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寒門崛起 第35節(jié)
到了大隊干部那,郭青云沒有亂說話,就像一個吉祥物一樣,大隊干部圍著她問問題,郭青云老老實實回答,這些人就挺驚喜的,特別高興,他們村要有一個人物啦! 所以郭建設不管是分地也好,承包養(yǎng)魚也好,都辦成了。 當場簽了承包協(xié)議,大隊長還好心勸:“要不先簽五年?不然年年付錢太虧了?!?/br> “十年!就十年!”郭建設堅持,來前邊七丫說了,能多長就多長。 簽完協(xié)議,接著就去分地。 郭莊一個標準,家里生男娃,一畝地,女娃,只有九分地。 三個爺們都很高興,爺,大爺,還有郭建設,笑得合不攏嘴。 現(xiàn)在還是大隊在種地,等小麥熟了以后,那地就是他們家的了! 郭青云知道這個分法,她以前聽過。 所以為啥要生男孩?除了男孩能夠傳宗接代養(yǎng)家糊口之外,就連地都要多分,因為男孩是要留到村里的,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女生外向,嫁出去不能霍霍地。 目前這個世道就是這個樣子,男娃似乎就是比女娃重要。 什么狗屁道理! 第29章 二丫的成長 星期六的時候, 郭建川和李娥回來了。 不年不節(jié)的,小麥剛剛泛黃還沒到收獲的時候,他倆回來干啥? 爺奶沒來得及看, 先來郭建設家里了, 回來送紙筆,還有一些用過的課本。 有郭曼曼的, 也有郭建川問別人要的, 一二三年紀都有,有的一樣兩本,有的一樣三四本。 “二大爺, 二大娘來了?!?/br> 只有大丫帶著四個meimei在家,郭建設和張秋果帶著三丫和七丫賣魚去了。 大丫迎出來接人, 郭建川沒讓她接東西, 有點重, 直接送到幾個丫頭住的棚屋里。 二丫搬了板凳出來,遞給李娥一個, 遞個郭建川一個。 倆凳子不一樣,一個腿粗,一個腿細,郭建設稍微得閑的時候,找了木頭自己用洋釘訂的。 郭建川和李娥沒坐,郭建川說:“我們還要去看爺奶,不坐了?!?/br> 走前邊, 郭建川對大丫和二丫說:“大丫二丫, 你們聽二大爺?shù)? 咱不怕人說閑話,年紀大不是劣勢, 這是咱的優(yōu)勢,因為年紀大的孩子理解力強,學東西快,能學的很好,而且還有自制力,老師們喜歡,這些課本你們收好,讓你爸找個人教,開學之前好好學,要是學的好,咱直接上二年級都行!” “啥?”大丫和二丫猛地一抬頭,目光炯炯地盯著二大爺。 大丫問:“還可以直接上二年級?” “對,不光可以直接上二年級,以后你倆學的好,還可以跳級,一直跳著上,二大爺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好!” 李娥兩口子早知道幾個孩子都上,當初拿錢回來的時候,張秋果跟她說的,“要上都上,不能委屈大丫和二丫,姐幾個一樣疼,不偏誰?!?/br> 李娥跟郭建川兩口子一商量,急著回來送課本,這事大概除了他倆,其他人也想不到。 她一手摟著大丫,一手摟著二丫,“你們好好學,二大娘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好,給你們爸媽爭氣!” 大丫紅著眼睛說:“也給二大爺二大娘爭氣!” 