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jié)
“哦——哦——”窗外一幫快樂的學渣趁機起哄,氣得班主任又把窗給關上。 這下校長不是烤出汗,是要烤出油來了。 敲敲桌子,一臉正經(jīng):“向麗娜同學雖然為我們學校獲得過很多榮譽,但是這次事件,性質十分惡劣。我們校領導開個會,研究一下,一定會秉公處理?!?/br> “三堂會審”結束,各路“神仙”回到教室??鞓返脑鼈償D眉弄眼,開始有節(jié)奏地唱:“向麗娜,向麗娜,掉進水里都不怕,換篇作文爬上來,最不要臉就是她!” 這還挺壓韻,個個都是《中國有西瓜》種子選手。何小曼忍俊不禁。 向麗娜卻是完全崩不住了。尖叫一聲:“都給我滾!” 一群男生做鬼臉的做鬼臉,起哄的起哄,還有學她在校長室哭的,還有做勢拿了廢紙在撕的。 何小曼以為向麗娜又得哭,卻忘了她“可怕的成長”。 她沒哭,發(fā)現(xiàn)自己尖叫無效,鐵青著臉走回座位上,任憑那些調(diào)皮的男生如何挑釁,擺出一副與世隔絕的模樣。 “活該!”史培軍朝那邊翻了個白眼。 “還好今天早上老師幫我把作文交到教育局了。”何小曼收起了在校長室的氣勢,重又變得溫和清冷。 “等著被處分吧?!笔放嘬姌泛呛堑刈?,“這回要是不處分她,天理難容?!?/br> 何小曼卻不樂觀:“你信天理嗎?” “信。壞人沒有好下場?!笔放嘬姾茏孕?。 “嗯,我也希望這樣?!?/br> 老師進來,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少年之間關于社會人性的首次認真討論就此告一段落。 一如何小曼所預料,“天理”這回缺席,雖然向麗娜在同學中間變得聲名狼藉,但學校并沒有處分她。 不難想象,向家出了大力,不想讓這個寶貝洋氣女兒背個處分從初中畢業(yè)。 但校長承諾的“公道”也不是全無說法。向麗娜寫了個檢討書,在班里公開道歉。 讀檢討書的時候,她全無往常的抑揚頓挫,嘴角在輕顫,眼中有著強忍的淚花。從此,她就不看何小曼了。以往的怨恨眼神竟然難覓蹤跡。 這不是什么好事。 史培軍覺得便宜她了。何小曼卻并不如此認為。 這個年代,記入檔案的“處分”比這樣公開的羞辱更嚴重。人們還不太懂得自尊的價值。何小曼卻知道,向麗娜“可怕的成長”經(jīng)此,將更升一個臺階。 人的成長與收獲,在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中交織,所謂命運的垂青,終究還是要靠自己過人的實力。 何小曼坐在初三(2)班的教室里按部就班地復習迎考,在教育局英語教研組,她的名字在不斷地被人提起。 王教研員是英語作文競賽評審小組的成員。因為何小曼闖到他辦公室去據(jù)理力爭的一幕,讓他對何小曼印象深刻。過后,他很認真地看了何小曼的作文,不得不承認,比他手頭的一堆“買飯么力”終究是要高出一個身位的。 語言的扎實,思考的深度,非一般初中生能比。 他將何小曼的讀后感放在了英語作文的第一篇,在評審時,很鄭重地向大家推薦。 評審都是各區(qū)教研組抽調(diào)的教研員,當然都想關照自己區(qū)里的中學,他們對市里那兩三家重點中學長期霸占各種大賽獎項,早有不滿。 既然自己區(qū)里沒有更杰出的作品,那么,何小曼這一篇完全可以服眾。 經(jīng)過幾番暗爭暗斗的廝殺,何小曼的讀后感成為三篇一等獎作文中唯一全票通過的作文。 消息傳到學校,校長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而英語老師手里正捧著搪瓷茶缸,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茶缸都摔在了桌上,掉了指甲大一塊瓷。 