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8
搶占了濟州島,把島上大靜和旌義兩個縣的官吏都給推到了大海里喂魚了,他們占據(jù)了大靜縣衙,自稱是總督府,要求朝廷承認(rèn)。至于朝鮮呢,他們的使者已經(jīng)在望京等著了。” 聽完唐毅的話,大家伙都傻了,乖乖,“我說行之,你派的是使者啊,還是海盜?。俊蓖跏镭懝纸械?。 “當(dāng)然是使者,是使者,只是當(dāng)使者之前,是海盜?!?/br> 唐毅得到消息之后,也是一腦門子汗,他派往安南的船隊,是席慕云手下人帶隊的。席慕云那家伙有多大的膽子,那就不用說了,別說租借一個金蘭灣,他要是去了,沒準(zhǔn)就占地為王了。 至于去朝鮮的船隊,是由徐邦陽負責(zé)的,沒想到這位少國公不知道怎么滴,也染了一身匪氣。 唐毅告訴他要務(wù)必開拓市場,好家伙,他就讓人搶占濟州島,還殺了人家的官吏。 現(xiàn)在兩個藩國都來打官司了,要是傳出去,大明的水師就這個模樣,好說不好聽??!眼下唐黨正在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難保不會有御史言官做文章。 “我看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相反,還值得大肆慶祝!” 徐渭突然說話了,“行之,不是東南的產(chǎn)品滯銷嗎,不是缺少金銀嗎,通商貿(mào)易,開拓市場,不正是需要的嗎?” “文長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么干不講道理……” “什么道理,天下最大的道理就是你我都是大明的臣子,都受著百姓的供養(yǎng),現(xiàn)在百姓有了困難,咱們要替百姓排憂解難!區(qū)區(qū)兩個藩國算什么!”徐渭一揮巴掌,重重拍在了桌面上。 “告訴他們,不識趣的,就滅了他們的國,大明有這個能力!” 第1007章 外儒內(nèi)法 “徐文長,你瘋了?”陶大臨尖叫道:“你這是霸道,治國要用王道,要讓四夷賓服,你這么干,一肚子的孔孟之道哪去了,朝廷會亂的!” “孔孟之道?孔老夫子教了怎么解決白銀危機嗎?孟老夫子教了怎么擴大需求嗎?什么叫王道,什么叫霸道,眼下要的是生存之道!”徐渭毫不客氣道:“行之剛剛說了什么,咱們現(xiàn)在被捧上了天,要是解決不了問題,到時候你我,還有陽明學(xué)會,都會摔得粉身碎骨!想讓老百姓信服咱們,靠的不是仁義禮智,靠的是利益!靠的是能填飽肚子,能賺到銀子!別指望老百姓會寧可餓著肚子,也去支持咱們,伯夷叔齊那樣的傻蛋沒幾個!” 都知道徐渭偏激,沒想到他竟然到了如此地步,陶大臨被說的臉色鐵青,諸大綬生怕他們兩個打起來,急忙插嘴道:“文長兄,你說的貌似有理,可是你想過沒有,一味霸道,一味強橫,四夷紛紛作亂,到時候四面用兵,烽火連天。我大明要出兵,需要消耗多少軍費?那些蠻夷之地,舉國皆兵,加上占據(jù)地利人和,會讓我們付出多少代價?遠的不說,西南的韋銀豹作亂,綿延四朝,到現(xiàn)在還沒有個頭兒,咱們不能用制造一個大麻煩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小麻煩?!?/br> “小嗎?我看不小了,東南百業(yè)凋敝,光是沒了工作的織工就有二三十萬,今年之內(nèi),不能讓工場重新運轉(zhuǎn),保證有人會彈劾行之,彈劾在場的諸位!” …… 漸漸的十幾個人都加入了爭論,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但是仔細聽起來,卻會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從最初的王道、霸道之爭,轉(zhuǎn)移到了非?,F(xiàn)實的問題。 