二丫眼睛也紅了,她說:“以后我長大了,過年的時候不光給爸媽買果子,還給二大爺二大娘也送果子,給大爺大娘爺也送!” 四丫五丫六丫都懂事了,先后跟著說:“我們也爭氣,給二大爺二大娘和大爺大娘送果子?!?/br> 別說李娥這個容易動感情的女人了,就是郭建川都眼圈發(fā)熱,被孩子們的淳樸打動了。 中午在爺奶家吃飯。 爺過來喊的,讓幾個丫頭都去,又去喊了大爺和大娘。 爺奶家里沒啥好東西,應季的吊瓜和絲瓜最多,但是孩子們不喜歡,奶轉了一圈,去菜地割了韭菜,又去屋里撿了一碗雞蛋,今個包餃子,韭菜雞蛋餡的! 奶做飯喜歡糊弄,糊弄熟了就行,最拿的出手就是韭菜雞蛋餃子,因為雞蛋貴,奶舍不得糊弄,她會好好整。 奶剁了很多餡,面也活了很多,能包好多餃子。 包到一半的時候,她使喚倆小的:“五丫,六丫,你倆回家看看七丫和三丫回來沒有,讓她們過來吃餃子。” 家家差不多,跑腿的事一般交給最小的孩子做,五丫六丫應一聲,跑回家了。 奶搟著面皮,又跟大丫說:“咱燒兩個鍋,一個鍋下餃子,一個鍋蒸餃子,蒸好了你帶回去,你爸你媽回來給他們熱熱吃?!?/br> “哎!”大丫應一聲,看李娥要站起來,她說道:“二大娘你坐著包餃子,我去舀水。”她站起來走到鍋后頭,揭開鍋蓋子,拿著葫蘆瓢舀水,往兩個鍋里舀。 李娥知道她飯做得好,就沒搶,正打算燒火呢,二丫站起來了。 二丫拍了拍手上的面,坐在鍋前頭的燒火板凳上,從柴火堆里抓了一把稍微細一點的麥秸稈,對半放在兩個鍋的鍋底,當引火,然后拿著火柴點火。 奶家里的火柴不知道咋回事,二丫拿著火柴頭往火柴盒上擦了好幾下,一下都沒擦著, 使勁一擦,火柴斷了。 她又拿了一根。 “二丫別擦了,讓你爺來,這火柴不好使,別費勁了?!蹦陶f完,對著院子喊:“他爺,過來點火?!?/br> 爺和二大爺在院子里說話,聽到話,站起來:“哎,來了!” 年輕的時候,奶喊爺喊‘他爹’,后來上了年紀,有了孫輩,奶就改口,喊‘他爺’。 爺不能聽見這個稱呼,聽到就火氣不順,奶只好再改口,喊‘老頭子’。 這幾天,嘿!爺又變了,不樂意聽‘老頭子’了,奶試探著喊‘他爺’,爺樂意了,心情好了! 可把奶給氣的,這個糟老頭子,事太多了,事多還罷了,自己非不說,非讓她猜。 爺可不知道奶心里正說他呢,他走到鍋前頭,接過二丫手里的火柴盒,說道:“丫頭……”后面剛發(fā)一個p的音,爺馬上改口道:“小孩子哪會用這個,下回早點喊我?!?/br> 然后接著抱怨道:“你奶這個笨人,飯做得不好吃,人還笨,把火柴盒澆透了,曬干了沒原來好使?!?/br> 二丫敢打包票,爺剛才想說的一定是丫頭片子,爺罵她們罵了這么多年,肯定罵習慣了,嘴一禿嚕差點又罵。 第一次被罵到一半停了,爺還好聲好氣的給她解釋,二丫有點不習慣。 爺跟幾個孩子不親近,她習不習慣的爺也看不出來。 他彎著腰擦火,瘦瘦的手背上長者老年斑,rou皮松耷耷的,皮下沒有多少rou,顯得青筋很粗,爆出來,爺?shù)闹讣滋貏e厚,指甲縫還特別黑,三個手指頭撮在一塊捏了火柴,很有經驗的樣子,結果爺也沒打著火。 但是爺比二丫強點,火沒打著,手里的火柴桿一直沒斷。 “嘿!奇了怪了,咋打不著了?肯定是屋里太暗?!睜旤c不著火怨屋暗,“走,二丫,拿著引火,咱去門口點?!?/br> 爺說罷,蹲在了門口,后背衣裳上有兩個大補丁。 二丫從鍋底把麥秸稈掏出來,蹲在爺旁邊,懸著麥秸稈等著爺擦火。 