不得了啊,這可是學校第一次獲得英語類的全市一等獎! 要掛橫幅啊! 第18章 貴客 也是沒想到,學校竟然如此高調(diào)。鮮紅的大橫幅直接掛到了校門口,讓每個進出校門的同學都不得不“頂禮膜拜”。 搞得何小曼倒是有些甜蜜的尷尬 ,進出校門的時候總是老臉一紅,低下頭快速跑過。她的另一世,一直品學兼優(yōu),光榮榜上本也是???,但名字被放到這么大、掛這么高,還真的是第一次。 似乎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掛上橫幅的那一天,向麗娜稱病沒有來學校上課,本想好好羞辱她的史培軍很是失望。 “那細比丫頭是沒臉見這橫幅吧,躲家里哭了吧?!?/br> “細比丫頭”是這里罵小姑娘的方言,頗為粗俗。何小曼笑笑,她不太習慣這種稱呼。 這年代雖然喊著“講文明、樹新風”,其實老百姓講話還是比較“樸實”……哈哈,何小曼要適應這種“樸實”,也要保持自己不被同化。 “她不是沒臉,是臉疼吧。費盡心機,一無所得?!焙涡÷吭诮虒W樓二樓的陽臺欄桿上,望著校門口隨風蕩漾的紅色橫幅,越發(fā)覺得一切的美好盡在眼前。 史培軍轉頭看她,被她從容自信的神態(tài)吸引。這個年代的小女生,真的很少如此沉靜優(yōu)雅。 “何小曼,以后你去了重點高中還會記得我嗎?” 加了20分,何小曼一只腳就已經(jīng)踏進了重點高中的門檻,以后他們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走的路也會越來越不相同。記憶如此溫柔,會將過去的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記憶又如此刻薄,一路行走,一路遺棄,還帶著疾風不可捉摸。 我會是被遺棄的那一個嗎?這是來自古城少年最深沉的思索。 何小曼心中微微一動,第一次感覺到了史培軍的少年心意。 不知何時,史培軍開始悄悄地拔個子了,已能和何小曼平視,嘴角起了一圈茸茸的胡子,聲音變得怪怪的,臉上的痘痘比以前更多。 何小曼不可能對他動心,她對男性有自己的期望。但是,作為朋友,史培軍真的非常優(yōu)秀。 來到這個世界,除了家人,史培軍大概是對她最好的一個朋友。這友誼已經(jīng)超越了一開始的“相互利用”,變得純粹又微妙。 望了望史培軍,何小曼笑道:“當然會記得。不是說好友誼地久天長嗎?” 史培軍綻開青春的笑臉,罕見地伸出一只手:“說得對啊。我們擊掌為誓!” 清亮的掌聲,回蕩于天空,輕盈悠長卻又似印在彼此心上。這是何小曼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份約定。 關于青春的友誼。 珍珠弄,何家一片歡騰。雖然不能掛橫幅,但他們自有一套慶祝方式。 雖然何家最近忙于裝配電視機,經(jīng)費正緊張,王秀珍還是從生活費中擠出了幾塊錢,買了一條魚,切了半斤rou,盡其所能,滿滿當當?shù)淖隽艘蛔啦恕?/br> 胖大嬸見王秀珍在門口殺魚,好奇的問:“喲,今天這么豐盛,是要來什么了不得的客人嗎?” “我家小曼英語比賽得了全市第一,你說要不要慶祝?!?/br> 王秀珍也搞不清英語比賽和英語作文比賽的區(qū)別,更搞不清全市第一和一等獎的區(qū)別,反正在她心里,女兒就是最強的。 胖大嬸家孩子已經(jīng)工作了,所以跟何小曼沒有可比性,此時只有高興,沒有一絲嫉妒:“還是你家小曼厲害,到底老何的種好?。 ?/br> 一邊說著,一邊朝王秀珍擠眉弄眼。 這種弄堂里常見的葷笑話,王秀珍自然是一聽就懂了,但她一點都不打算解釋,反而很驕傲的道:“當然了,小曼像我們家老何,那就是讀書的料?!?