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男妻是副業(yè)[重生] 第3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們?nèi)宥荚谀┦阑钕聛砹?/a>、死人經(jīng)、國破山河在、在名著里拿穩(wěn)種田劇本、總裁的蜜糖寶貝、亂世芳華、在古神星系當機甲法師、重生之嫡女凰后、舊神的遺跡:重生、我能召喚無數(shù)神級絕學
鐘姐以為他沒聽清,把自己的問題重復了一遍。 誰知,蘇喬還是一臉茫然,不明所以。 鐘姐:“……” “網(wǎng)絡平臺宣傳、發(fā)傳單小廣告、開業(yè)打折活動……”鐘姐道?!岸紱]有嗎?” 看著餐廳裝修好了,服務員培訓也做好了,開業(yè)在即,結(jié)果老板居然根本沒宣傳過嗎?這得是心有多大?。?/br> 蘇喬撓了撓頭,小聲問:“就……開業(yè)當天在門口擺幾個花籃,不就行了嗎?” 鐘姐:“……” 一眾服務員們:“……” 蘇喬從服務員們的表情中察覺到了不對,他摳了摳桌面,緊張道:“不行嗎?” 眾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畢竟蘇喬才是老板,有些話說多了顯得自己不尊重對方,多管閑事似的。 鐘姐經(jīng)驗多些,職位在一群人當中也最高,這時想了想,小心地說:“一般餐廳開業(yè)活動力度都比較大,還會特意在目標群體內(nèi)宣傳,或者跟本地媒體合作……” 蘇喬對這些全無了解,這時睜大眼睛認真地聽。 現(xiàn)如今自媒體發(fā)達,各行各業(yè)都競爭激烈。放在十來年前,餐館基本靠廚師的手藝撐著,名聲建立在一道道菜上,扎扎實實積累起來。 現(xiàn)在么,手藝固然重要,宣傳也不能落下。 知名度越大,目標客戶越多。即便蘇喬的手藝能讓九成客戶成為回頭客,那知名度不夠,跟別的大店還是沒法比。十個客人留九個,但別人營銷做到位了,進店的能有五十個,即便只能留下一半,不還是比自家多? 這個道理也不用講太明白,蘇喬立即就懂了。 “還有開業(yè)活動?!辩娊愕?。“對面頌食記開業(yè)的時候,前三天用餐三點八折,充值會員卡還有贈禮,充五百送一百?!?/br> 蘇喬又是一怔。 這點他也沒考慮過。光是想著開張就好,這種博人氣賺口碑的方式,壓根一點沒想到。 他本身就不是個做生意的料子,也深刻知道自己不聰明,所有的靈氣似乎自重生后都放到了做菜上面,這時聽鐘姐提醒,才意識到好像大多數(shù)店鋪剛開業(yè)的時候都會以這種手段來吸引顧客。 蘇喬“唔”了一聲,充滿求知欲地說:“還有嗎?” 他已經(jīng)打開手機便簽,打算把這些都記下來了。 “還有微博、微信宣傳。本地有不少美食公眾號,經(jīng)常會推薦一些餐廳?!辩娊阌终f?!拔抑霸趧e的餐廳工作,見過不少顧客是通過這種宣傳專門去吃的。關注這些的市民挺多,如果有優(yōu)惠放上去,好些人都會搶購。就是需要給美食公眾號交一點錢?!?/br> 這就相當于是付費做廣告了。即便不是開業(yè)期間,晉城也有很多餐廳會定期準備一些優(yōu)惠套餐,專門放在這些美食公眾號上,也算是招攬人氣的一種手段。 蘇喬“嗯嗯”點頭,手指飛速在手機上點來點去,認真記錄。 收銀的姑娘也說:“還有團購軟件跟點評軟件,很多年輕人都在用。我每次去外面吃飯都會看一下餐廳的評價,吃完還能打分。這個上面的評分,對很多餐廳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小老板,要不咱們也弄一個吧?推出固定的二人餐三人餐,價格比到餐廳單點略低一些,應該會很受歡迎的。” 這又是一個新思路。雖然對別的店而言是爛大街的常規(guī)營銷手段,但蘇喬從來沒考慮過這些,也就興致勃勃地記下了。 