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0
內(nèi)戰(zhàn)火紛紜。 此時, 大宋朝廷依舊是歌舞升平,醉生夢死, 不論皇帝還是朝臣都沒有想著要趁此機會奪取大遼土地為大宋國土。 而大理國內(nèi), 此時段正明已經(jīng)退位, 繼任者是鎮(zhèn)南王世子,也就是段逸在十年前成為大理皇帝了。 段逸現(xiàn)在在世上的綽號是戰(zhàn)爭瘋子,在過去二十多年里, 他先把時常sao擾大理邊境的蒲甘王朝及其周邊小國收歸大理國土,后又與吐蕃奮戰(zhàn)多年, 吐蕃禁不起他的蠻打, 只好伏地投降, 甘愿作為大理的附屬存在。而他的岳家回鶻,見女婿這么兇殘, 又有女兒牽線搭橋,主動向大理俯首稱臣。 那么就剩下西夏和大遼了,他暫時只對西夏用兵,西夏求得大遼派兵增援, 所以大理和西夏的戰(zhàn)爭一直膠合著。 然而現(xiàn)在大遼內(nèi)亂了,他還不得抓緊機會,趕緊把西夏攻下來,或許還有機會從完顏阿骨打手上分一杯羹。 段逸和阿依木公主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七個孩子完全跟著父母習武長大,武功很是不凡,且長子已經(jīng)快二十歲了,儼然是段逸的一號幫手。 在聽到完顏阿骨打反叛遼國,段逸在吩咐了大理國內(nèi)事務之后,就帶著大兒子段楓前往前線,他必須在兩個月內(nèi)攻打下西夏來,否則等完顏阿骨打站穩(wěn)腳跟,北邊的土地哪有他的份呢? 段逸離開之后,在天龍寺出家的段正明被皇宮守將匆匆找回來坐鎮(zhèn)后方,剃了光頭的段正明滿臉嚴肅,他很平淡地跟著守將回到大理了。 他不是才回天龍寺兩個月嗎?段逸那瘋子又跑出去挑起戰(zhàn)爭了?不對,不叫挑起戰(zhàn)爭,是大理和西夏的戰(zhàn)爭早已開始了,只是你進我退,我退你進,雙方就這么你來我往了差不多五年,現(xiàn)在段逸是打算一氣呵成攻打下西夏了嗎? 段正明跟著護衛(wèi)進了大理城,遇上了陪著妻妾閑情逸趣的鎮(zhèn)北王段譽。 “伯父?”段譽看到伯父一點也不驚訝,他剛剛聽說段逸又到前線去了,皇宮就剩下皇后和幾個孩子,伯父肯定會回來坐鎮(zhèn)的。 段正明瞇著眼,點了點頭:“是譽兒啊?!?/br> 他根本沒有時間與侄子閑話家常,說了兩三句話之后,就急匆匆地進宮了。 段正明覺得他這輩子真是欠他弟弟的,為了段逸,他都退位了,還不得安生,整日為了大理政事煩惱。 段譽望著伯父的身影,重重嘆了口氣,轉(zhuǎn)瞬又想,各人能力不同,就看這些年來段逸的所作所為,他是萬萬做不到段逸這份上來的。 然而等三人回到鎮(zhèn)北王府時,卻從管家那里得知,他們的一兒一女段棠和段棋跟著段楓跑到戰(zhàn)場上建功立業(yè)去了。 木婉清和鐘靈差點當場暈倒,段譽臉色也格外的陰沉。 這些年木婉清和鐘靈分別生下一子一女,整個鎮(zhèn)北王府就只有這對兄妹,再沒有別的孩子了,段延慶和刀白鳳把孫子孫女寵上天。 二十多年過去了,有兒有女之后,生活中就變成了兒女最為重要了,木婉清和鐘靈沒怎么思考,就做下決定,她們要去前線,就算叫不回兒女,也要看著他們,她們心里才安生,如此,段譽能怎么辦?自然是跟著一起去前線了。 大理和西夏在原本屬于吐蕃和西夏的邊境線上交戰(zhàn),大遼支援西夏的軍隊被大遼皇帝招了回去,正焦頭爛額地與清理叛軍,而自己國內(nèi)堂兄弟們還在拖后腿,整個大遼岌岌可危。 大宋境內(nèi),百姓安貧樂道,朝臣醉生夢死的多,就算有將領上奏折要趁機攻打北邊,皇帝趙佶和一幫子文臣覺得不妥,他們怎么可以乘人之危呢?不過還是允許了邊境線上布防,千萬不要讓大遼軍隊進入大宋國土,如此而已。 東海,桃花島。 王語嫣一大早就在海邊看日出,她的不老長春功已經(jīng)修煉到最后一層,奈何依舊與師祖一樣遇到了瓶頸。 而逍遙子更甚,他在這一關(guān)卡了將近五十年,他有預感,如果不在十年內(nèi)突破,他將會隕落。 不過這點逍遙子并未告訴徒弟和徒孫們,他依舊在專研云瑤和離邪留給他們的修真功法,拜這個時空所賜,就算有修真功法在手,要想跨越先天到練氣這道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五年前,云瑤和離邪離去,主要是離邪的身體要崩潰了,他肯定要走,云瑤自然不能留下,于是就留下一個殉情的美名,跟著離邪一道走了。 欣賞完日出,王語嫣從海邊回來見師祖。 逍遙子還是那么仙風道骨的模樣,如果不是他要惹人注意,尋常人的目光根本不會留在他身上。 午時,一隊船從海霧朦朧中停靠在了桃花島的岸邊,赫然是黃天璇和其商隊。 “拜見前輩?!睕]什么事情黃天璇不會打擾逍遙子,只是這回中原大地將起戰(zhàn)火,他少不得要告知逍遙子。 逍遙子捋一捋胡須,聲音清亮有力地說道:“可是有什么事情?” “前輩,大遼發(fā)生內(nèi)亂,大理皇帝原本就在攻打西夏,趁著大遼內(nèi)亂之際,加大了攻伐,晚輩和家兄都分析過了,這回戰(zhàn)事結(jié)束,若是好,將會是大理、大宋、大遼三國鼎立,若是不好,那便是大理吞并大遼,到那時候大理肯定會對大宋出兵。” 黃天璇把戰(zhàn)況簡單地講述了一下,然后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只是晚輩和家兄分析過,大遼不只是叛亂,還有大遼皇帝和其堂兄弟爭權(quán)導致的內(nèi)亂,讓大遼更加亂上加亂,大理皇帝親自帶兵攻打西夏,晚輩估摸著不出三個月,西夏就會被攻打下來,如果是這個時間內(nèi)西夏被攻打下來,大理皇帝不會放過大遼,勢必會加入爭奪之列?!?/br> 誰讓大理皇帝戰(zhàn)爭瘋子的名頭那么響亮呢!要知道大理現(xiàn)在的國土可比大宋大多了,然而大理國內(nèi)卻沒有任何亂象,或許是大理朝臣都忌憚皇帝的武力,最初就于千軍萬馬當中取敵方首酋頭顱,一戰(zhàn)天下聞名,如果誰敢在背后捅他刀子,他回來肯定會宰了那人,絕不留情,這是鐵血的事實證明的,上一任皇帝仁慈,不想妄造殺孽,所以就算朝臣對皇帝不恭,或者做下犯法之事,上一任皇帝也只是削了那人的官職,然而當晚那人就被這任皇帝夜襲取了頭顱,震懾了大理內(nèi)外的朝臣。 逍遙子點頭:“你們黃家如何打算的?”江湖一向與朝廷兩不相干,何況武林人士比得上人家嚴謹?shù)那к娙f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