/br> 林家姆媽出來倒垃圾,聽到了這話,又一對比自己家二妞,氣就有點不順。 二妞林潔跟何小曼在一個班,明明以前都是一樣讀書不太靈光的小女孩,不知道為什么,后來何小曼就跟突然開了竅似的,成績蹭蹭的往上。 共患難時,心態(tài)一般都還好,一方要是富貴了,再看看自家那慘兮兮的現(xiàn)狀,那多半就完蛋。 林家姆媽現(xiàn)在心態(tài)就有點完蛋。 雖然她家林科長學問比不過何立華,頭發(fā)也很貧瘠,但他是科長啊,林家也是擁有電視機的科長之家啊。這點兒優(yōu)越感不能丟。 “聽說你家小曼得獎的作文,是第二天送到教育局的啊。小曼還真是蠻能干的,教育局都敢闖。不得了?!?/br> 王秀珍完全不知道這段插曲,聽了微微一愣:“哦喲,這個小孩子就是癡膽大。不過,人家教育局能收,總歸也是作文寫得好呀,林家姆媽你說是伐?!?/br> 林家姆媽撇撇嘴:“這我哪曉得,我又看不懂什么abcd、蛇盤田雞。你家老何懂的呀,還是你家老何有學問……” 一聽到人家夸自家老公,王秀珍就開心,嘴角也忍不住咧開了。 哪知林家姆媽還沒講完,悠悠地彈著指甲縫里的臟東西,假笑道:“老何出馬,對付那些中學生,還是優(yōu)勢很大的嘍?!?/br> 這話鋒好像不對?。?/br> 王秀珍還沒回過神來,胖大嬸已經(jīng)驚呼:“林家姆媽你這個不好瞎說的嘍!” “我可沒有瞎說。去問問同學,都知道的呀。人家作文早早就交了,只有小曼的作文是后來拿了一篇新的替換進去的呀。這隔了一晚上……誰說得清?!?/br> “啪”,又是一聲,不知道從指甲里彈了什么齷蹉的東西出來。 這下王秀珍聽懂了,這林家姆媽的意思,是說小曼的作文是何立華代筆的??! 現(xiàn)在的王秀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包子王秀珍了。女兒成績變好了,手頭不是那么窘迫了,家里都快有電視機了,腰桿硬多了。 一有底氣,說話就有勁。 “我家小曼現(xiàn)在考試回回數(shù)一數(shù)二,可不要我家老何出手的。再說了,作文都是回家寫的,憑什么我家晚交了一天就是有問題,人家隔夜寫的就沒問題?大人要是想幫忙,難道還翻黃歷掐日子啊?我家是沒這習慣,要么林家姆媽去菜場要看日子?!?/br> “你……”又提菜場,又提菜場,林家姆媽差點一口氣憋過去,“別得意,考上重點高中才算!” “謝謝林家姆媽這么看得起我家小曼。重點高中什么的,不敢想,考上高中就很好了,以后分配工作就是國家來,不用找什么門路、仗什么面子?!蓖跣阏溆坪V篤地。 果然是身體好了,戰(zhàn)斗力也強了。 “沒有門路的窮鬼,懶得理你們。”林家姆媽一扭腰,逃回屋里去。 胖大嬸樂了,沖著林家姆媽的背影大聲道:“林家姆媽去翻黃歷啦,今天宜不宜看電視?。俊?/br> 砰!門關上了。 人家看“私人電視”去了,不帶你們,哼! 沒想到啊,胖大嬸隨口一句話,還真說中了。何家真的來了不得了的客人。 下班的時候,何玉華竟然帶了一個男同事回來。 “玉華你真是,帶朋友回來也不早說,幸虧嫂子今天加了菜?!?/br> 王秀珍一邊看,一邊就朝那男青年瞄過去。大概二十五六歲,穿著很樸素,剪著短發(fā),眼鏡底有點厚,長得倒是白凈清秀。 但這不是何玉華喜歡的類型。 “嫂子好。”小伙子還很有禮貌。 “哎哎,坐,趕緊坐?!?/br> 何玉華介紹道:“這是我們廠的技術員王欣。哥讓我問的關于技術上的事兒,我又不懂,怕傳話給傳錯,索性把人給請來了?!?/br> “哦,那是專家呀!”一聽是請來的“電視機裝配專家”,王秀珍更熱情了,“我去泡茶,小王喜歡喝麥乳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