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車夫出聲催促,便也顧不上再糾纏,駕車走了。元清帝聽著老媼的話和心聲不由掀開簾子瞧了一眼,這樣的談吐,聽著不像是尋常百姓。然而老媼外表瞧著卻與尋常婦人沒有什么不同,一樣飽受風霜,只頭發(fā)相比其她老媼梳得更整齊些。馬車很快將她的身影甩到后面,按著標牌上的箭頭找到了停車場。停車場開辟在一片空地上,約莫是從周圍哪家后院的果園分出來的,還殘留著未砍伐完的果樹,柵欄看起來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修繕的。門口蓋著一間小屋,屋前橫著一根圓木,恰好擋住了進去的路,見有車來,里頭快步走出一個老者來,年約花甲,手里提著掃帚和簸箕,到了跟前放下來,招呼道:“客人稍等?!?/br>說著立刻進了小屋,拿出一個小冊子,掏出一小截鉛筆,筆頭壓重將車牌登記下來,一共寫了兩份,撕下下面一條給梁平安:“半個時辰三文錢,一個時辰五文錢,不足一刻算前頭,超過一刻算后頭,您將條子收好,可千萬別丟了,否則便得去車管局出證明才能提車?!?/br>梁平安瞧得一愣一愣的,心里連連嘖嘆,雖然大體概念是他們提出來的,但并沒有參與具體施行,這還是他頭一回親身體驗,以往都是直接交給下面人去辦。相比之下元佩就淡定多了,他常在宮外隨意跑,熟悉的很。元清帝伸手接過條子瞧了瞧,不過兩指寬,除了車牌號還寫了時間,這會是辰時三刻,后面還畫了一條線,留著空白,顯然是等填寫取車的時間。翻了翻記憶,回想兵部呈上來的折子,確實有提過這一套規(guī)章。這樣記錄,不管是停車的人還是看管的人都有明確的記錄,而有了時間比對,屆時核對賬冊時,便不怕會少了銀錢。老者挪開圓木,放馬車進來,然后跟在車旁指揮著他們在一處空地上停下來,將韁繩在樹上綁好。元清帝下馬來搭話道:“老丈這字寫的極好?!?/br>鉛筆問世不足一年,鉛筆字寫得同毛筆字一般好的不多,很多人習慣了毛筆,用起來總是會別扭,這位老丈寥寥數(shù)筆,卻渾然天成,仿佛已經(jīng)寫了許多年。老者慚愧道:“哪里哪里,不過熟能生巧,寫得多罷了,當不得郎君如此夸獎?!?/br>【恐怕沒人會信我當年也是差點就要考舉的人,唉?!?/br>元清帝倒也不驚訝,想來這老者應當是幼時家境不錯,后來落魄了而已,這樣的人家在長安不算稀奇,相反的也有不少。他更在意別的:“這停車場可是老丈所包?”老者聞言瞧了元清帝一眼,搖頭笑笑:“小老兒哪有這樣的本錢,不過仗著識得幾個字,又身體還硬朗,得主家賞識,討份活計罷了?!?/br>【這郎君莫非是哪位官爺?】元清帝也笑笑,只是隔著口罩圍巾只能看到眼睛:“冬日天寒,老丈辛苦了。”“哪里。”老者笑道,“這點辛苦算什么,比起從前可不知輕松了多少,不瞞郎君,小老兒與內子相依為伴,若非膝下還有一孫兒,去年冬災時便要撐不住去了,還是上頭圣人圣明,修了這路,內子得了掃路的活,小老兒也得主家賞識,冷一些又如何?總比餓死的強,您說可是?”元清帝不由想起方才所見的老媼,有可能便是這老者的妻子。老者瞧著頗多感慨,似乎想起了往年的心酸,眼眶泛了泛紅,卻又很快露出笑來:“再者,得圣人體恤,給清潔婆子們發(fā)了御寒的棉衣,從頭到腳一整套呢,小老兒也跟著沾了光,還有吉祥小吃城的優(yōu)惠券,即便不去兌換,拿來跟人換錢也成,以往哪想過有這等好事,都說圣人是真龍下凡,造福百姓來了!”元清帝微愕,竟然還有這種說法,面上略窘,雖然被百姓稱頌叫他心中高興,但這也太過了些,好在遮的嚴實看不出來。說話間到了門口,便結束寒暄出了停車場。這會正是早膳世界,元清帝特意空著肚子出來,走了一段,瞧見一家食鋪似乎十分興旺。“去瞧瞧?!?/br>人多說明味道好。“不知道是賣什么的?!绷浩桨搽S口道。【聞不到味道。】元佩忽然咦了一聲,見元清帝和梁平安看過來,笑道:“我知道是賣什么的,豆花泡饃,這是我那弟子俞六郎父母開的店。”【原來開在了這?!?/br>俞六郎元清帝知道,是元佩收下的第一個弟子,仵作世家出身,母親是樂人,元佩收了他為弟子后便按說好的消了他的賤籍,后來連他父母的也一起上書獲準消去了。元佩朝食鋪瞧了幾眼道:“六郎先前跟我提過他父母開了食鋪,沒想到生意還挺紅火?!?/br>這開鋪子的主意還是他隨口提的,雖然消去了賤籍,但同時兩人也算沒了工作,他們在長安城生活慣了,也從未種過地,置田倒不如開個鋪子,連帶住的地方也有了,離俞小六也近些。元清帝當即道:“既然是你弟子家的鋪子,如何也得去嘗嘗?!?/br>他本就是來體察民情的,正好一舉兩得。第109章物流俞六郎家食鋪的名字就叫小六食鋪,鋪子不大,里頭擺著八張桌子,元清帝三人進去的時候正巧里頭有一桌結賬,忙坐了過去。元清帝挑了正對墻的位子,如此一來別人看不到他。梁平安和元佩在他左右兩邊坐了下來。店里坐著的并非全是尋常百姓,也有穿著稍好一些的富足之人,不過像元清帝這一瞧就是富家少爺?shù)膮s只他一個,收拾碗筷的小哥神情緊張,說話都結巴了起來:“幾、幾位要點什么?”【難道是來找六哥兒的?】元清帝左右打量著,鋪子雖小,卻收拾的很干凈,墻上還掛著幾幅畫,后頭有門,應該是通到后院。灶直接起在了門口,婦人掌勺,男子打下手兼端飯,兩人也都收拾的干干凈凈,甚至比一些進店來吃飯的人還要整潔。元佩笑瞇瞇張口就來:“就要你們的招牌,要三碗,告訴你們掌柜做的好一些,我家少爺可是聽說你們家味道好,專程來吃的。”小哥見幾人和善,神情也沒有那么緊張,笑起來,帶著幾分驕傲:“那幾位可是來對了,小的敢拍著胸脯說我們家的豆花泡饃,那絕對是全長安城一絕,您瞧瞧,這臘月都不少人來,喜的就是這個味,您放心,保證您不會后悔跑這一趟!”臉上心里笑得樂開了花:“勞煩問一句,幾位要大碗小碗,可有什么忌口?”元清帝看了梁平安和元佩一眼,兩人均搖了搖頭,便道:“三大碗,沒有忌口的。”“好嘞,您稍等?!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