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8
字破譯出來,轟然倒地。 嘉靖感動的哭了,“快去宣太醫(yī),藍神仙有一點差錯,朕要他們的腦袋!” 小太監(jiān)把藍道行抬下去,嘉靖這才迫不及待拿起翻譯出來的方子,仔細觀看,這是一個配置藥酒的方子,要用一百種鮮花,經(jīng)過一百道工序,繁瑣程度,令人眼花繚亂。 嘉靖看得眉開眼笑,“果然是黃帝的御方,非同凡響,快,讓他們立刻照著方子配置,玉液瓊漿配置完成之前,朕要齋戒沐浴,閉關(guān)清修?!?/br> 也不管其他人說什么,嘉靖是我行我素,說什么都沒有用。在嘉靖閉關(guān)第三天,藍道行緩了過來,這一次其他的老道看他的眼神都變了,誰讓人家有本事,有圣眷??! 藍道行也不客氣,心說你們排擠我,瞧不起我,這回如何,老子背后有人,才不是你們這些土鱉能比的呢! 沒別的說的,藍道行主持配置藥酒,一道道工序都仔細斟酌,一點不許差了。又忙活了一個多月,才把瓊漿玉液配置出來。 這段時間里,最無奈,最憤怒的就是嚴家父子,他們怎么也料不到,完美無缺的陷害方案,張經(jīng)的腦袋眼看就掉了,竟然橫生枝節(jié)一拖一個多月,俗話說紙里包不住火,越來越多的真相傳到了京城,京中的官員雖然不敢上書救張經(jīng),但是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彈劾趙文華和胡宗憲,人言可畏。嚴氏父子就好像坐在了火山口,所幸嘉靖在閉關(guān),也無暇處理這些破事,只能挨著吧! 等到瓊漿配出,嘉靖雖然想嘗嘗,可是畢竟有些擔憂,他將瓊漿賜給了陸炳和朱希忠,美其名曰君臣共享,實則是他們試試藥性。其實本來是可以用小太監(jiān)的,無奈藍道行說了,這酒的威力不同尋常,必須真正的爺們才能體會奧妙。 果然,第二天陸炳和朱希忠就雄赳赳氣昂昂到了玉熙宮,說了什么不知道,只是聽人說,當天晚上,不近女色的嘉靖皇帝就招了十名美女入寢宮…… 第307章 死里逃生 “咱們這位皇帝有三大毛病,第一是疑心病重,第二是剛愎自用,第三是死不悔改,哪怕明知道自己錯了,也不肯認錯糾正。就比如越中四諫,沈煉公,椒山公等人上書彈劾jian黨,一開口就是五大罪十大jian,就是竊主上之威福,蒙蔽圣聽……這些話外人看起來沒錯,彈劾jian黨的諸公也以為沒錯,可是陛下看在眼里,就大錯特錯。英明睿智的嘉靖皇帝,大明中興之主,豈會忠jian不辨,是非不分,哪里用得著一幫酸腐文人指點教訓??吹饺绱俗嗍?,陛下心中就先膩歪了一半,僅憑剩下一半的力道,又如何能擊敗jian黨,就算是堵上了性命,做博浪一擊,也只是竹籃打水,反而害了自己?!?/br> 徐渭背著手,搖頭晃腦,大聲說道。 唐慎聽在耳朵里,也笑道:“文長先生高見,就拿此次張部堂來說,他以為只要自己打贏了,就能一俊遮百丑,哪里知曉陛下認為他是出于私心作祟,功勞越大就越是可惡,這時候上書,無異于火上澆油,睿智天子,豈容小臣指指點點!所以要想救張部堂,道理講不通,唯有動之以情。毅兒用巨龜口含百花仙酒的方子,做玄龜獻瑞,陛下服用之后,必然歡喜,甚至大赦天下。而且拖延了時間,陛下也就冷靜下來,嚴黨的害人招數(shù)自然會露出破綻。妙啊,真是太妙了!” 老爹和徐渭不停贊嘆,唐毅臉色發(fā)紅,靦腆說道:“爹,再夸下去,孩兒可就要驕傲了?!?/br> “驕傲又如何,我兒做到了別人不敢做,不能做的大事,當?shù)倪€不能高興嗎?” “是啊是啊,行之,我看咱們該大吃一頓?!?