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0
。 “我跟著你們,到時候硬擠上去就行了,若是遇到查票的我再補!”國健暉不好意思的說道,還偷偷的瞄了不遠(yuǎn)處的鄭美玲一眼,低聲說道,“我昨晚上排隊一晚上,都凍感冒了,也沒有買到一張臥鋪票,你們還挺厲害呢!” 方慧感激的看了一眼余安:“是余安安幫我買的!” 國健暉嘿嘿一笑:“余安安,看來還是你有本事,只是你這么本事,為啥不找找關(guān)系留在首都呢?” 余安看了他一眼:“我想去看看三峽!” “三峽有啥看的,就是山,水,我家就在葛洲壩,七九年八零年的時候,葛洲壩修建成功,水位上漲,把我家的柑橘農(nóng)田都淹了,后來搬到新村子之后,又要修公路,又要搬家,這幾年都搬了三四趟家了!”國健暉嘆口氣。 “長江三峽工程可是一個長期工程,短期來看,可能要你們配合,總是搬家,麻煩一些,但是等建設(shè)成功之后,長江三峽貫徹南北,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余安見識到二十一世紀(jì)三峽的宏偉與壯觀,也見識過長江三峽兩岸百姓的改善,對長江三峽工程,抱著很大的信心。 國健暉聽完余安的話,他突然問道:“你不是說沒去過三峽么?怎么這么了解?” 方慧也奇怪的望著余安。 余安正要回答,就聽見大喇叭里已經(jīng)喊他們的車號,余安與喬素素、鄭美玲告別。 “到了那邊給我們寫信、打電話!”喬素素像個老媽子一樣的囑咐。 余安上前抱住喬素素:“你也是,有事兒就告訴我,多與我商量!“ 喬素素知道余安擔(dān)心的是什么,她點點頭,笑笑。 “我也要!”鄭美玲有些嫉妒的上前抱住余安。 余安拍了拍鄭美玲的肩膀低聲說道:“你要撲倒朱老師我沒有任何的意見,不過很抱歉我不能幫你了!” 鄭美玲一下子就紅了臉。 671 實習(xí)生活 余安與方慧擠上車,國健暉幫著將東西從窗戶丟進(jìn)來,在最后的關(guān)頭,終于也自己爬上了火車。 轟隆轟隆,火車開了,三人對視一眼,望著對方的狼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三人大笑的時候,有帶著紅袖標(biāo)的列車員過來,指著三人問道:“拿票來,檢票!” 國健暉脖子一縮,討好的望著列車員說道:“大哥,我沒票,我補上行不行?” 列車員一瞪眼:“查著你就說沒票,不查著你肯定是要逃票了,而且這邊還是臥鋪車廂,你要受罰才行!” 列車員推著國健暉就走。國健暉趕緊求饒,說自己是首都大學(xué)的大學(xué)生,這次是去實習(xí),實在是沒有買上票。 “大學(xué)生?還是首都大學(xué)的?”列車員一聽,這態(tài)度才緩和了一些,“拿出學(xué)生證來我看看!” 國健暉拿出學(xué)生證來,余安與方慧也都拿出來,那列車員一看是真的,這才說道:“行了,看在你是學(xué)生的份上,就不多罰你了,補個原價車票吧!” 國健暉趕緊應(yīng)著,拿出錢來補了車票。 “同志,您看我們兩個小姑娘自己在這車廂也害怕,要不然就讓他待著這邊吧,我們都是一起的,他沒有買到車票就是了,不行我?guī)退a一張臥鋪車票!”余安知道國健暉主動補了票,但是只能是去車廂坐著,那坐票車廂里,現(xiàn)在可是人擠人,想要動都困難,這臥鋪車廂,至少在地上鋪上幾張報紙,有能夠坐的地方, “看在你們都是祖國未來的份上,就讓他在這里待著吧,記住,下不為例!”列車員說道。 余安與方慧趕緊道謝。 到了晚上,余安找列車員要了熱水,用茶缸子泡方便面吃。 熱氣騰騰的香味撲鼻而來,方慧與國健暉都忍不住咽了口水。 “你們茶缸子呢?”余安問道。 方慧與國健暉趕緊拿了出來。 余安一人給他們一包方便面,兩人去打了水,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吃完飯之后,國健暉在地上鋪了兩張報紙,將書包墊在腦袋下面,心滿意足的說道:“我從家去首都那么多趟,可從來沒有這么舒服過,在那車廂里坐著,不敢吃不敢喝的,廁所里都人擠人!“ 余安與方慧一個上鋪一個下鋪,聽著國健暉嘮叨,雖然床鋪窄,人累了還是睡得很香。 睡了一晚上,再熬過一上午,下午就差不多到了武昌火車站。 余安前世的時候雖然沒有來過武昌,一路上都在聽國健暉介紹。 “武昌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司門口,長街上人車混雜,車水馬龍,那邊的建筑差不多都三四層高,一樓全部都是門店,都是國營商店,劉有余、曹祥泰、顯真樓這些老字號也有,出去司門口,還有漢口的六渡橋、江漢路,都是繁華地帶,不比首都差!”國健暉說起自己的家鄉(xiāng)來,忍不住也有了自豪之情。 “只要有用武之地,留在哪里都一樣!”余安淡淡的笑笑,說的是心里話。 方慧還是發(fā)愁,她聽著大街上那些武漢口音,覺著仿佛在吵架一樣,吵得腦仁疼。 新華分社在孝感,在武昌下車之后還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又租了一個三輪車才到了分社門口。 當(dāng)時分社是一個二層小樓,有個院子,院子比較破敗,看門大爺聽說他們是實習(xí)的,就將他們帶到了一個小會議室。 “喲,這就是新分來的實習(xí)大學(xué)生啊,大姑娘美小伙子精神頭不錯!”三人等了一會兒,一個五十多歲有點禿頭的男人,穿著中山裝,端著一個搪瓷的茶缸子,笑瞇瞇的進(jìn)了會議室。 三人不知道來人什么身份,只能陪著笑。 “我是這里的總編輯,你們可以喊我老梁!”老梁笑嘻嘻的說道,“上面說分三個首都大學(xué)的高材生給我們,看來果真是名不虛傳啊,來來來,趕緊坐下,這一路上累了吧?” 老梁喊了人幫著三人拿了行李,讓他們一人跟著一個編輯,又給三人安排了宿舍。 余安與方慧都是女生,也就住一個宿舍,國健暉據(jù)說與報社的一個記者住在一起。 晚上老梁還特地請他們?nèi)怀粤孙垼唵蔚慕榻B了一下分社的歷史。 “咱們分社,專門向總社供稿,再由總社轉(zhuǎn)發(fā)給我們,可以說我們從新華社吸取了很多經(jīng)驗,與新華社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分社給予了我們很大支持,有時候我們需要大量國家的信息,必須通過新華社這個渠道,同時我們分社采訪發(fā)表大量反映湖北有影響的稿件給總社?!崩狭盒Σ[瞇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