隨后又有人提出,開業(yè)前幾天可以讓到店吃飯的顧客選擇發(fā)朋友圈宣傳換取菜品,或者消費即送滿減代金券等。 蘇喬聽完肅然起敬,覺得店里藏龍臥虎,服務員們一個個都是人才。 他自己典型站在廚師而非經(jīng)營者的角度上考慮,基本沒在這上面費心思。這時把大家的意見匯總了,打算都試試。 服務員們見他這么認真,也都高興,有種自己出了很大力氣的自豪感。有人開玩笑道:“小老板,我們這么賣力,賺錢了給不給加工資?。俊?/br> 蘇喬“唔”一聲,點點頭,直視那人,又慢又誠懇地說:“營業(yè)額不錯的話,給大家分紅?!?/br> 問話那人本來就是隨口一說,心里是覺得小老板不會給加工資的。服務員么,又不難做,是累了點兒,但確實沒技術含量,要加工資也是給領班、主廚加,一般沒他們什么事兒。 看蘇喬認真注視自己回答問題的時候,臉上一熱,都有點后悔自己不經(jīng)大腦脫口而出這么一句話了。 ——嘴上沒把門兒的,這讓小老板怎么回答?不是把人架在那兒了么? 結(jié)果下一刻,就聽見蘇喬說可能給他們分紅。 服務員一瞬間覺得自己是不是幻聽了。 只有給股東分紅的,哪有給服務員分的?不說別人,他自個兒是從來沒聽過這樣的事情。 一時所有人都靜下來,有點愣。 收銀姑娘反應最快,立馬找補道:“小老板,分紅是給投資人的。您的意思是不是有獎金?。俊?/br> 鐘姐也回過神,順著說:“做得好了發(fā)獎金,要是有被顧客投訴態(tài)度不好、或者偷懶一類的,也得罰錢,一整套都得有制度才行?!?/br> 蘇喬笑了笑,露出個小酒窩:“不是獎金,就是分紅?!?/br> 沒人說話,服務員們互相看看,大概知道蘇喬是來真的,臉上都有點興奮。 蘇喬又道:“就是一開始可能不太多……每個人分紅的比例比較小,店里賺得多,發(fā)給大家的也多,要是賺得少,就只有一點點了?!?/br> 他很不好意思地用手指尖掐了些許空隙,表示可能真的很少。 然而服務員們都沒介意這個,只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獎金終歸是有限的,而且很可能沒有量化標準。什么樣的情況能拿獎金呢?如果是講究績效的公司,能提供一個標準,也有點奔頭。 做服務員拿獎金,靠的是什么?面對顧客時的微笑?做事勤不勤快? 他們自己都不清楚。但偷懶?;欢ㄊ菚坼X的,只有這個明明白白。 分紅就不一樣了。只要各自把事情做好,服務態(tài)度上去了,留住回頭客,招攬新顧客,這樣餐廳賺得越多,他們分得越多。 蘇喬的話,給他們提供了一種上限很高的可能。 基本沒有人擔心餐廳開不下去。從廚房里一陣陣的香味就能知道,賺錢是早晚的事情。 當然,蘇喬自己也是有點別的小心思的。 剛才集思廣益的過程里,他發(fā)現(xiàn)這幾個服務員腦袋都挺活絡的,說不定以后開了分店,可以派過去做領班或者經(jīng)理? 就像鐘姐,也是因為她有經(jīng)驗,所以剛開始就是領班,一手把新的服務員培訓起來。 到時候真開分店,這些服務員應當也有了足夠的經(jīng)驗,完全可以升職加薪。蘇喬也不傻的,不會蠢到給每個服務員都分紅。只是第一家店,最開始在這里工作的人,如果能一直留下來,對餐廳應該也有感情,分管其他店鋪,當然比臨時招聘的其他人更值得信賴。 老員工么,條件優(yōu)厚一些也理所應當。往后其他店里的員工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蘇喬美滋滋地想了一會兒蘇記遍地開花,從晉城一路把分店開到沿海市的繁榮景象,不禁憂愁又快樂地嘆了口氣。 奮斗的路還長著,還是先努力吧。 第29章 接駱先生下班 剛商量完, 廚房那邊也齊活了。 廚房里一共六個人,一個專門切墩的中年男人, 一個洗碗洗菜工。