其實火柴盒很便宜,一毛錢兩盒,滿滿一盒能燒好多天,可是爺舍不得買,爺把所有錢給她們上學了。 二丫第一次認認真真的看爺?shù)哪?,以前她不敢看,也不想看?/br> 現(xiàn)在認真看,她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爺和爸長的好像,跟大爺和二大爺長的都好像。 也許等爸老了,就是爺現(xiàn)在這個樣子吧。 如果爸老了,頭發(fā)白了,腿腳不好了,腰也駝了,二丫無路如何也舍不得爸用很難打著火的火柴盒生火做飯。 她給爸買好的火柴盒,想燒多少燒多少,給爸買打火機,想用哪個用哪個,給爸買rou吃,買新衣服穿,不讓爸穿打補丁的衣服。 可是爺呢,現(xiàn)在爺老了,爸咋想?是不是像自己舍不得爸吃苦一樣,爸也舍不得爺吃苦? 爸養(yǎng)她們七個,幫不了爺多少,還要爺省吃儉用補貼自己家,爸的心里一定不好受。 “著了,著了?!睜?shù)穆曇艉芘d奮,把柴火桿舉到二丫手里的麥秸稈下面。 二丫斜著手里的麥秸稈,尖子對著火,一下子引燃了,火苗竄起來的一瞬間,爺咧著嘴巴笑了,嘿嘿出聲,像個小孩子一樣。 二丫趕緊把火放到鍋底,等燒起來了,往里面填柴火。 她聽人說過,老小孩老小孩,當老人像個小孩一樣的時候,這個老人就真的老了。 爺老了。 爺也終于像個好爺了。 她們這些曾經被爺瞧不上的丫頭片子長大了。 春紅姐和春雨姐嫁人了,一年回不來幾回,年節(jié)的時候給爺奶送了東西,說兩句話就走。 曼曼是城里人,很長時間才回來一次,回來也不往爺跟前湊。 只有她們七個在爺眼跟前。 爺開始稀罕七丫,開始稀罕丫頭片子了,爺開始看她們臉色,不敢隨意罵她們了。 爺走遠了會喘,喘久了會咳,爺種不了地,吃的面是她們家和大爺種的,爺沒有收入,也沒有存下錢,以后過的每一天都靠兒子和孫女,兒子孫女對他好,他就過得好。 大爺大娘會老,二大爺二大娘,還有爸媽,都會老,春紅和春雨姐還有曼曼離得遠,爺最終靠的還是她們姐妹七個。 爺過得好不好全看她們的心意,如果她們心意不好,或者只做面子情,心里不親近他,那么爺最后就會像他說的,他能指望誰,他誰都指望不了,他會變成一個可憐的老頭,可憐的老去,可憐的死掉。 這不是二丫想看到的。 二丫終于徹底不恨他了。 那些辱罵的話,還有冰天雪地下跪的日子,全部都不在意了。 就像毛毛爸磁帶里放的評書一樣,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等她們姐妹長大了,不管是留在家里不嫁人,還是像春紅姐一樣嫁人有了孩子。 也許爸媽會做一些他們認為對的,但是會讓小一輩孩子不高興的事,小一輩小孩子多了,也許會覺得爸媽偏心,那肯定偏心,偏心七丫呀,不光爸媽偏心七丫,她們六姐妹也偏心七丫,七丫這么乖,這么好,七丫差點沒了,好容易活下來,七丫就該被偏心。 那時候,她和meimei們就會對孩子們說,你們要對姥爺姥姥好,要對小姨好,就像爸現(xiàn)在對她說的一樣,不能不孝順。 別人家不好的父母不被孝順活該,但是她們的爸媽是最好的爸媽,不光要她們七姐妹孝順,還要下一輩的孝順。 二丫燒著火,水開了。 大丫端著簾蓋,開始下餃子。 奶打發(fā)四丫去玩,“剩下沒多少,交給大人包?!?/br>