(fù)隅頑抗的蠻兵,其他百姓俱是夾道歡迎,歡呼雀躍。與當(dāng)年打敗前朝時一模一樣。幾十年,雍畿還是那個雍畿,大長公主還是那個大長公主,仿佛誰都沒有變。房朝辭暗暗調(diào)整鏡頭,讓在飛船上的謝介與龍鳳胎也能看到這樣的民心所向,山呼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