剩下四個學廚的,兩個在前邊面試時表現(xiàn)得好點兒的做廚師,另外兩個做打荷,四處幫襯,也跟著先學一段時間,往后看能不能上手做菜。 廚房那邊火一關,有人探頭出來招呼一聲, 服務員們便各自散開,拿碗碟的拿碗碟,取杯子的取杯子,又分了幾個人去端菜。 店里一共十五六個人, 分作兩桌。所有的菜品都是一式兩份, 此時正熱騰騰、油汪汪地躺在瓷盤里。 兩個年輕廚師站在一邊,臉上有點期待,也有點忐忑。 最開始來應聘的時候,兩人其實都沒太當回事,自覺手藝還不錯,怎么都能找到工作,只不過蘇記開出的價格比別家更高些罷了。 基本的菜式他們都會, 像這種學校周邊的中式餐廳, 不都走量大實惠的路線? 他們都是從廚師技能學校畢業(yè)的,手藝還不錯。不說能到大酒店上班吧, 可是這種小店, 當廚師可是綽綽有余。 兩人志得意滿地面試, 隨后受到了自學廚以來最嚴重的打擊。 面試時, 蘇喬先是要求他們各自做一道自己最擅長的菜式,嘗過之后覺得挺不錯,于是夸了他們幾句,看上去挺高興。 兩人就覺得這事兒十拿九穩(wěn)了。 誰知道,接著蘇喬又提出,讓他們嘗一道自己做的菜,然后照著做一遍。 兩位廚師當時就:“……”應聘了好幾家,也沒見到這么干的。這是瞧得上他們的手藝,還是瞧不上??? 不過面試么,老板這么提了,當然還是得照辦。 看蘇喬處理食材的時候,兩人還在心里嘀咕:看這手法,也沒什么獨特的地方啊?刀工平平無奇,比起一般人來說是強了不少,但哪能比得上專業(yè)的廚師? 又一看蘇喬的胳膊,差點懷疑他不能顛鍋。 就這樣,基本功應該也不到位,能有什么好手藝?別不是老板自以為做菜不錯吧?那等會兒出鍋了,是夸還是貶?。?/br> 他們心思轉(zhuǎn)了一百八十圈,在旁邊看蘇喬動作,半途察覺不對了。 這可……真香啊。 食材原本的香味完全被發(fā)揮出來,混著熱鍋爆炒的鑊氣,直往人鼻腔里鉆。就這聞著了不得的香氣,實際卻只是香芹爆炒牛rou絲。 當然了,在菜單上換了個名兒,改叫“翠玉三絲牛rou”。因為配料里除了香芹,還有青紅椒以及切成細絲的杏鮑菇,剛好湊齊了三絲。翠玉么,自然是指香芹。 兩位廚師看看原材料,再聞聞味道,人都要傻了。 這幾樣東西,出來能是這個味兒么? 不能??! 怎么會這么香? 再一看鍋里,香芹綠油油脆生生,牛rou滑滑嫩嫩,rou汁飽滿,一望便知非常彈牙。甚至杏鮑菇絲都因為吸滿了rou汁而泛出棕褐色的誘人光芒…… 等到出鍋的時候,兩人已經(jīng)服氣了。 都不用嘗,已經(jīng)能想到,這道菜味道絕對不差。而且,明明食材普通的要命,蘇喬刀工也不算頂好,但對火候和調(diào)料的把控卻是絕佳。 食材保證菜品的下限,廚師對火候的口味的料理,則決定了這道菜的上限。 能把普通材料做到這份上,手藝不知道超出他們倆多少了。 后面兩人嘗過菜品,自己也上灶臺各做了一份,卻不是那個味兒了。倒也是好吃的,但嘗過出自蘇喬手里的那一份,再嘗自己做的,總覺得哪里不對,感覺好像沒那么令人垂涎,仿佛這些食材一瞬間失去了靈魂似的。 這種落差感,令味蕾感受大打折扣。 但蘇喬全程都沒瞞著他們做什么,調(diào)料放了什么兩人看的一清二楚。要找原因,就只能說自己比不上別人。 見狀,兩人都以為自己應聘不上了,有些垂頭喪氣。 然而蘇喬嘗了嘗他們做的菜,露出滿意的神色,朝兩人道:“差不多。就是在這里做廚師的話,可能需要練一段時間。考核期工資沒有正式廚師那么高,能接受嗎?” 兩人驚喜不已,連連答應了。其實自嘗過蘇喬的手藝之后,即便工資低他們也是愿意留下來的,想著跟蘇喬學一段,說不定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呢。何況要是過了考核期,工資也挺高的了,哪能不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