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6
書迷正在閱讀:二十四小時、夫人,求吃回頭草!、我把你當筆友你他媽想睡我?、你們倒是在一起啊、撲通撲通、明明我才是被掰彎的那個、老攻總是嫌棄我的臉[娛樂圈]、色易熏心(H)、穿越之云景、攻事攻辦+就喜歡你清純的樣子(H)
三口紅木大箱,里面分別裝著布料、毛皮、還有書本和玩具。 小暖摸著那雪狐皮對阿玉笑道,“娘娘,這料子多好,能給你做兩身披風了,還能給大小姐做一身夾襖?!?/br> “還有這些布料子,殿下不是在外打仗嗎,也不知道從那兒弄來的,我們這邊見都見不著這種紋路的布料?!?/br> 小暖已到愛美的年紀,良王送了東西回來,她感覺比阿玉還興奮。 阿玉扶著徐嬤嬤的手上前去看了看,后面拿上兩個小玩具道,“這些小木馬跟小刀劍剛好阿朝跟阿陽可以玩?!?/br> 兩個雙胎兒子,大的叫魏芮,小的叫魏曜,都是魏漓取的。阿玉就給兩個小子取了小名。 “是啊,殿下在外真是有心了。” 徐嬤嬤也忍不住開口,這已經(jīng)是良王第三次送東西了,前兩次都是上好的藥材跟吃食給娘娘補身子,這次是料子跟小玩意兒,雖身在外面回不來,時時刻刻都記掛著府里的主子呢。 有東西可收阿玉自然高興,可一想到戰(zhàn)事持續(xù)這么久她就提不起勁來。 是夜,阿秋從前院而歸。 阿玉將東西拿給他看了下,讓人給大兒子量了量尺碼,打算給他做兩身新衣裳。 此時的阿秋已滿四歲,身子長得快,衣裳穿上兩回就不合身了,看著跟六七歲的小娃無疑,而今在前院寫字打拳已經(jīng)進入正規(guī)教學。 “母妃,我的衣裳換得快,料子難得,你給自己跟meimei弟弟們做就好。” 阿秋在這些事情上并不是很在意。 “都要過年了,這料子一人一身誰也落不下。” 阿玉嘖了聲,帶著兒子女兒用完晚膳,后面她便問起前方的情況。 前方的戰(zhàn)事一直膠著,良王雖說來過兩封書信,可阿玉免不了擔心,日子越久,那種感覺越盛。 “母妃,戰(zhàn)場上的事情我們又幫不上忙,知道太多也無意宜?!?/br> “你這孩子,有消息還不想告訴我了?”阿玉橫眼,“我還不能知道你父王的消息?關心一下還不成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啦?!卑⑶锩虼?,“就是那個樣子,父王還在準備,沒急著出手吧。不過我看也等不了多久,年前興州應該會破?!?/br> 阿秋叩擊著桌面,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兒。 阿玉忍不住發(fā)笑,“你還很有自信嘛,人在府中還算準前方的戰(zhàn)事,前方傳信給你的?” 阿玉不信,阿秋嘖嘴道,“都是我謀算出來的。母妃,你咋不信自己兒子呢,我是長子,是你們以后要仰仗的人,沒點本事怎么擔當?shù)闷疬@個責任。” 喲,這小子也太懂事了吧! 阿玉笑著點頭,“行了,我兒已經(jīng)很利害了,為娘的很欣慰?!?/br> “這個自然?!?/br> 被母親夸了,阿秋也有點不好意思。 再后面,阿玉沒有再問前方那些事,就像兒子所說,前方打仗她也不懂,也幫不了男人什么,只能好好在府中照顧好兒女。 臨近年關,僵持了大半年的良軍終于打開桐城大門,正面迎接朝庭那些人。 桐州受災之后一直被戰(zhàn)火腐蝕,魏漓拿下此處開始出錢征兵,并復興商業(yè),按要求給予應征的壯丁銀錢或是米糧。 