比如諸大受和陶大臨他們就認(rèn)為眼下大明積弊叢生,財政窘迫,拿不出錢打仗,更不能到處點燃烽火,免得無法收拾。 就拿安南國來說,成祖爺當(dāng)年出兵,消耗多少?結(jié)果還是沒能長久占領(lǐng),成祖駕崩了,安南國就重新反叛。由此可見,征服安南根本不現(xiàn)實,付出的代價遠遠多于得到的利益。 徐渭,王世懋,還有沈林,他們堅持認(rèn)為要強硬,要不惜一戰(zhàn)。打起來才好,只有打起來,才有訂單,才有工作機會,對付俺答,就興旺了多少作坊,打安南不為了開疆拓土,轉(zhuǎn)嫁危機總可以吧! 見慣了朝堂唇槍舌劍,唯獨這一次的爭論,讓唐毅十分欣慰。 努力了十幾年的光景,至少他身邊的人已經(jīng)深受影響,多數(shù)都拋棄了虛妄的儒家理想,轉(zhuǎn)而變得務(wù)實起來。 好,這就是好現(xiàn)象! 唐毅十分享受,滿臉含笑聽著。 徐胖子爭得滿頭大汗,臉紅脖子粗,趁著擦汗的功夫,看到了唐毅那么安逸,氣得他鼻子都歪了。 “行之,你惹出來的事情,你說吧,該怎么辦?” 王世貞也湊過來,說道:“行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你拿個主意?!?/br> 唐毅呵呵一笑,“你們說的都對,我也都不反對?!?/br> “不許和稀泥!”兩邊的人一起沖著唐毅怒吼。 看著一雙雙猩紅的眼睛,唐毅嚇了一跳,要是再裝蒜,他們沒準(zhǔn)把自己撕了。 “其實把你們兩邊的設(shè)想合到一起,就是答案?!碧埔愕鲁鏊膫€字:“外儒內(nèi)法!” …… 同樣標(biāo)榜以儒道治國,為何有漢唐之強,也有兩宋之弱? 唐毅覺得其中的奧妙就是漢唐只把儒家當(dāng)成漂亮的外衣,裝飾用的,骨子里卻是法家的那一套東西,信奉的是富國強兵,重法令,講實際。 到了兩宋,尤其是理學(xué)大興之后,讀書人越發(fā)被馴服,不但外面是儒,內(nèi)里也是儒,骨頭也就軟了,腰也挺不住了,說話也不大聲了,精氣神都沒了…… 偏偏又沒有多少人能表里如一,結(jié)果就是所有人都變得偽善起來,明面上把仁義禮智信喊得聲音震天響,暗地里蠅營狗茍,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外儒內(nèi)法,這四個字,就是唐毅的對外方針。 外面是儒,衣著必須華麗,辭藻必須好看,總之要包裝的花團錦簇,哪怕是吃人rou,也要拿著刀叉,鋪上紙巾,還要很裝蒜的問一句:要幾成熟的? 至于內(nèi)里,那就奉行利益至上,無利不起早,好處一定要吃干抹凈,絕對不客氣。 “大家伙方才說的都有道理,文長兄的看法沒錯,我們必須打開市場,必須獲得訂單,讓東南的經(jīng)濟起死回生。至于端甫兄擔(dān)心的,同樣沒有錯,我們不能陷入戰(zhàn)爭的泥潭,朝廷承擔(dān)不起?!?/br> 見唐毅還在和稀泥,大家都快要爆炸了。 “所以啊,就需要找一條兩全其美的道路,既要市場,又要避免戰(zhàn)爭。” “真的能做到嗎?”大家伙都滿心疑問。 “當(dāng)然要你們開動腦筋了,凡事都一目了然,跑到書本上都有答案,還要當(dāng)官的干什么,這個就算是大家伙踏上高位的第一道考題,我希望三天之后,你們都拿出一個方略出來?!?/br> …… 魚和熊掌,到底能不能兼得,從唐毅這出來,就陷入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