/br> 唐毅輕笑道:“文長兄,你哪天少吃了?” “是嗎?”徐渭撓了撓頭,笑道:“對了,行之,你怎么沒把巨龜一起獻上去啊,多了一只玄龜,咱們陛下就更愿意相信了,指不定這時候張部堂就出來了,再一高興,就官復原職了。” “不可能!”唐毅笑著擺擺手,“若是張部堂官復原職,就代表抓錯了,陛下是不會認的。他能給,但是誰也別想從他的手里搶,咱們這位皇帝是很有性格的!至于象龜嗎,那玩意憨憨傻傻的,伺候又費事,初看一眼,驚為神物,要是看多了,指不定就穿幫了。不過鋪墊到了這一步,若是李太宰和徐閣老他們還保不住張部堂,干脆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徐渭愣了一下,撫掌大笑,“說得好,該讓他們發(fā)愁了!” …… 要說這些日子,最郁悶的是誰,莫過于吏部尚書李默,當他得知嚴黨對張經(jīng)下手,氣得發(fā)瘋,滿朝文武誰都知道他是張經(jīng)的同鄉(xiāng),交情不淺,嚴黨攻擊張經(jīng),根本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李默當時就想著求見嘉靖,替張經(jīng)說情,他還沒有出府,有個家丁送來了錦衣衛(wèi)的一份信,展開一看,是陸炳的字跡,上面寫道:老師莫忘夏言之死! 一句話,好似晴天霹靂,雷得李默外焦里嫩。 大明朝雖然不像宋朝那樣善待士人,但是也不會輕易殺人,就比如大禮議帶頭鬧事的狀元楊慎,也活得瀟瀟灑灑。但是有些事情絕對不能碰,碰了必死無疑,比如近侍結(jié)交邊臣,大臣暗通藩王,再比如通倭……這些舉動都代表著一件事,你在覬覦皇權(quán),圖謀不軌,踩了紅線,必死無疑。 李默雖然脾氣急躁,也不是傻瓜,他最大的助力就是陸炳,可是此案陸炳為了避嫌,根本不會幫他,還未開戰(zhàn),廢了一半功力,李默困坐書房,整整一晝夜。熬得眼圈通紅,他發(fā)瘋一般,把書房擺設(shè)砸得粉碎,最后像泄氣的皮球,坐在椅子上喘息。 “多行不義必自斃!嚴嵩你做初一別怪老夫做十五!明年就是外察之年,別管你推舉誰接任東南總督,老夫都不會客氣的!” 明代對于官員可不是任命了就完事,而是由完整的考察制度,除了三年一考,三次考滿才能升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京察和外察,所謂京察每六年一次,主要針對京官,五品以下由吏部和都察院會同考察,四品以上,則需要上書自陳,由皇帝裁決去留。至于外察,則是三年一次,由吏部主持,很不巧,明年就是外察之年。 李默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外察內(nèi)閣插不上手,唯一值得顧慮的就是都察院,可是去歲左都御史資歷最深的屠僑致仕,接掌都察院的是周廷,此人雖然黨附嚴嵩,但是資歷威望都沒法和李默相提并論。 更何況有陸炳在,周廷也不敢和李默分庭抗禮。 也就是說,只要再等大半年,李默的機會就來了。到時候他騎著四不像,手拿打神鞭,背后背著杏黃旗,看誰不順眼,就送上封神榜,化為灰灰,那才叫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眼下雖然折了張經(jīng)和李天寵兩大干將,一旦掌握外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