對得那些窮得快要餓死人的家庭來說,當兵反而成了他們的一條出路,不光自己能活下去,還能幫忙家人渡過難關。 良軍發(fā)下告示,新兵cao練半年,再到后方打理戰(zhàn)務,然后才會入編上前線。 這打消了大家當兵便是送死的顧慮,在桐州應征的壯丁就有近五萬。 如此一來,良軍不光補了折損,隊伍還壯大了。 而這個時候,朝庭那邊一些受不了冬日雪封的南方兵將,在少衣少食的環(huán)境中,早已經(jīng)拿不出多少力氣迎敵,面對良軍的勇猛,如一盤散沙,節(jié)節(jié)敗退。 萬飛英立于戰(zhàn)軍之上,親自擂鼓助陣也挽回不了局面,最后氣得摔了木錘,帶著殘兵退守簫城。 如此,橫跨西、北、南、三方的興州正式拿入良王手中。 大晉疆土動蕩的這幾年來,齊王跟新皇魏浩都有向興州進發(fā)過,俱都止步于此,最后走向敗落。 良王拿下此處的意義重大,不枉費他伏蟄多年。雖說現(xiàn)在他拿在手上的疆土不多,但無一例外全是重要關口。 梁州做為后方一直是糧草供應地,濱山的礦產(chǎn)運往邊境的各個小國,換取馬匹跟金銀,桐州又給良軍補給了兵將。 為了萬無一失拿下這個地方,良王藏了近七年的三萬私兵也露面了。 近二十萬的隊伍兩面夾擊,又有誰能抵擋得了,萬太后都差點被捉。 第299章 歸來 簫城,鎮(zhèn)國公雷滈連夜抵達,去到府衙大廳,拜見萬飛英。 這次親征,朝中事宜俱都交予雷滈在打理,他帶著小皇帝是監(jiān)國大臣。 這次會到簫城,也是情況危急,興州已破,再這樣下去,京城不保。 萬飛英一直在等著他,跟以往的氣勢凌人相比,此時雖穿著華麗的宮裝,化著精致的妝容,可神情卻有些頹廢。 “你來了。” 椅子上的人微微擔頭,慢慢坐直身子。 雷滈行了一個拱手禮,“參見太后?!?/br> 萬飛英揮了揮手道,“形勢不好,我這個太后之位恐怕也坐不穩(wěn)了。魏漓手下已經(jīng)有二十萬大軍,加之興州、濱山、桐城勻失守,我等如何是好?” 撤退之時萬飛英差點被捉,如今也是驚魂未定,才急急地招雷滈過來商討。 她沒有想到魏漓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集齊二十萬兵馬,還有他的私兵,查了那么久沒有查到動向,這次自己倒冒出來了。 魏漓啊魏漓,一個連話都說清的皇子,原來如此老謀深算。那些私兵他應該是藏在邊境上的那些蠻子小國吧,怪不得自己找遍了梁州也沒有找到兵將的身影。 萬飛英嘆息,是她的思想太狹隘了。 “太后,勝敗乃兵家常事,還望寬心,重新振作,方能扭轉局勢?!?/br> 雷滈拱手勸她,現(xiàn)下的局勢越是嚴俊,越是不能亂了章法,不然只會不擊而潰。 “國公有何見解?” 勸慰的話萬飛英聽得太多了,她現(xiàn)在只想要點實際的。 雷滈凝神,沉默片刻道,“太后,如今朝中可用將才不多,不如將在后方的席將軍調(diào)出,讓他坐鎮(zhèn)簫城。以他在軍中的聲望以及謀略,應該能與魏漓搞衡?!?/br> 當初防備人家,不光奪了兵權,還調(diào)到后方去征兵調(diào)配糧草。 現(xiàn)在又要將人調(diào)出來坐鎮(zhèn),萬飛英苦笑,感覺自己的臉都要丟盡了。 “調(diào)席將軍出來,危機可解?”萬飛英搖了搖頭道,“京城之?,F(xiàn)下也不單單是良王的問題了,各地都有反軍,長年征戰(zhàn)稅務過重,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