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書迷正在閱讀:遠(yuǎn)古種田攻略、系統(tǒng)快穿之達(dá)成成就、花式勸男神剃光頭、少數(shù)派旅人、老大,你書念的真好!、飄窗上的仙人球、那只是故事、[海賊]風(fēng)之曲、大齊皇貴妃、假可憐與真霸總
多湊點散戶,當(dāng)即道:“成,到時候我去喊你,你家在大圩村是不?” 姚祺年點頭。 “大兄弟,你看我這拖拉機(jī)...你還要不?”東子急欲將拖拉機(jī)轉(zhuǎn)賣出去,搓著手道:“價錢好商量,六百塊,你看能不能要?” 實話說,六百塊確實是良心價,如果不是東子急著用錢,他可舍不得這么點錢轉(zhuǎn)給別人。 “這樣,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回頭給你答復(fù)?!?/br> 姚祺年也心動了,只是他不能單獨做決定,畢竟是置辦大件農(nóng)具器械,起碼得讓家里人知道。 回去之后,姚祺年就向姚四海他們說了這事。 “六百吶!”王乃云問道:“娃他爸,咱家現(xiàn)在還有多少錢?” “加上這趟掙的,手里還有一千二。”姚四海往桌腿上敲敲煙袋桿,道:“倉庫還沒蓋,蓋倉庫估計得兩百來塊?!?/br> 這種情況下,再買拖拉機(jī),錢就有些緊巴了,何況他們還要收稻谷。 一時間,大家伙都陷入沉默中。 貢付姐看了眼公婆,開口道:“不行我從娘家借點,他們剛賣完糧,手里有點積蓄。” 頓了頓,她又輕聲補充:“實在不行,咱們到年末給點長利錢就是?!?/br> 貢付姐這么說,也是為她娘家著想,錢擱著也不能生錢,還不如他們借來使,一年多個十幾塊,夠她娘家買油鹽醬醋了。 姚祺田點頭道:“咱家豬也能賣了,四頭豬怎么也能賣三四百塊,賣了咱們再養(yǎng),等養(yǎng)到年末,又能送去副食品店?!?/br> 原本養(yǎng)成一頭豬得要將近一年的時間,自從他們給豬喂米糠,生長周期縮短到半年,一年賣兩次豬,對姚家人來說,也是筆可觀的收入。 商量之后,大家最終決定,還是先把拖拉機(jī)買下,畢竟機(jī)會可遇不可求,花六百塊買輛七成新的拖拉機(jī),真的是良心價了。 找時間,姚祺年跟他大哥一塊去東子家,把六百塊給東子,又請和東子同村的大舅作公證,立下字據(jù),雙方簽字按手印,之后這輛拖拉機(jī)就算歸了姚家。 回去路上,兄弟兩開著拖拉機(jī),煙囪一路突突突冒煙,不是一般的拉風(fēng)。 姚祺田大聲道:“年娃子,你來開,我看著。” 這年頭,會開拖拉機(jī)可是個大本事,哪家小伙兒要是會開拖拉機(jī),十里八村的大姑娘瞧見了都另眼相待。 當(dāng)然,此時姚祺年完全不知道會開拖拉機(jī)的小伙兒魅力有這么大,他只是純粹想學(xué),以后開拖拉機(jī)送貨也方便。 姚祺年本身就聰明,又年輕,學(xué)東西特別快,沒過多久,他就能開拖拉機(jī)去山上拉石頭了。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天開拖拉機(jī)經(jīng)過張家灣生產(chǎn)隊時,有大姑娘往他駕駛座上扔了兩把水芹菜...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年代會開拖拉機(jī),比現(xiàn)在開跑車還拉風(fēng)o(╯□╰)o PS:謝謝妹紙的地雷,么么噠O(∩_∩)O~ 炸饅頭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7-12-03 06:49:24 第16章 借蔥獻(xiàn)佛 兩把水芹菜不偏不倚,正砸中姚祺年褲襠,夏天露水重,水芹菜還滴著水,幾乎瞬間把他褲襠印濕大片,連帶著小姚也受到了驚嚇。 姚祺年氣,直接抄起那兩把水芹菜砸了回去。 這不是耍流氓么! 要是換作旁人,知道啥叫“拋果盈車”,說不準(zhǔn)還能和砸水芹菜的姑娘成就一段佳話。 可惜咱們年娃子理解不了,砸回去不夠,還沖人姑娘瞪了一眼,把人姑娘瞪得臉上一陣紅白交錯,什么話也不說,掉頭就跑。 徒留姚祺年擱原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大早上的,他是碰上神經(jīng)病了? 好在姚祺年不是瞎幾把亂想的人,倒沒把這事擱在心上,換擋加速,拖拉機(jī)一路突突突到山下,姚四海跟姚祺田已經(jīng)打了一堆石頭,父子兩光著膀子,揮汗如雨。 “年娃子,你褲襠怎么了?” 姚祺田奇怪的瞅了眼,那眼神,分明在說:這么大的人了,撒尿也不知道扶著。 姚祺年不想解釋他碰上神經(jīng)病的事,有些無力的擺擺手:“趁著天涼快,趕快搬石頭,我先拉一車回去?!?/br> 眼下正是農(nóng)閑的時候,也不著急送貨,全家人就商量著先把糧倉建起來。 基本上每個莊稼漢都兼任泥瓦匠,普通的打地基、砌墻、拌水泥,還難不倒他們,只有在上房梁時,需要花錢請專門的泥瓦匠來家里做活,管吃管喝,一天還要給五毛工錢。 這個夏天,父子三人別的事不干,齊心合力把糧倉蓋了起來,約莫有一百平方的面積,少說能裝上萬斤糧食。 “到明年,咱們爭取再蓋幾間新房,年娃子大了,也該建新房娶媳婦了?!?/br> 姚四海少有這么激動,去年這個時候,家里還一無所有,到今年自行車、拖拉機(jī)、糧倉,別人家有的,他們有,別人家沒的,他們也有了。 “爸,咱們擱哪蓋?”姚祺田道:“咱家分的地離村子太遠(yuǎn),都不適合拿來做房基地?!?/br> 他們現(xiàn)在的房子還能住,推倒翻新劃不來,不如選地基再建。 這些姚四海不是沒考慮過:“不行咱們就跟村里人換地,房子還是建到村子里好,要不然單門獨戶遇到點事都不方便照應(yīng)?!?/br> 說著,姚四海又問小兒子:“年娃子,你看怎么樣?” 姚祺年沒意見:“爸,這事聽你的?!?/br> 之后全家人就商量著跟哪家換地,換哪塊地。 大家伙都說的熱火朝天,貢付姐一反常態(tài)的沉默,幾次三番的朝她男人看,可惜姚祺田絲毫沒察覺,倒是姚祺年注意到了,揉揉眉頭,有些無奈。 他最擔(dān)心的還是來了。 天下無不分家的兄弟,再要好的關(guān)系,最后都會因為利益而牽扯出種種不快。 姚祺年能理解貢付姐,她嫁進(jìn)姚家時,姚家還窮的叮當(dāng)響,沒給她置辦過什么,住的也是老房子,輪到他,就是蓋新房,置辦新家當(dāng),差別這么大,沒意見才怪。 思及此,姚祺年開口道:“爸,給大哥大嫂先蓋,我不急,住哪都一樣?!?/br> 反正在他看來,都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