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更加滿意,問了價錢只要二十五兩,價格也算公道,就一口答應(yīng)下來。安軒家人口少,田地不多,只五畝左右,多是二等地,最終連田地帶房屋以七十兩成交,兩家人寫了買賣契約到鎮(zhèn)上辦好了過戶手續(xù),又交了一份給村里,方伯又趁機把戶籍辦好,等拿到地契房契,他們一家就正式落戶到了青山村。房子有了,還不能立刻住進去,要從里到外修繕一番不說,家里日常要用的東西還缺了很多,都要一一買齊,加上安全田里的幾畝冬麥也一并賣給了他們,還要打理,方伯一家頓時忙的團團轉(zhuǎn),連帶著安軒和秦風(fēng)也要幫忙參謀和采買,跟著一起忙活。與此同時,安如寶和宋初也沒閑著,正忙著往后山上跑,說起他家這座后山,在青山村所有的山中并不算高,被村里人稱作后嶺,卻只在山腰處沿河道蜿蜒出去一座小山包,整體是個圓錐形的多面體,這些面因朝向不同,土質(zhì)植被略有差異,因安如寶早就對他有了大體規(guī)劃,在此基礎(chǔ)上,他需要對每個面進行分析勘察,是以每天吃完早飯就上山,天暗了方才下山,被秦風(fēng)笑稱是長在了山上。至于宋初,開始時安如寶是不同意他一起去的,畢竟要爬上爬下,勞累不說還十分枯燥,可宋初不干,腰上別著他新得的匕首,每天就跟著安如寶轉(zhuǎn),安如寶去哪兒他去哪兒,纏的次數(shù)多了,安如寶也就隨他了。到了山上安如寶要忙著辨別土質(zhì),查看植被,丈量面積,這些宋初都不太懂,偶爾幫忙拉拉標(biāo)尺,蹚蹚道,做些體力活,大多時候就在一邊玩兒,抓兔子、追野雞,掏鳥窩,有時看到花栗鼠窩也不放過,只要他到了山上,必定雞飛狗跳,儼然山上一霸。因毛筆用的不太順手,安如寶拿著從灶里取的炭條,勘察完一處就在紙上或描或?qū)懽鲇涗?,每每忙里偷閑看宋初在一旁一刻不停的鬧騰,倒也覺得不那么勞累乏味了。后山面積不小,勘察工作持續(xù)了十幾天,等方伯家的房子修繕一新的時候,安如寶也弄得差不多了,這一次光紙就用了厚厚的一沓,炭條無數(shù),只要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他寫個詳細的計劃,再做個預(yù)算,就可以跟跟阿爹阿么商量商量后山開發(fā)的問題了。房子修繕好了,等方伯一家把需要的一應(yīng)家具用具買齊,找了個好日子,安軒叫了幾家相熟的人吃了頓飯,一陣鞭炮過后,方伯一家正式搬了過去。幾家相熟的,除了村長家,就還有那七家租戶以及安華,席間安軒和安如喜提了要擴建房子的事情,安如喜點點頭,道:“你們這院子雖說看著大,確實不太住的下人,向外展展也行,正好你這院子兩邊的空地都在你們的地契上,你們想怎么展就怎么展。到時候我給你在鎮(zhèn)里做個登記就行。”安軒忙敬酒謝他,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下來。建房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選址、設(shè)計、找人、準(zhǔn)備建材,大大小小的事情一大堆,既已決定要建,安軒和秦風(fēng)立刻著手準(zhǔn)備。先是選址,他家的院子?xùn)|西兩邊都有空地,哪一邊都行,最后聽了方伯的建議,選在了西面,方伯的理由很簡單,建在西面,兩家更近些。院落的格局經(jīng)由全家人討論敲定后,就開始準(zhǔn)備建房需要的材料。此時村里人建房大多用的還是泥坯,房頂用的茅草,安軒打聽了一下,鄰村就有燒制磚瓦的,只是價錢不低,村里人大多嫌貴,價錢安軒倒是不怎么在意,親自去看了看,發(fā)現(xiàn)那些磚瓦窯燒制的磚瓦質(zhì)量十分好,尤其是磚,用的是當(dāng)?shù)匾环N特殊的粘土燒制,燒出的磚呈暗褐色,非常結(jié)實,讓他很是滿意,按照大體的數(shù)量預(yù)定了一批,也有專門生產(chǎn)泥灰的,就用燒磚的粘土混合石灰制成,安軒也定了一批。至于建房最主要的木料,需要到山上去砍伐,因建房用的椽子檁子大梁都要用木頭來做,木材需求很大,村里人建房,都要找人幫忙,這種找人全靠人緣,人緣好的找的人多,一天就能伐完,差一點兒的就要多兩天,安軒一家剛搬來不久,相熟的就那幾家,就算都來幫忙終究是不夠,好在安軒一開始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伐木前一天去找了安如喜,讓他告訴村里人說有要去幫忙的,每人每天五十文。這種時候顯然錢比人緣要重要,剛好現(xiàn)在農(nóng)活不是太多,到了第二日,全村老老少少來了好些爺兒漢子,就是一些壯實的夫郎都來了,安軒照單全收,數(shù)了數(shù),差不多四十幾人,加上主動前來幫忙的安華、七家租戶的漢子以及方建成、安立成,將近有五十人,安軒將人分成了四組,分別去不同的地方,到底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建房需要的木料都砍了回來,木料砍掉頭冠和枝椏,在院子旁的空地上碼了整整齊齊的幾垛,這些木料要曬上一些時日,直到將水分曬干方才能用。因要留幫忙的吃晚飯,后半晌,路明,安俊、李新、韓石、趙雨等人就過來幫忙,安紹也和阿么一起來了,進院就先往四周看了看,沒有看到安如寶,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安俊也沒指望他能做甚么,正好安豐一直在旁邊搗亂,就讓他抱著安豐去院里玩兒。院子里聚集了許多孩子,宋亦、安如玉、安良和楚離都在,楚離自第一次來安軒家后,除去年節(jié)安軒一家去玉興城那些日子外,經(jīng)常來安軒家玩兒,早跟宋亦和安如寶混熟,今日孩子多,雖還有些怯怯的,到底不比面對大人時的局促,繃著小臉玩兒的也挺高興。安豐剛會走,安紹已經(jīng)成年,跟他們玩不到一塊兒,只好坐在旁邊看著,安豐看著別的孩子玩兒的熱鬧,也在安紹懷了呆不住一個勁兒的掙動,安紹只好一邊哄他一邊想心事,正想著,聽院門一響,他抬頭看去,就看到安如寶和宋初相攜走進院內(nèi)。家里砍樹用不到他們兩個孩子,他們今日照常去的后山,這會兒剛下來,宋初收獲不錯,掏到了一窩鳥蛋用兩手捧著,一進院就被孩子們看到了,一窩蜂的跑過去把他圍住,爭著搶著要看鳥蛋,把安如寶直接擠到了一邊,剛好就到了安紹跟前。安如寶并沒有看到安紹,眼睛一直沒離開被孩子圍住中間,正給孩子們講自己掏鳥蛋過程的宋初,那眉飛色舞略帶炫耀的小模樣讓他微微勾起嘴角,倒是安紹有些慌亂,抱著安豐站起來,面紅耳赤了半天,方低著道:“如寶,你……你回來了?”安如寶這才看到他,略帶歉意地道:“原來是安紹哥哥,你也來是幫忙的吧,真是太麻煩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