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兩人便帶著黑墨在第三天上路了。寧楚不知道徐子陵找寇仲都談了什么,但他事先勸了一下徐子陵,沒直言自己的武功,只是勸他別怪寇仲,那天晚上他自己也有錯。但徐子陵聽了這話以后表情更加難看,寧楚便住了嘴,不敢多說了。雖然擔心寇仲和徐子陵兩人的關系,不過他也知道他們的感情頗深,也不會自作多情地覺得他們兩人會因為他而鬧翻。頂多僵持個一陣,就會合好。倒是徐子陵見他擔心,反過來勸他,他是因為不想參與寇仲爭天下的霸業(yè),正好借這個機會離開。寧楚這才放下心來,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即將要與石青璇見面的期待中。至于他尋找床伴的事情,還沒列入他的日程當中。一來是還有一陣時間,二來他真的想回避這個問題,下次發(fā)病的時候,挺得住就先挺挺,實在不行還有步三爺留給他的九草續(xù)命丸,咋也能挺的過去。急急忙忙離開洛陽,寧楚其實也知道,想和寇仲分開冷靜冷靜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盡快離石之軒更遠一些。在天津橋上對石之軒含怒出手,只是在聽到自己是個殘次品時的反射性反應,后來回想起來,自然是不敢妄想這輩子還能有殺死石之軒的可能,只能逃得越遠越好。寧楚知道他對石之軒有些太過在意了。在潛意識里,其實寧楚是有點不相信自己還活著。因為他穿越到一個虛幻的世界里,不同于真正歷史里。寧楚有時還會以為這是自己做的夢。況且他成為了原著里沒有過的角色,所以需要拼命找尋自己真正存在的證據。而這個世界上,和他有關系的,就只有他的家人。他的娘親碧秀心已經死了,他jiejie石青璇肯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只有石之軒能證明他存在過。況且父子親情,這個血緣關系,他自己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就是非常在意。但自從被石之軒說了他是殘次品后,寧楚就完全斷了這個念頭。是他不要他的,難道他還求著他要他嗎?犯傻犯過一次也就罷了,他可不想一直犯傻下去。徐子陵則想帶著寧楚離開那個烏煙瘴氣的洛陽散散心,兩人便帶著黑墨,駕著一葉輕舟,沿通濟渠南下,到達通濟渠和淮水的交匯處。若西轉入淮則幾個時辰到達鐘離,本來交通非常方便。只可惜因為戰(zhàn)亂,河道上駐有戰(zhàn)船,又以鐵鏈橫渠,不準任何船只通過。徐子陵和寧楚不想節(jié)外生枝,就在那里棄舟登陸西行,改為南行,只要抵達長江,便可設法坐船西上。途上不時遇上了荒廢的村落,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所以他們專找荒無人煙的山野走。此時正是晚夏初秋之際,處處風光綺麗,充滿自然的野趣和生氣,使他們忘記世間的腥風血雨。這一路,讓寧楚別有一番感觸。和侯希白在一起時,都被安排得好好的,極少有風餐露宿的時候,往往都會適時加快速度或者放慢速度,天黑前定會找到借宿的地方。但和徐子陵一起上路,兩人悠閑自在,看到哪里風景好,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算夜宿林中也無所謂,全憑感覺行事,有種無憂無慮的輕松感覺。沒有侯希白的風趣解說,徐子陵更像是個悶葫蘆,但在談到什么事情時,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絕不無趣。寧楚本就是個少言寡語之人,習慣了獨自思考,往往想到一事陷入了自我世界,但在回過神的那一刻,絕對會找得到伴在他身側的徐子陵。相比侯希白的朋友間的相處,跋鋒寒的強勢主導,或者寇仲兄長式的照顧,徐子陵的這種默默守護的感覺,讓寧楚非常受用,心中越發(fā)覺得只有這樣的男子才適合他jiejie石青璇托付終身。徐子陵不知道寧楚都在想什么,但卻能感覺到他停留在他身上的目光次數(shù)越來越多,有時還偷偷地凝視著他,心中不由得凝聚起不知名的期待??v使覺得是自己妄想,但卻無法不去胡思亂想,最后反而是自己不敢對上寧楚的視線,強自默念長生訣,做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徐子陵不急著趕路,在他心里,和寧楚獨處的時間再多一些也好。就算兩人什么都不說,只是看著他采集草藥,閑時撫琴,也是愜意無比的。這一路上兩人的心思暫且不表,黑墨倒是非常開心。它終歸是不適合呆在人多的地方,在洛陽的一個月內,讓它渾身都難受,所以幾乎都不怎么回宅院陪寧楚,寧愿混在山林里折騰鳥獸。這下隨寧楚南下,同行的還是它看得最順眼的徐子陵,自是很歡喜。兩人一豹相處和諧,寧楚在走了幾日之后,便開始擔心就這樣盲目在山林間亂闖,是否真的能遇見石青璇嗎?且不說時間對不對得上,這路線根本就是他們胡亂走的,全靠天上的星辰辨別方位,哪里會有那么巧?所以寧楚便日趨頻繁地開始撫琴,希望琴聲能在山林中傳出的范圍更遠些,若是石青璇能聽到,認出他的琴聲,這樣還靠譜一點。不過這也是他的一廂情愿,他的那個jiejie非常有可能根本就不在附近,或者早就離開了。但寧楚還是盡量多彈著琴,徐子陵也以為他這幾天閑情大發(fā),便更不急著趕路,享受地聽著他撫琴。然后,在某日的午后,陽光燦爛之際,在琴聲中多了一抹簫音,寧楚便知這世上,還是有緣分一詞的。作者有話要說:嗯……這章過渡……大家都知道下一個床伴會是誰吧…………咳…………另,開定制印刷啦,喜歡收藏靖康的同學可以下手了哦~~點擊進入:點擊進入定制印刷:4242、第四十二章心意...柔和清澈的簫音像是在大自然風拂葉動的靜謐氣氛中緩緩起伏,寧楚的琴音一斷,靜下心來聽那簫音,旋即十指一動,主動變調迎合起簫音的旋律。自從和侯希白學琴之后,寧楚才知在王通府上他在石青璇演奏時擅自穿插是極其不禮貌的一件事。琴簫合奏并不是隨便就能配合的,簫音本就空靈,琴音很容易就會蓋過簫音。就如同現(xiàn)代小提琴和鋼琴合奏時,鋼琴乃是伴奏,而不是主導地位。寧楚一想到這里就非常汗顏,他當時那么無禮,自我感覺那么良好,石青璇居然也沒當場翻臉,可見他jiejie的修養(yǎng)有多好。此時終于有了再次琴簫合奏的機會,自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徐子陵一直在閉目養(yǎng)神,在聽到簫音后也并沒有多注意,以為是深山中的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